第二十一章 伤感的离别二

目录:爱无醉——长孙皇后| 作者:晶露| 类别:玄幻魔法

    “这都是蓉儿的几本书,”高士廉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蓉儿说。///7kankancom///我看_书斋

    “蓉儿的书很多吗?”世民不明白高士廉为什么要拿蓉儿的书。

    就在他们闲话中已来到了厅呢,偌大的房内,显得很是清冷。蓉儿还不知道高士廉遣散了那些佣人和明天就起程去那荒野之地。老夫人,高夫人,张姨娘等人都已在厅里等待了。等世民蓉儿一一请安问好后,大家都依次坐着闲话家常。虽说都很伤心但想到蓉儿归宁也就掩藏了内心的流泪。才喝茶吃点心果子聊了一会天。就……

    “老爷,圣旨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就是高府的管家。高士廉给了他一些银两让他回老家养老。但他念着高士廉平常对他的照顾和这么多年的感情愣是没走,说不管怎样,决不离开高家。只家他惶惶张张的跑进来。

    所有人的心里都不在平静了,这时候来圣旨绝不是平常的圣旨。

    “出去接旨。”高士廉面无表情的说着就走出去,大家也都跟着出去,刚到院子里就听到圣旨到。

    风起沙飞扬。刹时风大了,吹的人都睁不开眼睛,只见一片绯紫色吹过来。睁眼开时只见最前面的是一位头戴高山冠、身着绯袍微胖驼身的太监手捧明黄色绣着代表权威的龙的圣旨。各个都是面无表情。

    “高士廉接旨”他停在高士廉面前展开明黄圣旨,尖叫声有些刺耳。

    “臣接旨”高士廉慌忙的跪下,身后众人也不情愿的齐跪下。

    那些太监的袍子在风中格外刺眼。

    “昭曰:

    治礼郎高士廉前有与杨玄感叛乱有染,后有目无君主之罪,本应判处死刑,因朕仁慈,怜君是人才固贬为朱鸢主簿,但你不知感恩,目无王法迟迟不肯动身,特派朕的随从侍卫前来督促,也则沿途保护。我看&书 斋旨到之时即刻起身,不得有误。”

    与杨玄感叛乱有染?这话从何说起,杨玄感叛乱已经过去很久了怎么这时候才追究啊,这不像是皇上啊,与杨玄感叛乱有染,这是很大的罪名啊,还轻易的贬为朱鸢主簿?这可能吗?目无王法迟迟不肯动身?我已经决定明天起身走了。明明是莫须有的罪名还自称皇上仁慈。惊讶的不仅仅是高士廉还有蓉儿众人。高府等已经知道明天高士廉起身,对于这道催促的圣旨也没什么好伤心的。

    “臣谢皇上圣恩”高士廉冷冷的喊着谢恩,可心里如同这冷冷的秋风。他刚接过催促的黄绸,那个胖胖的宣旨太监便奶声奶气的喊着“高主簿请吧,这大冷的天别让门外的侍卫等急了。”

    高士廉起身勉强的笑笑“公公,你看今天的风大,有点凉,公公是不是和各位进屋喝口茶暖暖身子。”

    “不必了,咱家皇命在身,高主簿你也不用收拾什么了,那里什么都有,请吧”他冷笑的转身对门口的侍卫说着,“你们还不请高主簿上路。”

    顿时院子里进来四个穿有寒光闪闪的铠甲的侍卫,铠甲的白色格外刺眼,明晃晃的剑显示出隋皇朝的威仪。

    “请高主簿上路吧”,说着四个侍卫走到高士廉的身后。

    “舅舅,”蓉儿泪流满面的看着舅舅,她无能为力。

    “蓉儿,舅舅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起程,可……你不用担心。你嫁给世民舅舅就放心了。好孩子,别担心舅舅。”高士廉回身看着大家,眼角不经意间流出了泪。

    他扑通一下跪在他母亲面前,她一个知性冷静,有着文化修养的女人,前朝的公主,在经历一切后早就淡如菊了。

    “娘,孩儿不孝,不能床前进孝,但愿娘能保重身体。”

    “夫人,如嫣,娘就麻烦你们照顾了。夫人,为夫欠你的,”

    “老爷,什么都不要说了,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你就不用管了。我会照顾好娘的。”

    每个人都不停的流泪,只有高老夫人她依旧如同平常,“士廉,起来,去吧,不要担心娘。无忌扶起你舅舅。”

    无忌搀扶起舅舅,舅舅拉着世民和无忌的手叮嘱道。“世民,我把蓉儿交给你了,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你不能让蓉儿受丝毫的伤害。无忌你长大了,家里就全靠你了。”

    “是舅舅”他们一起艰难的答应着。

    “舅舅,”蓉儿此时有很多话但一句也都说不出。她不想在经历生离死别了。

    “蓉儿,你的书,你的东西都在,好好做一个好媳妇。”

    “高主簿,该走了。”公公又在催促了。他们知道这是皇帝的命令,他们不敢违抗,说别的只能是难为他们这些当差的了。

    “老爷,少爷来了。”管家领来了两个年纪很小的孩子,估计也就是10多岁。他们每人拿着一个包袱。

    “你们进屋吧,孩子,怕吗?”高士廉问着两个孩子,“不怕,爹,我们不怕”孩子坚定的摇头。

    “走吧”高士廉大步的走着,头也不回,只要后面的两个孩子不停的回头看自己的母亲。侍卫在后面紧跟着,那些太监也头不回的离开了。

    高士廉并不后悔因为蓉儿的事得罪了皇帝,他内疚的是自己连累了孩子和家人。后悔当初不应该入朝为官,当初隐居终南山下,读书为乐,结交山东名士,如此的悠闲不过却来到朝中。“哈哈”冷笑两声,表示自己的“愚蠢”。

    大家都送至大门口,看着他们坐上马车离去,越来越远,看着远去的舅舅,蓉儿心里很痛,不顾漫天的风沙,追着马车。任凭蓉儿撕声竭底的哭喊着“舅舅”,远去的舅舅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已经听不到了,越来越远,直到模糊。

    也许是累了,望着模糊的马车蓉儿停下了,蓉儿蹲下身去,拣起刚吹下的落叶,她用手擦干眼泪,看着拿在手里的落叶。她知道,那天不会远了,舅舅会很快就回来。起身看着追来的世民和无忌,她自信的说着,“舅舅很快就回来了,我们走吧”,顺手将枯黄的落叶向天一抛。等她在看时,那落叶便如同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

    *******************************************************************************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这主要是古代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现在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的。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