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令妃密劝履亲王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孝贤皇后祭礼才过了数日,便有一位女客登了履亲王府的门。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这妇人姓赫佳氏,乃是允祹侧福晋方佳氏之嫂。见了方佳氏,说了些家务人情,便提到两人的一户亲眷。赫佳氏道:“当初达三舅在世的时候,与达三舅母何等恩爱,真真羡杀旁人!只可惜没生个儿子。达三舅一去,族里尊长给立了嗣子,虽说达三舅不至于绝了后,却苦了达三舅母!那嗣子早已娶妻生子了,没得过达三舅母一日的养育,况且他亲生额娘原本与达三舅母有些不和,可不偏着自己亲生的!达三舅去了才两年,看达三舅母那样子,足足地老了二十岁!”说着,忍不住叹息。

    一番话正说到了方佳氏的心病。原来履亲王允祹已有七十六岁高龄,众妻妾虽生了六子六女,却只有三个女儿长大出嫁,六个儿子里头,只有方佳氏所生第五子弘昆活了十二岁,其余的,皆是早早夭折。方佳氏比允祹小了二十多岁,一旦允祹有个三长两短,少不得过继嗣子继承爵位家产。凭着允祹的身份、地位,十有会以皇子出嗣。虽说方佳氏眼下执掌履亲王府一应内事,到底并非嫡福晋,又出身寒门,正经皇子和皇子福晋面前,岂不是任凭摆布?想到此处,心下恻然,说道:“这都是命中注定,可怜达三舅母一个妇道人家,又能有甚么法子?”

    赫佳氏道:“虽说是命里无子,若是早早打算好了,从宗族里过继一个小的,自小养大,便是有亲生父母,到底养恩大过生恩,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方佳氏心下一动,面上仍是不显,只说道:“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岂不太晚?”便把话岔了过去。

    送走赫佳氏,方佳氏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赫佳氏之言有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但亲王立嗣子,并非一个侧福晋能做得主的,因此便与允祹商议。允祹说道:“那些有儿子的亲王,究竟哪个儿子袭爵,都不能自作主张,须得皇上钦定。咱们又有甚么功劳,可以在宗室里任意自择?若是咱们径自选定一个,那是多大的不敬!当真这么做了,只怕儿子没得,倒把现成的爵位给丢了!”

    方佳氏听了这话,又忧虑日后的养老,又惧怕允祹得罪,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允祹见了方佳氏的神情,便知有异,当下询问了一番,才知是听了赫佳氏之言。允祹心下便有些疑惑,说道:“咱们的弘昆去了整整十年,你嫂子为何才想起你膝下无子来?别是有人跟你哥哥嫂子说了什么。或者是哪个‘弘’字辈、‘永’字辈宗室看中了咱们家的爵位家产,或者有人故意引着咱们自选嗣子,好让皇上治咱们的罪。”

    听了这话,方佳氏怔住了,这半日里只想着日后晚景凄凉,却忘了帝王家事之复杂,竟险些中了圈套。立时便命人备车,回娘家寻她哥嫂。听了方佳氏细说利害,她哥哥方有寿这才恍然大悟,赶紧说出是听了令妃的远亲李五格之言。

    原来令妃是熟知乾隆性情的,那日在长春宫祭礼上,一见乾隆有意回护那夏紫薇,便想借着求情在乾隆面前卖个好,不料得了雍正一道将她儿子出嗣的旨意,心下无比懊悔。永璐若是出嗣,虽说爵位必不低于皇子,自己却再也不能母以子贵。眼见十余年的辛劳,即将付诸流水,登时便眼前发黑站立不稳。若不是身边的舒妃、婉嫔生恐乾隆怪罪,拉了她一把,便要摔倒在地。

    这一场祭礼,令妃虽也尽力地流泪,却总是有些神情呆滞,心不在焉,不似往年那般真诚哀痛。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好在乾隆的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庆嫔,倒也不曾降罪。好容易祭礼完毕,恭送了雍正,东六宫的嫔妃一同往回走,一路上又受了舒妃、婉嫔、颖嫔、林贵人、慎贵人、鄂常在、白常在许多关照。

    回到延禧宫,再也顾不得仪态是否楚楚动人,径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多时,才慢慢地静下心来,思想对策。当初令妃有意为永璐争个前程,想过将其余皇子出嗣的法子,因而打探过宗室诸王的子嗣,知道履亲王允祹年高无子。履亲王一旦薨了,乾隆又属意于永琪,竟想不出一个能确保永璐不被过继的法子。次日一早,便忙忙地打发了心腹太监出宫,找福伦商议。

