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新庄将士离心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原来乾隆的本意,是当真的要在黄新庄行宫迎接西征将士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这场战争胜得着实不易,先后折了许多一、二品的大员,更有无数士兵战死沙场。定边将军兆惠也曾被围困于黑水营,战事危急时亲自上阵,一场战役中两易战马,面胫俱伤,险些马革裹尸。如此来之不易的胜利,慷慨乾隆当然不会吝惜对将士们的封赏,兆惠被封为一等武毅谋勇公,富德被封为一等靖远成勇侯,至于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之类的世职,更是不计其数。封赏之外,乾隆更要将西征大军凯旋的庆典办得无比隆重,以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旷世武功。

    只是小燕子之事来得过于突然,让乾隆一时情急,忘却了阅兵赐宴之事。本来按照制度,皇帝祭拜祖陵、检阅军队皆是朝廷大典,应有王公大臣陪同。王公里头,庄亲王、履亲王、諴亲王三个亲叔叔,和亲王一个亲兄弟,皆是近支宗室,理当随行,只是乾隆唯恐他们在陵前念起祖训来,让列祖列宗以为自己失德,不敢带了这四人前往,如此一来,康亲王、简亲王等远支亲王也就一概不带了。大臣里头,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都是一品大员,也当同往,乾隆却因为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曾向乾隆请求追查五个太监身份以及主使太监干政之人,无论如何不肯带着他们到祭陵,如此一来,朝廷大员也不好带往皇陵去了。这次祭陵,乾隆只带了福伦一名大员随驾。福伦最是体贴圣意,见乾隆为那小燕子担忧,忙忙地张罗着车驾启程,唯恐回去得晚了,误了那小燕子的性命,引得乾隆伤心,早忘了正在奔赴行宫的将士们。至于其余随驾之人,想到的不敢说,敢说的不曾想到,是以竟没有一道旨意传与兆惠和富德。

    乾隆一心想着那小燕子,也不曾察觉其中不妥当之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回到京城,也不进宫,直奔晴儿的宅邸而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安抚了小燕子,给她安排了新的身份,又召见了她的哥哥,赏赐了晴儿,便在晴儿的家里饮宴一番。乐不可支的乾隆全不曾看见方严眼里掩饰不住的仇恨,更不会想到,若不是带去的随从太多,他必会当场驾崩。等到宴罢回宫的时候,早已过了锁闭宫门的时辰。乾隆心下高兴,命人打开了好几道门,驾幸延禧宫,与令妃分享这一喜讯。

    令妃听说那小燕子在宫外寻到了自己的哥哥,她那哥哥还会武功,心便是一抖,立时想到了魏满柱那桩案子。无奈此时乾隆的旨意已下,柳家兄妹已被斩首,哪里还能再说杀错了人?只得按捺住心头的恨意,反倒喜笑颜开的,连声说等天亮打发人去贺小燕子兄妹团圆。乾隆听了,越发欢喜,便留宿在延禧宫,与令妃缱绻了一番。

    因为原定次日不用上朝,太监也不曾叫起,两个直到日上三竿方才起来。洗漱已毕,令妃先到承乾门外磕头,乾隆径自到慈宁宫去见雍正。此时雍正早已得知乾隆不曾阅兵便提前回京,并用小燕子冒充玉兰的事情,见了乾隆,连个茶杯也懒得再摔,只问了一番祭祖之事,又说道:“本以为你明日才能回京,不想已经回来了。”

    乾隆说道:“回皇额娘,儿子原本……”说到此处,才想起原定的阅兵赐宴,一时竟不知如何说起才好。

    雍正也不说破,只说道:“莫非你想起了甚么政事要办?你自去办就是。”

    乾隆忙说道:“回皇额娘,儿子忽然想起有道旨意未发,儿子这便去草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说罢,忙忙地退了出去,回到养心殿打发人传旨。

    带着圣旨的侍卫一路纵马疾驰,往黄新庄行宫飞奔而去。谁知到了行宫,守卫的兵丁却说,兆惠将军已经来过了。

    原来定边将军兆惠和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带领着得胜还朝的西征将士们已经抵达良乡县境内,就在黄新庄行宫十里之外扎了营。兆惠、富德带着明瑞、巴禄、阿桂、舒赫德等数十名三品以上的大员赶紧驰赴行宫,拜见乾隆。不想远远地看到黄新庄行宫,便觉事情有异。宫墙上的旗帜和四周守卫兵丁人数,并非皇上在行宫驻跸时的制度。

    行至离行宫尚有半里时,一个身穿着六品武官补服的人快步迎了出来,给众人请安行礼。兆惠忙把来意说与那人。那人道:“回各位大人,皇上昨儿已经起驾回京了,不在行宫里。”一番话,说得兆惠等人面面相觑。众人心中都有些诧异,为了一道阅兵赐宴的恩典,全军上下折腾了一路,难道都是白忙了不成?

