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目录:(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作者:可爱地主婆| 类别:网游动漫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作者有话要说:</br>捉虫伪更<hr size=1 />  皇后的心情很好!

    众宫妃按按制到坤宁宫请安的时候,发现皇后不同于前几天忧心忡忡的样子,脸上隐隐带了笑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兰格格身体大安的消息早传遍了宫内了。

    这几日,老佛爷、皇帝还有皇后的赏赐如流水般的送进公主所,宫妃们也识趣,就算没亲自去探望也会派人送上各种补品与名贵药材,管她会不会用,用不用得上,最重要的是让皇帝与皇后看到自己的心意。

    皇后高兴,宫妃们也乐得凑凑趣,一时间,各咱技巧性的恭维与祝福不要钱一样的从各位美人的口中吐出来,什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阿,皇后娘娘一片赤诚的爱女之心令人感动阿,有福之人自能遇难呈现祥逢凶化吉阿……连大清福泽深厚,自有上天庇护之类的话都出来了。

    “臣妾主说咱们兰格格是个有福气的,之前太医说得那么凶险,不也有惊无险的渡过去了,要臣妾说阿,这就是个劫数,渡过了那后头的福气阿,还长着呢。”前来请安的宫妃中,妃位以上的只有舒妃叶赫那拉氏与愉妃珂里叶特氏,纯贵妃苏佳氏长年卧病,令妃有娠,皆特许不用来请安。

    舒妃的父亲是侍郎永绶,出自满洲大姓叶赫那拉氏,稳坐了四妃之一的位子,虽然不甚得宠,但说话还是比其他妃子有底气的,虽瞧不起汉妃出身的纯贵妃与令妃,但对同样出身满洲大姓乌喇那拉氏的皇后,她还是很恭敬的。

    那拉皇后虽然板着脸,努力维持自身的尊严,但抑不住的笑意还是溢了出来,看惯皇后严肃样子的宫妃们心中惊叹,原来皇后笑起来的样子竟如此的娇媚,差点都忘了她年青的时候是满洲有名的大美人。

    “听说皇上最近频频召集八旗子弟,可是要为兰格格择婿了?”忻嫔试探着问。

    皇后板起了脸:“这不是你该问的。”

    忻嫔惊觉失言,吓出了一身冷汗,忙向皇后告罪,探问皇帝在朝堂上的动向,往轻里说是轻狂无知,往重里说就是窥视对踪,图谋不轨。圣祖朝的皇太子不就是因为询问皇帝的行踪被废的?此刻若有人趁机踩上一脚,她就真的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幸好,令妃没来请安。忻嫔暗自庆幸。

    皇后也不打算追究忻嫔的一时失言,只是不冷不热的训诫了她几句,忻嫔虽诚惶诚恐,唯唯诺诺的认了错,却自觉失了面子,悄没声息的坐在一边,庆嫔与忻嫔一向交好,忙出来打圆场,“话说回来,兰格格今年也十六了吧,真不知道谁家的儿子有那个福气阿。”

    宫妃们久居深宫但久涉及此类话题的八卦之心却丝毫不亚于市井村妇,看看皇后也没有怪罪的意思,便将目前适婚的权贵子弟数了个遍,殿内煞时热闹非凡。

    这个说富察家的福灵安不错,那个又觉得福灵安的堂兄明瑞更好,又有人推荐阿里衮之子三等侍卫丰升额,甚至有人提出了端郡王府的幼子,贝子多隆……

    然后互相之间又辩驳。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福灵安千好万好,只是他是庶出的,身份不够高贵。”

    “明瑞的出身虽高,自己又争气,只是他丧父失母,兄弟也都早早病故,显见是个命硬的。”

    “丰升额虽好,只是比兰格格还要小一岁。再说了,他现今的三等侍卫是沾了父荫,日后是否有出息也难说。”

    “那个多隆虽是嫡子,但上头却有好几个兄长,再说,他还是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谁提了这个人选阿,居心何在?