    直到宫门将落锁的时辰,那太监才匆匆赶回延禧宫。令妃忙召到跟前细问。那太监道:“福大人和夫人恭请主子金安!奴才已经把主子的话一字不差地说与福大人了。因为事关重大,福大人也想了好久,才理出个头绪。爵位在郡王以下的,便是再近的宗室,也不能由皇子出嗣。如今宗室里十一位亲王,七位郡王,无子的有四位:显亲王、履亲王、平郡王、信郡王。平郡王是礼烈亲王的后人,阿哥们的孙辈,且与皇上出了五服;信郡王是太祖高皇帝元孙,豫通郡王的曾孙,虽说按辈分是皇上的叔辈,却也出了五服,想来皇上也不会将阿哥们过继给这两位。履亲王是圣祖仁皇帝的儿子,皇上的叔父,以皇子出嗣,倒是十有。显亲王是太宗文皇帝元孙,肃武亲王的曾孙,按辈分是皇上的族兄,是否由皇子出嗣,怕是不好说。”

    令妃听见福伦与自己想到一处,不觉点头,问道:“履亲王那里,福大人可有甚么法子?”

    那太监道:“福大人说,履亲王今年都七十六了,便是再送多少个姬妾,只怕也生不出儿子,过继嗣子是免不了的。除非履亲王自己先在宗室里看中了一个,上书请旨,凭着履亲王年高辈尊,主子再帮着在皇上面前陈情,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令妃一听这话,便为了难。履亲王允祹与富察氏有亲,他的嫡福晋是已故大学士二等伯马齐之女,孝贤皇后的堂姐,他的第四女郡主又嫁与孝贤皇后之兄广成之子明亮。富察氏一族向来是与延禧宫和福家不睦的,他们的女婿和亲家,哪里肯如了自己的意?那太监见令妃沉吟不语,又说道:“福大人倒是想了个主意,不过能不能行,还得请主子示下。”

    令妃忙命那太监“快说”。那太监道:“履亲王的嫡福晋去了十余年,如今王府里是侧福晋当家。侧福晋的娘家只是寻常人家,时常得履亲王照拂。一旦日后嗣子承袭了爵位家业,哪能还如眼下这般看待?侧福晋的娘家人只怕也在担心,若是履亲王出了个三长两短,便会失了依靠。福大人已经打听过了,履亲王侧福晋的哥哥方有寿是礼部员外郎,两口子都是耳朵软没主意的。福夫人姐夫的妹夫李大人是礼部主事,和方有寿正是一个司的同僚。因此若是托李大人与方有寿出个主意,由侧福晋去劝履亲王,先在宗室里寻个知根知底的过继过去,免得日后受嗣子的冷遇,方有寿必是会说与侧福晋的。”

    令妃大喜,说道:“这主意极好,明日一早你就去告诉福伦,让李五格去说。”

    那太监应了一声“嗻”,便退下了。次日福伦得了消息,便纡尊降贵,亲往李五格的府上相托。那李五格平日里仰仗令妃、福伦的荫庇,岂有不应之理。次日到部里,公事毕了,便借着闲聊,说起那些夫亡无子的妇人,如何晚景凄凉。方有寿听了,心有戚戚然,便想起了自家母族一个舅母和自己的妹妹。李五格看方有寿的神情,知道他听了进去,便又说起尽早立嗣,生恩不及养恩之类的话,直说得方有寿连连称是。

    方有寿回了家,越想便越担心,仿佛亲眼见了他妹妹被人欺压凌虐一般,催着赫佳氏往履亲王府里去了。直到方佳氏回了娘家,将事情细细分说了一遍,这夫妻两个才如梦方醒。听到是福伦的姻亲说的这番话,方佳氏立时便想到是令妃指使,当下嘱咐了她哥嫂一番,这才回王府去了。

    第二日方有寿愁眉苦脸地去了衙门。李五格一见,忙过来开解。方有寿道:“甚么是好心没好报,我昨儿才算知道了!”

    李五格忙问缘故。方有寿翻来覆去便是一句“不说也罢”,只顾坐在那里摇头。李五格见了这个样子,越发要问个究竟。问了半晌,方有寿才说道:“我那妹子,眼下虽是亲王侧福晋,在王府里当家作主,却只有一个女儿。你说我这做哥哥的,能不担心她以后的日子?谁知我那妹妹却说,她是受过皇上诰封的侧福晋,便是没生儿子,谁也不敢小看了她去。反倒嗔着我多事,拿出王府福晋的款来,把她嫂子教训了一顿。我那内人回到家里,把我好一通埋怨。我这可不是没事找事么!”说罢,又不住地叹气。

    李五格听了,只得劝慰了一番,好容易劝得方有寿面色好了些。公事一毕,顾不得与同僚打招呼,忙忙地跑到福伦府上送信儿去了。当日,这话便辗转传到了延禧宫令妃的耳朵里。令妃心下无比懊恼,却又奈何允祹不得,只得另作打算。//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