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成神之路——建帮立业 1742 请假一天

目录:网游之我爱金币| 作者:一刹那的芳华| 类别:都市言情

    各位童鞋:

    阿华今天晚上头疼病又犯了,无法码字,请假一天。

    另,附《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赏析,与各位童鞋共欣赏!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句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金币》qq群:121062750、79746435、5345206、18804868、43353884,希望踊跃加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