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燕子当街抢劫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迎亲的巴林部蒙古人抵达京师的次日,雍正便收到六位刑部尚书侍郎联名的奏折,说是和硕额驸巴图差遣来京城迎亲的蒙古人扭送了当街抢劫之疑犯一男两女,其中一女自称和硕特部扎萨克亲王多尔吉特之女郡主,因该郡主系皇太后抚养,且其家并无亲眷在京,故而恭请皇太后打发人到刑部里辨认真伪。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雍正看过折子,赶紧打发了苏全泰与两个嬷嬷往刑部问个究竟。

    原来这日刑部直隶司一满一汉两位郎中正在商议公事,忽然有下属进来,禀报说巴林部扎萨克固山贝子夫人之子被人公然打劫,三名劫匪已被夫人的仆从当场拿获,如今正在外头候着。两位郎中对视一眼,满郎中便道:“赶紧将报案之人好生请进来。”那下属去了不多时,带进来两个蒙古打扮的汉子。见过了礼,两位郎中便问究竟。

    一个蒙古汉子说道:“回大人,小人扎尔衮,是受了巴林部扎萨克郡王和硕额驸的差遣,随着巴林部台吉多尔济、班第两位大人来京城迎接下嫁我部的和硕和嘉公主的。一行人昨日到京城,就在杨树胡同郡王置办的宅院里住了。同来的本部扎萨克固山贝子夫人与儿子在门前街上摊位购买货物时,忽然过来一个女贼,抢了小台吉头上的帽子。当时同来之人不少,都在周围的摊子跟前,听见小台吉喊声,便一齐动手,将那女贼拿住了。这时又来了一男一女,那女的说那女贼:‘是个天真烂漫的人,最是心地善良的,绝不是有意的冒犯,想必是有什么误会。’还说:‘草原上的蒙古人,心胸都如蓝天一般高远,大地一般宽广,请各位看在我的面上,放过她罢。’贝子夫人便说;‘在我们巴林部,若是谁家里出了青天白日下抢人家孩子东西的贼匪,父母亲眷都觉得没脸见人。似这般不知羞愧,反倒话里话外地埋怨失主不够心胸宽广的,竟是从来不曾有过!’因此动了怒,命小人们将那女贼送官惩治。那男的听见,便要动手抢人,被众人一起拿住了。夫人便打发小人们将那女贼和两个同党一起送到大人这里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小台吉的帽子,也一并拿来与大人做个物证。”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顶蒙古帽子来。

    两位郎中接过帽子看时,只见上面镶嵌了好几块珠宝,少说也值个五百两银子。汉郎中便说道:“若按着帽子的价钱,这案子不小。只是这案发之地当真是杨树胡同?那条街是有些安静的,怕是没有多少摊位。 别是各位初来乍到的,认错了地方。历来官府问案,案发之地断不可不问个明白的。”

    满郎中笑道:“不至于有错的。我的一个连襟就住在杨树胡同,那里是有巴林郡王的一处宅院,专为进京朝贺时居住的。塞外与京城物产不同,许多京里人看着寻常的东西,到了草原上便成了罕物,因此来京城的蒙古人总要购置些东西回去。那些小贩们也觉得蒙古人纯朴,不是好挑剔的刁钻主顾,很喜欢跟他们做生意。每回大队蒙古人来京,都有小贩跟着到下处叫卖。这回是额驸家里来迎公主,人岂能少了?只怕郡王的宅子外头,小贩的摊子都能摆出一里地去。”

    另一个蒙古汉子笑道:“真叫大人说着了。昨日车队从德胜门一进来,便有小贩推车挑担地跟到了杨树胡同。到了杨树胡同,还不见那里有几个摊子。今日一早出门,那些摊子当真排出了一里多。”

    两位郎中也笑了,便命带了三名疑犯来审。不多时带了三个人上来,都是皮开肉绽的,两个还在不住地挣扎。那个大眼睛女人,模样正与悬赏捉拿告示上的逃犯小燕子一般无二。满郎中便问道:“你们三个姓甚名谁?”

    一个大眼睛女人抢先说道:“什么杏树,什么名树?”

    满郎中瞪大了眼,喘了口气,又问道:“你们三个究竟何方人氏?”

    那大眼睛女人又抢先说道:“什么三个酒井?酒井怎么认识?”

    满郎中气冲冲地喝道:“你们三个平日里作何营生?”

    那大眼睛女人又抢先说道:“我们不是裁缝,作什么衣裳?”

    汉郎中再听不下去,拍案大喝一声:“将这婆娘的嘴堵了!”早有机灵的属员听那女人夹缠不清,已经抓了抹布在一旁候着了,汉郎中话音刚落,便将抹布塞了进去。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汉郎中这才向另外两个喝道:“你们三个究竟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作何营生,快快从实招来!”