    兰馨的额驸,皇帝其实早早与皇后通过气了,皇后也派人打探过了,都说人品贵重,文武双全,又是板上钉钉的世子,皇后很满意,可这并不防碍皇后听这些八卦的消息,有备无患嘛,未指婚前多了解一下其他权贵子弟也是好的。

    不知是哪个没眼色的,竟提起福伦家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福尔康是御前一等侍卫,小的福尔泰又是五阿哥的伴读,可谓一表人材,前途不可限量BALA BALA”

    皇后的脸煞时就黑了,殿内鸦雀无声,气氛异常怪异,方才吱吱喳喳的妃嫔们个个化身石像,都在暗骂这个哪个脑子的提出来的?

    方才大家说得兴起,竟都没注意到说这话的人是谁。

    谁不知道那福伦的夫人与令妃是表姐妹,令妃是皇后的死对头,而五阿哥永琪是皇帝与太后最宠爱看重的皇子,却一向与令妃交好,疏远皇后,那福尔泰能当上皇子伴读,就是五阿哥的请求,令妃吹的枕头风。而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福家与令妃一样,都是汉军旗下的包衣出生,也就是皇帝奴才的奴才,别说尚主了,普通的旗人家尚且自重身份不愿与他们结亲,讲这些话的人真是其心可诛。

    幸得容嬷嬷进来提醒给太后请安的时间到了。

    皇后的脸色稍霁,也无意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训了妃嫔们几句,无非也就是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失了身份云云,然后领着唯唯喏喏的一串美人,浩浩荡荡的向慈宁宫出发,给大清最尊贵的女人请安。

    慈宁宫内,太后的眼睛朝坐在下首的的妃嫔们一扫,问坐在自己身边的皇后:“令妃呢?“

    皇后没想到太后会特意问到令妃,愣了一下方回答:“回皇额娘,令妃怀了龙脉,臣媳见她身体娇弱,昨日准了她出月子前不用请安,好好安胎。”

    “好好好,”太后笑咪咪的,显得很高兴,“这就对了,你是个贤慧的,哀家就知道这后宫交给你可以放心。”

    “这是臣媳当做的,当不得皇额娘的夸奖。”皇后的回答中规中矩,心中却恨得不行,若不是令妃那贱人耍了诡计,在向自己请安时晕倒,又怎么逼得自己不得不免了她的请安。

    太后不是没看到皇后那不自然的神色,只是……这样也好,偶尔也应该让皇后吃点亏,她垂下眼帘,掩住一抹精光。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令妃肚子里的毕竟是皇上的血脉,龙子凤孙,皇后还是要多多费心才是。这人老了阿,就盼着子孙昌盛,承欢膝下,别的东西早就看淡了。”

    底下的妃嫔虽一如之前恭敬端坐,但彼此交好的几个之间却暗换了一下眼色,太后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皇后真敢向延禧宫那位下手么?还是有其他人伸了黑手?

    “老佛爷您慈祥仁爱,皇上朝政繁忙,阿哥与格格们能为您与皇上尽上点孝心那是天大福气,臣妾倒是盼着能有这种荣耀,只是怕呆嘴笨舌的反惹您生气。”舒妃奉承道。

    “那是,老佛爷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人,臣妾也想在您身边多呆一下,好多沾点福气。”庆嫔接力。

    太后的脸笑成一朵菊花,“你们就知道说些好听的哄哀家开心。“

    庆嫔趁热打铁:“哎哟,能博得老佛爷一笑,那不是臣妾们的荣幸么?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赏阿?”

    “赏赏赏,桂嬷嬷,赏庆嫔一勺蜜糖,让她这张嘴再甜一点。”

    底下的妃嫔无论真心或是假意,皆笑成一团,气氛浓烈热闹。

    笑闹了一阵,太后又问:“可有让太医按时给令妃请平安脉?”

    “请皇额娘放心,臣媳已经吩咐了,令妃照纯贵妃的例子,平安脉由三日一请改为日日请。”最好她也跟苏佳氏一样,躺在床上下不来。

    “你办事哀家放心。”太后赞赏的看了皇后一眼,“纯妃最近身体可有好转?太医怎么说?”

