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格亲王大义灭亲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福尔泰夫妻被解到京师的当日,奉旨去青海和硕特部审问晴儿的理藩院、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官员们也送回了奏折。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乾隆“驾崩”之后,雍正便打发了这四个衙门的官员驰驿前往青海审问晴儿。虽说路程上比西藏近了许多,可这些官员们在平原上住得久了,初上高原都有些不适,耽搁了时日,是以这份奏折竟与福尔泰夫妻同日抵京。奏折中说审得晴儿勾结天地会乱党,泄露宫中信息属实,晴儿的嗣兄现任扎萨克亲王格尔玛色大义灭亲,已将晴儿处死。

    原来晴儿本是青海和硕特部的蒙古人,和硕特部在天聪年间便遣了使者到盛京纳贡修好,后来清兵入关定鼎中原,这一部的蒙古人反倒不奉朝廷的正朔了,康雍两朝战乱频频。晴儿的曾祖父色布拉珠尔本是女奴所出,父亲亡故之后嫡出兄长将他视同奴婢,这才逃出了本部,投奔了康熙。康熙看见色布拉珠尔不远万里的投奔,哪有不高兴的?当即封官赐爵。色布拉珠尔便在京师定居,随着清兵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因为出身外藩蒙古,不受异姓不封王的限制,被封为扎萨克亲王。

    外藩蒙古的王公封号中有带着“扎萨克”字样的,也有不带这三个字的。但凡称为“扎萨克”的都是本旗的旗主,当时青海和硕特部并不臣服于大清朝廷,色布拉珠尔如何统领本旗?却是康熙为了宣布当时和硕特部的首领乃是非法僭越而使出的策略。后来青海和硕特部归附,按理京师里的扎萨克亲王就该回归外藩,统领本旗才是。当时色布拉珠尔已经战死沙场,继任的扎萨克亲王达木德克生于京师长于京师,不愿去青海那苦寒之地。统领和硕特部的台吉乃是色布拉珠尔嫡兄的后人,也不愿意受女奴子孙的管制。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雍正看着双方都是不甘不愿的,便由着达木德克留在京师,嫡出一支代理本旗旗务。

    后来达木德克和儿子多尔吉特也先后战死沙场,色布拉珠尔一支再无男丁。朝廷岂能看着忠良绝后,便要在和硕特氏族人中为多尔吉特立嗣子继承爵位家产。但多尔吉特的爵位却是扎萨克亲王,一旦在青海选定了嗣子,那嗣子便要统领本旗,难免与代理台吉起了争端。于是朝廷商议过后,便由代理旗务的台吉格尔玛色做了多尔吉特的嗣子。这格尔玛色按辈分是多尔吉特的侄子,其实年纪比多尔吉特还大了十几岁,又是嫡出子孙,哪里愿意做女奴的玄孙?不过是朝廷的旨意违抗不得,再看在扎萨克亲王的爵位和色布拉珠尔祖孙三代积攒的家产的面上罢了。

    蒙古人虽没有汉人那般详尽的宗法制度,继承了人家的爵位,拿了人家的家产,也得抚养人家的遗孤。因此这格尔玛色接了旨意便动身进京,一来是朝见谢恩,二来也要将晴儿接回青海家中。谁知钮祜禄氏因与晴儿之母交好,担心晴儿在青海受了委屈,非要将晴儿留在宫中抚养不可,又要在多尔吉特家产中分出一份,留与晴儿做日后的嫁妆。一番商议之后将家产均分,格尔玛色和晴儿各得一份。钮祜禄氏只道格尔玛色白捡了一个亲王的爵位和一半的家产,哪里还有不满意的道理?格尔玛色却觉得一个女奴的玄孙女哪里用得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必是皇帝想要借机侵占家产,他吃了亏了。

    格尔玛色敢怒而不敢言,将所得家产尽数变卖,带了银子回青海,十余年里再也不曾入京朝见,也不曾与晴儿通过消息。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雍正忽然差人将晴儿送回青海,格尔玛色心下不免有些疑惑,当初说定了皇家要在京师为晴儿择婿的,为何又送了回来,难道这晴儿惹了祸事不成?及至看见晴儿出落的模样气度极好,嫁妆单子较当年更为丰厚,便越发不解了。当下便将送去的嫁妆清点封存,安排晴儿在王府中住了下来,又打发妻妾、女儿、儿媳等人悄悄询问晴儿被逐的缘由。

    这晴儿一行四五个人,在人伢子手里买的几个小丫鬟都是不通蒙古语的,那些女人只好去找晴儿自己询问。于是便时常有蒙古女人拜访晴儿,谦称自己生于穷乡僻壤,不曾见过多少市面,很想听听京师里的皇上、娘娘、阿哥、公主们都是如何生活的,打算长个见识。那晴儿的性子倒是个和气的,与这些女人们相处极是和睦,说起皇帝、皇太后出巡、宴饮、朝会的排场,引得那些蒙古女人们惊叹不已。

