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抱屈学祖训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允祹和允禄两兄弟是奉了雍正的懿旨来陪着乾隆学祖训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当时雍正懿旨一下,慈宁宫的总管太监苏全泰不敢怠慢,立即找了几个人,分头往五位亲王处传旨。五位亲王听了这道旨意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祖训都是从孩童时便开始学的,哪有到了知天命之年再大张旗鼓地重学一番的?莫不是皇上又做了什么不着调的事情惹得皇太后动怒了?

    满腹狐疑地领了旨,这五人立即派身边的下人相互联络,最后在允祹的履亲王府聚齐了,商议这差事到底如何办理才好。商量一番之后,最终议定了,每日两人,五日一轮,并由和亲王弘昼入宫奏报,请皇太后示下,顺便打探因由。当下弘昼匆匆入宫去了,留下四位亲王在允祹的府里等候。

    大约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弘昼又匆匆地赶回来,说道:“咱们议定的章程,皇太后已经准了,自今日起,每日晚膳之后,轮流入宫当值。”

    四个人还眼巴巴地等着弘昼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道旨意,偏偏弘昼不说了。允祹道:“老五,皇太后究竟为了什么缘故下的旨意,你可打听出来了?”

    弘昼面有难色,道:“小侄无能,有负叔父重托,实在不曾打探出什么来。”

    不待允祹和允禄答话,一旁的允祕哂笑道:“我说老五,你瞒着你十二叔十六叔也倒罢了,咱们两个可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你一转眼珠,我就知道你要冒什么坏水,你还想连我一起瞒过不成!”

    弘昼苦笑道:“我的好叔叔,您就别为难侄儿了。我一打听出来便后悔了,早知如此竟是不问的好!”

    允祹急忙问道:“难道出了大事不成?”

    弘昼道:“倒是不曾出什么大事。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只不过今儿下了朝,皇上去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说了些闲话。蒙皇太后的恩典,亲手往皇上的龙颜上赏了一盏西湖龙井。”

    四位亲王听了,皆惊道:“皇上究竟说了什么,使得皇太后这般动怒?”

    弘昼连连摇头道:“叔叔们,兄弟,不是我有意隐瞒,实在是不敢说,说不得!”

    允禄道:“既然老五都不敢说,咱们也还是不知道的好!”

    允祕点头道:“正是这样。不知皇上又有什么旨意?”

    弘昼道:“我原本也想着得请皇上一个示下,究竟几时方便。谁知皇上往太庙敬香去了,不在宫里。”

    四位亲王听了,便知道乾隆这是被皇太后打发到太庙罚跪去了,心里越发纳罕了。当下弘晓、允祕、弘昼三个便告了辞。允祹和允禄两兄弟眼看看天色不早,不敢耽搁,赶紧抱着一本《太祖高皇帝圣训》,入宫去了。谁知快到养心门的时候,迎面正遇见太监打着灯笼,引着乾隆从养心殿里出来。

    两人一看这一行人步履匆匆,又听见乾隆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快点,令妃那里不知怎么样了”,允祹和允禄就知道乾隆这是要赶往后宫去的。两位老亲王深知乾隆平日以孝子自居,恨不得能弄一块“天下第一孝子”的金匾顶在头上,如今眼见这孝子不顾皇太后震怒,还要往嫔妃处寻欢,心下便有了怒气。当下高呼“太祖训”,喝住了乾隆,也不管养心殿外的地砖如何冰冷,先训过了再说。

    这乾隆满心想着爱妾娇儿,猛然间被允祹和允禄拦住了去路,不觉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也顾不得地砖又冷又硬,赶紧跪倒叩头,口称“臣弘历听旨”。

    履亲王允祹夺过太监手里的灯笼照着,庄亲王允禄抱着那本《太祖高皇帝圣训》便念了起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乾隆跪在地上,缩着胳膊,手掌按着袖口,撑着身子。允禄每念了一条,乾隆便要磕一次响头,口里还要答应着“臣弘历领旨”。

    乾隆原本出来的匆忙,连饭都不曾好生用过,这么磕了几次头,便有些难受了。更兼跪得久了,地砖上的冷气顺着膝盖和手掌渗入全身,冻得不住地哆嗦。好容易捱了一个时辰,允禄才停住了。

    不等太监把乾隆从地上搀扶起来,乾隆先有气无力地问道:“二位皇叔,这是什么缘故?”

    允祹高声道:“皇太后懿旨!”