    纯妃即纯贵妃苏佳氏,苏召南之女,生有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瑢、皇四女和和嘉,于乾隆十年与那拉氏一同进的贵妃,与那拉氏、愉妃珂里叶特氏与婉嫔陈氏三人为皇帝鄱邸仅存的老人。皇帝登基初期颇受宠,与那拉氏虽算不上死对头,但彼此间上上眼药拖拖后腿却是常事,只是自十三年孝贤皇后薨毙,皇三子被皇帝斥责厌弃后苏佳氏就一直郁郁寡欢,身体也迅速的垮了下去,自去年以来更是急剧恶化,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后宫的人都知道,她只是在拖时间而已。皇后也是在贤孝的葬礼上被皇帝呵斥失宠的,对于苏佳氏也有同病相怜的感慨,从此也不针对她了。

    “太医说了,苏佳氏的病因在于早年生产时伤了元气,后又失于调养,若她能放宽心怀,好生将养,兴许……”皇后隐晦的说着纯贵妃的病情,腹诽不已,太医又不是傻子,苏佳氏得的明明是心病,只是个个明哲保身,每次都讲一大堆他人听不懂的废话,最后得出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反正不管什么病,让人好生调养放开心怀总是没错的,冶不好?谁让你自己放不开阿?

    “那苏佳氏就是心思太重了,皇后有空要多开导她,让她别胡思乱想该放下的就要放下,千万别学一些小家子气的人。”太后何尝不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的道理,只是对她而言,皇帝的面子比苏佳氏这个汉妃要重要得多,因而也只是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便将此事摞开交与皇后处理。

    “臣媳遵旨。请皇额娘莫要为纯贵妃伤神挂怀,否则就是她知道了心里也不安的。”开导?怎么开导法?病根在那摆着呢,你病根不除,神仙下凡也白搭。

    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皇后有种物伤其类的伤感,只是因为尚在太后面前,少不得还要振奋精神。

    太后又道:“太医院那边也要好好敲打敲打了,每次说话都是大同小异,搪塞了事。这宫中要什么样的药材没有,哪来那么多的失于调养,好好的一个人,倒让他们越治越不好了。桂嬷嬷,你跑一趟,就说哀家的意思,让太医院不拘用什么药材,只要将苏佳氏的病治好,哀家重重有赏。”

    “着。”桂嬷嬷领命而去。

    少倾,皇帝来了,又是一阵乱七八糟的请安,落座后,太后笑咪咪的看着皇帝,“皇帝,你朝政繁忙,就不要日日都到哀家这里来了,孝不孝顺不在请安这份上。”

    “皇额娘,儿子平日忙于朝政,不能时时在您的面前侍奉已是不孝,若是连请安都不来,您让儿子于心何安。”

    “你有这个心思就是对哀家最大的孝顺了。额娘只是心疼你日夜辛劳,却还要惦记额娘这个老婆子。其实额娘这边有你媳妇尽孝,平日里又有晴儿照顾也就够了,你平时要多加休息,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儿子谨记皇额娘教诲。只是圣祖皇帝与先皇将这大清江山交与儿子,儿子夙夜警醒,兢兢业业,就是唯恐辜负了他们的嘱托。好在如今大清国力强盛,四海昇平,百姓也安居乐业,儿子虽不敢自比尧舜之德,但总算可以不辜负明君圣主这四字了。”皇帝自我感觉极佳,平日里就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不亚于康熙爷,今日又有大臣上书,将他形容成德比尧舜,功盖汉唐的旷世明君,把皇帝拍得通体舒泰,迫不及待的向太后夸耀。

    太后高兴极了,用帕子擦擦眼角“额娘虽然不懂得朝堂上的事,但安居乐业四个字的分量还是知道的,日后就算额娘闭了眼,也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与先皇。”

    皇后在一旁连忙安慰太后:“皇额娘,这是喜事阿,您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而说这种丧气话,您还要千秋万岁,看这大清的江山千年万载哪。”

    太后一边笑,一边佯怒道:“胡说,还千秋万岁呢,那哀家不成了老妖精了?!”

