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临溪亭雍正讲古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乾隆匆匆出宫追赶西行车队时,雍正正在慈宁花园里与永璂闲话。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自从永璂迁入慈宁宫之后,雍正方知这孩子之所以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并非天性如此。那乾隆满心只有永琪、夏紫薇与令妃所生的三个子女,看得其余诸子女均如路人。又因帝后不睦的缘故,待永璂尤其苛刻。动辄便以永璂功课不如永琪,当众训斥,全不想着皇子六岁入尚书房读书,永璂只学了三年多,永琪却已经学了十余年。乌拉那拉氏也是个揠苗助长的,恨不得永璂一年便能及得永琪十年,好在人前扬眉吐气。被如此一对父母整日催逼着,好端端的孩子生生地吓成了一个呆呆傻傻的样子。倒叫雍正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永璂恢复了寻常模样。

    不想那日长春宫孝贤皇后祭礼之后,永璂便有些郁郁寡欢。及至永璐夭折之后,那神情越发抑郁了。雍正深知此事并非永璂能独自领悟,这日宴罢,尚有半日空闲,便携了永璂往慈宁花园里来。入了揽胜门,只见草嫩叶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向南行不多远,便有一处水池,当中单孔砖石券桥上,建有一座东西临水南北出阶的亭子。雍正指着那亭子道:“你皇玛法曾说起,顺治年间,孝庄文皇后常带着圣祖仁皇帝、裕宪亲王到这临溪亭里闲坐,讲些列祖列宗的丰功伟绩。到了康熙年间,孝庄文皇后又曾带着圣祖仁皇帝的阿哥们到这里闲坐,说些古往今来的兴衰故事。你皇玛法最后一次随着孝庄文皇后来这里是康熙二十五年秋天,那时也是九岁。第二年,孝庄文皇后崩,圣祖仁皇帝和阿哥们便再也不曾到这里闲话了。”

    雍正与永璂进了临溪亭里坐了,只见池水清澈,游鱼自得。雍正道:“康熙二十五年,宫里有十三位阿哥和七位公主,二阿哥允礽已经册立为太子。当时孝懿仁皇后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你皇玛法蒙孝懿仁皇后抚养,极尽慈爱,鞠育备至。那时你皇玛法哪里想到,几十年后,会有继承大统的一日,只知道每日尚书房的功课,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圣祖仁皇帝、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前头请安问好。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当时你皇玛法也读过《春秋》和《左传》,头一篇《隐公元年》,里面有个‘郑伯克段于鄢’,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段你可曾读过?”

    永璂道:“回皇太后,臣孙读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雍正忙止道:“不必背诵了,只说这一段究竟是何意?”

    永璂道:“回皇太后,这段说的是春秋时郑武公娶了申国之女武姜,生了郑庄公寤生和共叔段。出生时武姜受了惊吓,便不喜欢郑庄公这个儿子,欲立共叔段为嗣,但郑武公不准。郑庄公即位后,武姜为共叔段请封,欲以制邑为封邑,郑庄公因制邑险要而不准。武姜又请封共叔段于京邑,郑庄公允准了。不久,共叔段笼络郑国西部、北部城邑归附自己,扩张至廪延。共叔段调集兵马,图谋偷袭郑庄公,武姜欲为内应。郑庄公命大臣子封率兵攻打京邑。共叔段败逃于鄢城,郑庄公的兵马追到鄢城,共叔段逃到共国。”

    雍正叹道:“这些你皇玛法当年是明白的。你皇玛法当年不明白的是,郑庄公与共叔段皆是武姜所出,那武姜为何厚此薄彼,千方百计地帮着共叔段夺位?她明知一旦共叔段篡了位,郑庄公便死无葬身之地。”

    永璂低声道:“臣孙也不明白,为何同是亲生儿子,有的便爱如珍宝,有的便视如粪土。”

    雍正道:“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有缘份二字,缘份极深的,爱如珍宝;缘份极浅的,视如粪土。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是以兄弟姐妹之间,有的受父母宠爱多些,有的受父母宠爱少些,有的时常受父母冷落,还有的被父母视作仇敌,必欲杀之而后快。便如这郑庄公,身为郑武公嫡出长子,理当承宗祧之重,难道为了生母一人之欢,便将祖宗和礼法都弃之不顾不成?可见那些遭父母厌弃的子女,未必真的有了不是。”

    永璂沉默半晌,方说道:“臣孙一直以为,不受皇阿玛、皇额娘喜爱,都是因为臣孙自己愚钝,不如五阿哥文武双全。直到长春宫孝贤皇额娘的祭礼,皇阿玛居然为了漱芳斋的人,连大姐姐都训斥了,及至永璐薨逝,皇阿玛天天在延禧宫陪伴令妃娘娘,当初永泱、永璟薨逝,皇阿玛从来都不曾到承乾宫看过一眼。臣孙才知皇阿玛心里只有五阿哥、延禧宫和漱芳斋,从来不曾将臣孙和兄弟姐妹们放在心上。不管臣孙如何用功苦读,皇阿玛都是看不见的。”说着,已经落下泪来。