    另一个女人巧笑嫣然地说道:“我乃是蒙古和硕特部扎萨克亲王的女儿郡主,这个姑娘是皇上赐给我的正白旗包衣宫女胡玉兰,这位壮士是我的朋友箫剑。”

    在场刑部官员听了,立时想起直隶司曾收到顺天府文移,说逃犯小燕子藏匿于郡主府,如今这大眼睛女人的做派,与那传说中的小燕子倒是极其相符。满郎中悄声与汉郎中说道:“宫里头规矩何等森严,若是当真有这样的宫女,怕是早被主子们处置了。这里头必然有些古怪。”

    汉郎中也悄声说道:“当初为了顺天府那道公文,皇上特特地从行宫赶回来,澄清那个宫女的身份,想来就是眼前这个罢?这事情怕不是咱们两个能做主的,还是速速报与尚书大人才是。”

    两人赶紧分头报与尚书鄂弥达与秦蕙田。两位尚书听了这桩案子,也都吃了一惊,立时召集满汉四位侍郎一齐商议。四位侍郎也惊得面面相觑了一回,左侍郎伊禄顺说道:“贝子夫人告郡主,这样的案子不是咱们能主张的,必得奏与皇上方可。”

    秦蕙田叹道:“若是只须写一份折子,何必还要大家一起商议?当初和婉公主府里一出‘红装吊孝’,德额驸又申请回乡终养,闹得沸沸扬扬,这桩案子若是处置不当,不知又有甚么纠纷,只怕不是咱们几个能担当的。”

    右侍郎谢溶生笑道:“两位大人未免多虑了,疑犯自称郡主,身上可有朝廷赐予的封册为证?若是冒充郡主,咱们不经查访便奏报了上去,岂不是失察之罪?”

    右侍郎常钧点头道:“谢大人所言极是。作奸犯科之徒,常有隐瞒真实身份的,咱们不可不仔细查访。”

    左侍郎王际华道:“如今的和硕特部扎萨克亲王在外藩游牧,未闻有女儿嫁到京师。倒是听说上一任亲王多尔吉特有个女儿曾经在慈宁宫,受皇太后恩养多年。”

    鄂弥达会意,说道:“多王郡主的故事,我倒是听说过。当初多王的祖父色王本是庶出,父亲早亡,生母出自寒微,被族人轻贱,不能在本部立足。色王只得投了军另谋出路,后来战功卓著,封为扎萨克亲王。色王在京师定居,与外藩游牧的族人断了来往。多王为国捐躯,色王一支便绝了后。朝廷按着制度礼法,在外藩族人中选了嗣子承继爵位,便是如今的格王。格王却不愿背井离乡,将京中财物尽数变卖,又回藩部游牧去了。皇太后知道这两支族人交恶多年,担心郡主为难,下旨接入宫中抚养,又命格王留了些财物为郡主之后的嫁妆。如今郡主长大成人,出宫居住。贝子夫人送来的若当真是和硕特部扎萨克亲王的郡主,想来便是这位了。”

    伊禄顺道:“如此说来,岂不是只有皇太后才能辨别真伪?”

    鄂弥达点头道:“正是如此。”

    众人心领神会,相视而笑,一齐出来审问。便有人将自称郡主的疑犯指与众人。鄂弥达问道:“姑娘自称郡主,可有甚么凭证?”

    那疑犯昂然说道:“我家里的乳母达嬷嬷和一干丫鬟奴才都能作证。”

    秦蕙田笑道:“郡主何等尊贵,岂能由着一群奴才说是便是,说不是便不是?须得扎萨克亲王亲支近派眷属方可作证。亲王族里可有亲眷在京?”

    一席话说得那疑犯沉默良久。谢溶生和王际华又在一旁催问。那疑犯这才说道:“我自幼失了父母,蒙皇太后恩典,接入宫中抚养,皇上和令妃娘娘都是认得我的。”

    鄂弥达道:“这话又差了。本朝制度,只有皇太后和皇后方可抚养宗室外藩人家的女儿。若是皇太后接入宫中的郡主,岂能皇太后、皇后不认得你,反倒令妃娘娘与你熟识?更何况男女有别,哪里有皇上认得,皇太后和皇后倒不认得的郡主?可见是假冒的。”

    那疑犯咬了咬嘴唇,说道:“我原本是随皇太后住在慈宁宫的,只是皇太后年高位尊,哪里能到这里来做证?”

    几位大员听了,松了一口气,问了这许多,等的便是这句话。于是赶紧先写了奏折送往慈宁宫去,便这才细细审问这桩抢劫案。

    及至苏全泰三人奉旨赶到刑部的时候,众官员已经审问明白:蒙古巴林部扎萨克固山贝子夫人弘吉拉氏所诉,自称包衣宫女胡玉兰之女子抢劫贝子夫人之子台吉车尔克财物属实,赃物价值白银六百七十两,自称蒙古和硕特部扎萨克亲王之女郡主之女子与自称箫剑之男子共谋劫走落网抢匪亦属实情。两个嬷嬷辨认了疑犯,认出自称郡主的一个确系曾受皇太后恩养之蒙古郡主晴儿。刑部诸大员与苏全泰品茗闲话了一回,三人这才告辞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