    蒙古女人们听那晴儿说起宫中的人物,皇太后如何容不得世间的美好,皇后如何刻薄嫉妒,令妃如何温柔可亲,永琪如何文武双全,永璂如何愚笨无知,和敬公主如何盛气凌人。众人不曾见过这些人物,初时都信了那晴儿说的便是真的。谁知说的多了,这些女人们都有些疑惑,自家不过是一个王府,也容不得男仆在内宅随意出入的,皇上比格尔玛色更富贵,宫里的规矩只有比王府更严格的,岂能容的下这样没有礼数的事情,难道皇后管束还错了不成?不免都有些不解。

    偏偏这晴儿自己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又说起小燕子曾经夸耀过多次的推倒皇后、推倒愉妃的故事,听得那些蒙古女人们瞠目结舌。虽说这些蒙古人平日里都是不看《孝经》不读《礼记》的,也没有一边谈情说爱,转头就去殴打情郎之嫡母、生母的道理。再听晴儿竟对这等粗野女人赞不绝口,说那是“叛逆的我”,蒙古女人们便知道这晴儿的脑子里是有些贵恙的,也不等她再说什么“文学的我”,都远远的躲开了去。

    那些女人们少不得将这些事情说与格尔玛色,听得格尔玛色也直皱眉头,这晴儿如此见识,在京里不知得罪了多少贵人,只怕是无处容身才送了回来的。偏偏附近的蒙、藏、回各部听说格尔玛色的妹子乃是皇太后亲自教导的,有家世有模样,嫁妆又极其丰厚,求婚者络绎不绝。格尔玛色哪里敢许下婚事?生怕将这样不分是非的妹子嫁了出去,两家免不得要成了冤家。可若将求婚之人尽数拒了,又不免开罪周围各部。

    正在左右为难时,几个妻妾不住地在格尔玛色跟前念叨,皇太后当初给晴儿预备的嫁妆太过丰厚了些,只凭晴儿那样的人品,白白地糟蹋了许多好东西,说得格尔玛色也动了心思。那些女人们知道格尔玛色的心意,不待他明言,便各自动作起来。数日之后,和硕特部上下便有了传言,说是格亲王的妹子从京师回乡,颇有些水土不服,又思念京中故交,忧郁成疾,王府里养的蒙医、藏医俱看过了,全不见效,亲王和王妃们正在重金延请名医疗治。

    王府的宾客和奴仆也亲眼看见了格尔玛色一家对这个妹子百般看顾,只是这格格总是念念不忘当时在京师时的繁华往事,不能放下一段心事,日益憔悴起来。格尔玛色的妻妾们每日里多方求医问药、求神问卜,越发的殷勤了。为了治愈晴儿的病,王府特意打发了许多奴仆往陕西、甘肃、回疆、西藏买了许多珍贵的药材,将金银花得如流水一般。远近各部之人见了这情形,无不说格尔玛色夫妻心善的。可惜这些名医良药竟全无效验,晴儿竟然连起床都有些乏力了。

    四个衙门的官员就是此时赶到格尔玛色亲王府的,先拜见了格尔玛色,说明来意。格尔玛色方知这晴儿被逐出京城的缘由,赶紧打发女奴将晴儿从病榻上搀架出来受审。那些官员中有一位刑部主事,曾因为巴林部小台吉的帽子案见过晴儿,此时见了面前这个面黄肌瘦的姑娘,不敢相信这是当初那位风姿绰约的郡主。还是众人拿出方严、欧长有等人的画像来,晴儿指认无误,才知道这位当真是从前的郡主格格。

    当下这晴儿明白招认了窝藏小燕子、结识方严、泄露宫中信息等罪状,一旁的格尔玛色惊得直冒冷汗。虽说格尔玛色不在京师,也知道窝藏乱党、为刺客通报消息的罪名不小。女奴们将晴儿搀了回去,格尔玛色赶紧向官员们打听如此罪状按律法该如何处置。领头的理藩院蒙古侍郎请格尔玛色屏退众人,待到一旁伺候的奴仆们都下去了,这才说道:“皇上和太皇太后知道王爷素来忠诚于朝廷,不愿因令妹的罪行而牵连王爷,这才差遣下官们到王爷这里来审问,而不是将令妹解送京师审问。”

    格尔玛色忙问这两种审法有何不同。刑部一个蒙古八旗官员说道:“回王爷,朝廷律法中虽有株连一说,也有减免的缘由。但凡犯人的亲属有功于社稷,或者能大义灭亲的,都可以酌情减免。”

    这话正合了格尔玛色的心意,赶紧说受了朝廷的隆恩,最看不得有人背叛朝廷,喊了外面伺候的奴仆进来,又将晴儿重新搀扶回来,当着一群官员的面大义灭亲了。官员们写了联名的奏折,将格亲王大义灭亲之事奏报到京师,雍正见了这道奏折,少不得表彰格尔玛色忠诚,又赏了他的一个儿子镇国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