    雍正搂住永璂,说道:“世间万福,父母之爱不过其中之一,得之为幸,不得亦不为不幸。各人福报有限,若是父母之爱得的多些,别的福报便少些;若是父母之爱得的少些,别的福报便多些。是以世间不得父母关爱之人,也有许多功成名就的,也有许多妻贤子孝的,也有许多康健长寿的,并非个个凄凉度日。远的便如那孔圣人、孟圣人,皆是自幼丧父,勤学不辍,终成一代圣贤。近的便如圣祖仁皇帝,自幼失了父母,也曾受制于鳌拜,最终仍平了三藩,收了台湾,享国六十余年。”

    还要往下说时,永璂忽道:“皇太后,孔圣人、孟圣人自幼丧父,从不指望能得父亲关爱,自然也不会为此伤心。”

    雍正道:“你皇玛法当年是受过郑庄公之苦的。你皇玛法生于康熙十七年,当时孝恭仁皇后还不曾晋封为嫔,故而你皇玛法降生不久,便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康熙十八年,孝恭仁皇后晋封德嫔,但你皇玛法仍旧由孝懿仁皇后抚养,不曾回到永和宫。孝恭仁皇后又生了二子三女,俱是亲自抚养。六阿哥允祚六岁夭折,恂勤郡王允禵比你皇玛法小了十岁,孝恭仁皇后爱如珍宝。康熙五十七年,圣祖仁皇帝以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征讨青海策妄阿喇布坦。宫中朝上,颇有人以为圣祖仁皇帝属意于允禵。你皇玛法登基之后,孝恭仁皇后便不受皇太后册宝,非要你皇玛法自认篡位,让位于允禵不可。若是当真依了孝恭仁皇后之意,你皇玛法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永璂惊得睁大了眼睛,雍正又道:“你皇玛法兄弟姐妹五十余人,不在生母身边抚养的有许多。孝恭仁皇后晋封德妃之后,也曾抚养过别的妃嫔所出之皇子皇女。待养母比生母更亲近,不独你皇玛法一人,孝恭仁皇后所抚养的皇子皇女亦是如此。三十余年里,孝恭仁皇后虽待允禵远比你皇玛法亲厚,宫中倒也无人疑心。及至康熙六十一年,圣祖仁皇帝驾崩,不论即位的是你皇玛法还是允禵,孝恭仁皇后都是圣母皇太后。不想孝恭仁皇后存了为允禵争皇位之心,唯恐受了你皇玛法所奉的皇太后册宝,便是认了你皇玛法是圣祖仁皇帝选定的嗣君,允禵回京也只能称臣叩拜,因此坚称你皇玛法伪造了遗诏,又造了你皇玛法弑父篡位的谣言,以便允禵回京夺位。若是允禵真的夺了皇位,你皇玛法一家妻妾老小哪里还有生路?可见亲生父母,为了些莫名其妙的缘故,对子女存了不慈之心的,古今皆有。”

    永璂低声道:“臣孙从来不曾想过,皇玛法当年也曾受过这等苦楚。”

    雍正道:“你皇玛法虽不得孝恭仁皇后欢心,却有怡贤亲王鼎力扶持。若不是有福之人,岂能有四十载兄弟同心。孝恭仁皇后为允禵争位,你皇玛法为此受了许多非议。若是整日为了不得生母欢心郁郁寡欢,如何整顿朝纲吏治……”

    正说着,忽见亭外弘昼兄弟匆匆走来,雍正忙止住了。弘昼和弘瞻进了临溪亭,见过了礼,弘昼道:“皇额娘,儿臣兄弟两个打了个赌,恭请皇额娘作个见证。”

    雍正奇道:“你们哪里寻不到人,值得为这区区小事过来一回?”

    弘昼笑嘻嘻地说道:“回皇额娘,儿臣兄弟打过几次赌,弘瞻分明输了,偏要赖着不给,先后几次,已经欠了儿臣八个卤猪头,五斤猴头蘑,六坛子六必居酱菜。上回儿臣防着他赖账,请了二十四叔作见证,谁知也不中用。儿臣实在无法,只得劳动皇额娘亲自来作见证。”

    永璂在一旁早忍不住笑了,雍正道:“这次赌的又是什么?”

    弘瞻道:“回皇额娘,儿臣们赌的是那个晴儿是否乖乖地回青海去。五哥赌她必会回去,儿臣觉得皇兄必会追了过去……”

    雍正道:“胡说,天下人谁不知道当今皇帝是个大孝子,从不肯违逆父母之命,岂能作出这等忤逆之事来?”

    弘瞻吓得赶紧跪倒叩头,道:“皇额娘恕罪!儿臣……”

    不待说完,弘昼一把将他拉起,说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皇兄是个大孝子,断不会下那与皇额娘懿旨相背的旨意!那庶人若是留在京城不回青海藩部,是她自己抗旨;若是自称奉了皇兄的圣旨留京,是她矫诏,与皇兄并不相干!”

    弘瞻道:“话虽如此,可依着那晴儿素日的做派,只怕当真会留在京城。”

    雍正道:“弘瞻输了。那晴儿虽想不到这许多,却是必回青海去的。”弘瞻忙问缘由。雍正正要说时,只见乾隆带着两个太监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