    乾隆颤着声音道:“儿子弘历听旨。”说罢,磕下头去。

    允祹这才说道:“皇太后旨意:本朝以孝治天下,列祖列宗之遗训,片刻不敢忘,着即日起,庄亲王允禄、怡亲王弘晓、履亲王允祹、諴亲王允祕、和亲王弘昼,每日陪皇帝学习祖训一个时辰。”

    乾隆口称“领旨”,颤抖着身子磕下头去。太监们这才把乾隆从地上搀了起来。

    允祹和允禄两人见这一日的差事已经办完,便要出宫回府。因为手里捧着太祖高皇帝的圣训,在乾隆面前便不用行礼,只向乾隆说了一声“臣等告退”,自管去了。

    太监们眼见乾隆有些龙体欠安,赶紧扶回养心殿休息。又有人赶着到膳房里捧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点心来,给乾隆用了,乾隆这才慢慢地好转过来。

    此时的乾隆已经顾不得令妃了。躺在养心殿的龙床上,满心都是自己的委屈。原来这乾隆被雍正打了一茶盅,又罚到太庙去跪灵牌,初时尚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愧疚不已,怎奈时间一长,便有累的感觉涌了上来。乾隆顿觉有些委屈:朕是为了照顾功臣之后,又不是为了博美人一笑,哪里就成了周幽王一流的亡国之君?皇额娘未免太不体谅人了。

    这般想着,昏沉沉睡去。第二天,拖着酸疼的双腿,硬着头皮去慈宁宫给雍正请安。谁知一进慈宁宫,便听到太监禀报:皇太后病了!

    病了?明明昨日精神很好,怎么忽然就病了?那太监道:“回皇上,昨日皇太后原本精神还好,皇上走后便有些不乐,晚膳、晚点用的也少。今日早晨起来,便觉得不适。已经宣太医看过了,说是忧虑过度所致。”

    乾隆听了,忙入内室看时,只见雍正黑着眼圈,无力地靠在床上。见了乾隆,便打发宫女、太监们出去,说道:“弘历,你昨日走后,我越想越后怕。若不是我赶巧问了那么一句,只怕你当真这么做了,倘或日后再有那穷凶极恶的不法之徒来行刺,难免那些侍卫还道是你使人假扮的,都不肯尽力擒拿,那可如何是好?我越想越觉得凶险,一夜都不曾合眼!”

    乾隆叩头道:“让皇额娘为儿子挂心,是儿子的不是!”

    雍正急急说道:“且不说这些。倒是这主意是谁出给你的?我要问问他,到底安的是个什么心!”

    乾隆默然不语。雍正道:“难道这是你自己想的不成?”

    乾隆期期艾艾地说道:“皇额娘,儿子,儿子……”

    雍正叹道:“你这个样子,叫我如何放心得下!你若是在朝政上也这么犯起糊涂来,将来咱们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我下了旨意给你的三个叔叔和两个兄弟,叫他们日日督促你勤习列祖列宗的遗训,领悟列祖列宗的治国之道。只怕你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反倒觉得我让你吃苦受累了!”

    乾隆忙答道:“儿子不敢!学习祖宗遗训,本是子孙的本份。儿子有幸,蒙先帝青眼,承江山社稷之重,纵然不及列祖列宗英明神武,也绝不能让祖宗基业受损。”说罢,叩头不止。

    雍正俯身拉起乾隆,说道:“你若真能如此,我也就放心了。”两人又说了一番闲话。

    雍正眼看时辰不早,因说道:“昨儿令妃几次三番的打发人到养心殿,说是永璐病了。这令妃向来是个识大体的,若不是永璐当真病的重了,也不致如此。她如今三十多岁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宝贝得什么似的,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因此我打发人去传了旨意,让她只管以永璐为重,后宫诸事,都交与舒妃料理。传旨的人回来就说,令妃像是累着了,脸色很是不好。再一打听,果然也病了。一个病人,再照顾个病儿子,只怕不利于调养,何况还有两个女儿。你且过去看看,若是她实在照看不过来,就让皇七女挪到公主所去。”

    乾隆道:“皇七女今年也六岁了,挪过去倒也使得。只是舒妃并没有多少才干,怕是当不得重任。”

    雍正道:“后宫诸事,都有现成的制度,只照着旧例行事便是了。断没有众人都清闲,反倒让一个病人操劳的道理。”

    乾隆只得应了。

    便又说到永琪。乾隆道:“皇额娘,朕诸子中就数永琪文武双全,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若是这么圈了,岂不可惜?”

    雍正心下暗叹,便是朕圈了永琪,只怕这个弘历还是会把他的名字放到那“正大光明”匾后头去。当下也不与乾隆分辨,只说道:“昨儿刚刚圈的,哪有才一日就放出来的道理。左右他也要养伤,就等伤好了再放出来不迟。”

    乾隆听了这话,心满意足,又坐了一会儿,便往延禧宫看令妃和永璐去了。

    乾隆刚出了慈宁宫,雍正立即打发了两个太监到尚书房,找总师傅蔡新等人传旨:皇五子永琪纵妾行凶,忤逆不孝,已于景阳宫圈禁,然父母长辈之慈心,犹望其改恶从善,着即日起尚书房日遣年高德劭之宿儒往景阳宫教授永琪,以促其幡然悔悟。//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