    “就算是老妖精,那也是大清最有福气老妖精。”顿时引起了一片笑声,妃嫔们纷纷凑趣说笑,屋内气氛欢快轻松。

    皇帝却有些郁闷,本想向太后妃嫔们夸耀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谁知被皇后一打叉,把话题扯远了,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自己再提起这个事,想到此,他不由瞪了皇后一眼。

    笑闹了一阵,太后对皇帝道:“皇帝,皇后向是个贤慧孝顺的,你可要好好待她才是。”

    皇帝本就有些不痛快,忽又想起了一事,顿觉得皇后的笑容有些刺眼,便开口道:“若是真的贤慧就好了。”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顿时一窒,妃嫔们都不敢开口,皇帝也有些自悔失言,要知道,皇帝一向讲究喜怒不形于颜色,何况太后向来喜欢皇后,她也一惯会哄太后开心,只是一抬头,看到皇后似乎无动于衷的样子,气顿时不打一处来。

    “皇后,朕听说内务府苛扣延禧宫的份例,此事你可知道?”皇帝原想着请安过后再到坤宁宫问一问此事的,谁知被皇后一气,脑子一热,就当众开始责问皇后。

    皇后却不冷不热反问:“不知皇上从哪听说的?臣妾主持后宫,这内务府短缺了延禧宫的分例,怎不见令妃向臣妾说起过。”

    “你不用管朕是听谁说的,只说你知不知道此事?”

    “皇上责问臣妾此事,却不愿说出从何听到此事,您要臣妾如何回答?或是您心中早有了定论,不需要臣妾回答了?”皇后见太后半咪着眼,一付似乎没听见皇帝的话的样子,底下的妃嫔们虽然端坐如常,却都竖着耳朵准备看笑话,背挺得更直,回答也显得的。

    “你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朕只问你,此事是否与你有关?”

    “皇上说这种话,想必早把此事查得一清二楚了,既如此,又何必再问臣妾呢?”皇后略带讽意,将下巴微微抬高。

    皇帝见皇后一付高傲不驯的样子,更是生气,“那你是承认了,皇后,这就是你作为一国之母的气度?‘

    “皇帝!”太后见两人似乎不愿善罢甘休,怕两人越弄越疆忙出言阻止:“眼见都未必为实,还是先听听皇后怎么说吧。”

    太后心中其实也没底,以这些年皇后的作为来看,除了脾气差了点外,但对后宫诸人还算公平,也不屑去做这种小人,何况此事最易被人捉住把柄,以皇后的性子,是不大可能做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情的。只是皇后对于令妃向来易受激,不然也不会放下自己皇后的尊贵与她相斗,却屡屡受挫,若是一时冲动出手教训一下令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此事真是皇后所为,太后还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都在宫中待了二十几年的人了,性子居然还是如此刚直,难怪近些年来连令妃一个包衣出生的奴才都敢朝她下手。

    皇后蓦的朝太后跪下,一脸倔强:“皇额娘,臣媳自入主中宫以来,唯恐有负您的期望,一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松懈,对于妃嫔与诸位阿哥格格也自认无半点不是之处,却不知是哪个小人向皇上进了谗言,令皇上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臣媳,此事若不查个水落石出,臣媳也无颜再执掌这六宫凤印了,请皇额娘为臣媳作主。”

    皇帝悖然大怒:“你是说朕冤枉你了,难道朕是那无道昏君吗?”

    “臣妾不敢,只是怕皇上被那谄媚小人蒙蔽。”

    “放肆!”皇帝怒吼。

    “好了。”太后气得混身发抖,“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哀家,是不是要把哀家气死你们才高兴?”这两人是昏了头了吗?当着后宫妃嫔的面就这样不管不顾的吵起来,难道要人人都知道帝后失和,让御史们进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