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64 人才大丰收

目录:网游之佳丽三千| 作者:老实的狐狸| 类别:其他类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参加科举的人出乎意料的多。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仅仅只有不足五万人口的夏国,参加童试的考生就有7万,比本国人口都多。虽然这些人鱼龙混杂,甚至有很多不识字的来凑热闹,但夏国的科举的确引起了一股风潮。总之,夏国以不重出生重才华,不看年纪看成绩,博得了一个好名声。在发财哥手里的治国之册上,声望值一栏,每天都会增加几点。夏国,红了。

    因为此次科举只针对npc,所以,目前夏国在玩家中的声望并不大,仅仅只是邻国的几个君主玩家对一方豪强夏国了解一二。但在npc的心目中,自此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夏国。

    夏国对本次科举的准备不可谓不用心,单看那些林立在各个村庄,临时搭建起来的童试考点,就知道夏国此次真的不是玩玩而已。城中的童试考点更是设置了休息站、医疗站等等相关服务设施,让考生确切地感受到了窝心的温暖。

    众多考生的涌入,也让夏国的经济受益。据不完全统计,单童试的一个月间,夏国的GDP就上升了200个百分点,十足让人惊叹。考生在这一月间,难免要住客栈,要吃饭,夏国的客栈酒楼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数,在朝廷的鼓励下,夏国百姓纷纷开放了自家的宅院,开放农家乐、沙发客业务,赚了不少。考生们还没轮到自己考试的和参加完考试等成绩的考生整天呆在住的地方也闲不住啊,于是,各大才子佳人总要到夏国有名的景点游览一番,上演几出风流雅士的戏码,吟几首风月,叹几句哀愁。这样一来,夏国的旅游业也直线上升,势头强劲。

    童试结束,送走了一批人,乡试开始举行。由于童试的通过比较容易,剩下的人也比较多,还余一半有余。这些人参加了在兴庆、永宁城中进行的乡试。

    童试考试简单,作弊、贿赂考官等情况都不明显,但乡试就不那么单纯了。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

    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一是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还好夏国官员总体素质较高,还未被发财哥发现有谁收获贿赂的行为。但考生是难逃法网,被监考官员直接取消了参加考试的权利,撵出考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为了防止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出现考官收受贿赂的情况,发财哥下达旨意,行贿考官者取消考试资格,入狱一月,收受贿赂考官则贬为平民,终生不得为官。另外,为了保证批卷的公平,发财哥还要求实行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写卷人的机会。

    二是夹带考试经文,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入考场内作弊。就收缴的作弊工具来看,可谓是花样百出,五花八门。一寸见方的印本上竟写满了万字,肉眼极难辨清。这是考试作弊使用的“口袋书”,上面印有40多篇范文。考生作弊手段还有很多,辫子、馒头都是藏匿小抄的工具,就连墨盒上开个小洞也能把作弊条塞进去。

    三是请人代考。这种现象很多,发财哥也没有办法遏止,游戏里也没有身份证、照片来核实一下,只好下命令,在下一关的会试考试通知书上绘制考生画像,注明相貌特征,如“唇右下有痣”“肤色略黑三角眼”之类。

    这些措施一实施,接下来在兴庆举行的会试就安稳不少,科举的公平性得到了最大的保证。会试结束,通过者只余数百人。

    在文举进行的同时,武举也在热火朝天的举行。参加武举的人多是一些武馆、镖局出身的壮汉和一些退役的老兵。甚至还有一些胸怀大志的现役官兵也参加了武举,想要借武举再上一层楼。

    而发财哥预想中的江湖高手武林人士却很少有参加武举的,让小福子调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些江湖中人,特别是那些传说中的高手,大多喜欢自由,不喜欢听命于人,入朝为官实在是不合他们的胃口。发财哥想了想,也就释然了。

    由于武举的举行要比文举容易很多,虽然参加的人数也不少,但还是比文举提前结束了。

    看着右丞吕泰眉开眼笑地将武举的榜单呈上来给发财哥批阅,发财哥用脚趾头都猜得出这次武举选出的人才肯定不错。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

    状元——李遵顼(卓尔不凡,有大将之风)

    榜眼——郭子仪(勇武不凡,各项皆优)

    ————梁红玉(女,英气逼人,颇有大将之风)

    探花——许泰(品德忠良,各项皆优)

    ————秦良玉(女,良将才,表现突出)

    第四——沈有容(兵法政治皆通)

    第五——朱虎臣(年九岁,十矢九中)

    第六——郑冠(文武举皆中)

    ······

    二甲若干

    三甲若干

    --------------

    榜单的前六名都被右丞吕泰标明了评为该名次的主要原因,让发财哥一目了然。其中,发财哥最感兴趣的无疑是那名才9岁就考中文举第五的朱虎臣,才9岁就能有此能耐,将来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虽然评为第五多有鼓励之意,但右丞等人着实费心了,还不忘后被人才的培养。另一人也吸引了发财哥的注意,那就是文武举都参加的郑冠。一个人同时参加文武举,而且两科成绩都不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资卓绝的人物。

    最让发财哥欢喜的还是榜单中无数男子名中的那几点红,榜单中只进入了数名女性,其中大多是麻魁军团的女军官。这些女子在向民众公布榜单的时候并不计入,而被单独列出。而排入前十的只有梁红玉、秦良玉两人,两人堪称“双玉”,是本次武举中的一大亮点。

    ----------

    武举状元李遵顼

    简介:状元皇帝,西夏状元,后成为皇帝,在历史上无前例。西夏神宗名李遵顼,党项族,在位13年。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但李遵顼根本上也是一个昏君。但不可否认,他的个人武力着实不错。

    -----------

    武举榜眼郭子仪

    简介:郭子仪,中唐名将。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

    武举探花许泰

    简介:许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科武会试第一人。在大明朝现有史料可考的52名武状元中,许泰是官职最高的一个。也是惟一被皇帝收为义子、惟一被赐国姓(朱)、惟一被封爵(安边伯,永定伯)的武科状元。

    --------------

    武举第四沈有容

    简介:沈有容,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洪林桥人。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

    --------------

    武举第五朱虎臣

    简介: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人。《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朱虎臣年仅九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他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

    武举第六郑冠

    简介:郑冠,唐文武双科状元。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

    ------------

    梁红玉

    简介:梁红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可以凭借自己“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

    秦良玉

    简介: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