    原来自从接到乾隆的旨意,说要亲自在黄新庄行宫迎接将士凯旋,阅兵赐宴,兆惠军中上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预备了。头一件便是定下受阅兵丁的花名册。虽说战事惨烈,将士受伤、致残在所难免,皇上阅兵时岂能满眼尽是头缠绷带、断臂瘸腿的伤兵?因此兆惠传下军令,各营连夜清点伤兵人数,又命随军的太医逐一看视伤员,阅兵之日前能确保痊愈的,阅兵之日前可能痊愈的,以及阅兵之日尚不能痊愈的,都要分类呈报。只这一项,便让全军上下好一番忙碌。

    好容易受阅兵丁的花名册已定,又得精心调遣一番。阅兵时兵丁一队队行进,每队人数必得相同,偏偏各营因战事折损,可供受阅之兵丁人数不一,因此兆惠又召集众将,商议了兵丁临时调遣的章程。御前受阅,各队须得整齐划一,方显军容威武,而临时调配的队伍,又难免有欠默契。为免阅兵时出了差错,兆惠、富德亲自督促,各队兵丁加紧演练。

    阅兵的事情安排过了,又得为赐宴好生预备一番。军营里最讲究兵贵神速,将士们平日用餐尽是狼吞虎咽的,唯恐吃得太久,误了战事,如此风卷残云的吃法在御前却是失仪之罪,故而领宴时如何行礼、如何吃饭、如何饮酒,又得兆惠等人一一传授。

    本来回程的路途不似出征,军情紧急须得日夜兼程,原可以放缓行程,略微歇息数日。偏偏为了这一道阅兵赐宴的恩典,有许多事宜不得不预备,因此回程一路,半日走完一日的路程,留下半日演练队列、吃饭、行礼各项事宜,倒比当初出征路上更加劳累。

    总算到了良乡安营扎寨,四品以下官员和兵丁尚可歇息半日,兆惠等又得忙忙地换了干净的官服,到行宫谒见。这些大员多已不是青春少年,连日奔波,早已疲惫不堪。此时一见乾隆竟来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皆是又累又气,只是不敢把那不敬之语说出来,都看着兆惠,听他下令。

    因为圣旨说是在黄新庄行宫谒见,兆惠也不敢径自回京,当下只得率众人拨马回营,打发人回京呈上奏折请旨,全军上下正好在营里休整。将士们心中都有些纳罕,君无戏言,皇上既然下了阅兵赐宴的旨意,便是临时有事,也该有旨意传到军营,难道皇上和随行的一众王公大臣竟没有一个记得这些将士不成?

    兆惠等人哪里想到乾隆是为了一个逃犯匆匆回京的,还只道朝上宫中出了大事。这些将领们又都要回朝为官,不免关心朝中的动向,因此都打发了各自的亲信,悄悄的进京,回家打探消息。这些打探消息的人刚走不久,便有旨意传到军营,命众人率军到丰台驻扎,休整一日,乾隆将率领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在丰台阅兵赐宴。

    兆惠接了这道旨意,赶紧拔营起寨,赶赴丰台。次日便有各家打探消息之人陆续寻到丰台,禀报说朝上宫中俱无大事,皇上回京之后往蒙古亲王多尔吉特的女儿家里去了,有圣旨从郡主府中传出来,说郡主身边那个侍女乃是皇上赐给郡主的正白旗下包衣宫女,并非在逃女犯,各衙门不得惊扰郡主安宁。

    众人听了,不免疑惑,便是有人将郡主身边的侍女错认为逃犯,打发个奴才说明实情也就罢了,哪里至于万乘之尊特特地登门看望?因而都要细问究竟。于是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息,将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众将士万里出征,个个家书抵万金,各家父母、妻子、儿女,便是写封家信,也只问亲人是否平安,说些家中的境况,哪个顾得上说些什么花鸟格格,是以一段轰动一时的公案,西疆军营里反倒不甚了了。如今众将领听了这些故事,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无奈那些亲信们指天划地的发重誓,都说:“便借小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编排皇上家的事情。何况大人眼下就要回京,随意再寻个人打听,就知小人说的是真是假。”如此言之凿凿,便由不得众将不相信。一时便都有些寒心,众人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出生入死,难道在皇上眼里竟比不过两个女人不成?

    众人心里这般想着,也不敢说出口,只打发那些探听消息的人下去歇息。那些人下去之后,少不得将这些故事当作新闻说与相熟之人,片刻之间传遍军营,上上下下,一片哗然。//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