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新省委书记(28.2)

目录:新省委书记| 作者:闻雨| 类别:都市言情

    "延安,太阳广场那类项目停了下来,就是我们的一大胜利。缓建?那要看政局发展。我对他的战略构想能否顺利实现,抱有怀疑的态度。"

    "于小倩现在怎么样?"

    "当上县委书记了,春风得意。我对她很了解,这个人不坏,也有些能力,在大事情上,胡清泉副省长也经常给她出点主意。她抱着郭醒世的大腿不放,是有政治目的的。听说,郭醒世已经给她许了愿,要让她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这个人,如果有正派人好好引导,路别走偏了,应该是块从政的好材料,当个副省长绰绰有余。"

    "延安,也许是职业病,我总是认为,看一个人,要全面地去看。肉体凡胎,谁能无过?不要因为观点不同,好恶不一样,就打打杀杀的仇人一般。还是要坦坦荡荡做人,正正派派为官,不搞权术,不搞阴谋。当然,对于极个别本质有问题的人,还是要坚决斗争的,在原则问题上也绝不能留有情面!"

    "怀远市长,恕我直言。钟兴邦这杆大旗到底能打多久?他在北方省到底能不能立得住?北方省政界很多人都在观望。虽然我们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旦我们跟错了人,他立不住,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我们这些紧跟他的人,后果可真的不堪设想。现在大家心里不是很有底,因此比较担心,搞得不好,身家性命、前途命运,满盘皆输啊!政界,还是讲究以成败论英雄的。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延安,我和钟兴邦接触得多一些。我对他认真观察了一阵子。我认为,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钟兴邦这个人,属于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领袖人物。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人把老百姓装在心里。'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说得非常清楚:'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跟这样的人做事情,我们尽管放心。古人说得好:'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谋一域何谋天下?'钟兴邦是有雄才伟略之人,代表着我们追求的方向,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拧成一股绳,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能够有一个干事业的环境和舞台,再艰难也值。人生,难得有几次拼搏的机会!"

    马怀远和韦延安正在交谈着,张牧臣的电话打了过来。原定于上午9点,市政府召开赴南方一个城市招商引资活动协调会,张牧臣问马怀远是否按原计划参加会议。马怀远回答说,他将准时参加会议。

    这四年来,临海市政府每年两次,组团到全国各主要城市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每次招商推介活动,都是由郭醒世带队。队伍浩浩荡荡,声势轰轰烈烈。每到一地,临海市都要举办盛大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产品展销会和项目签约仪式。媒体也一窝蜂地大肆宣传,把招商推介活动炒得沸沸扬扬。每次招商推介活动结束后,签约项目的金额都有一两百亿元。可是,有的机关干部却认为这是典型的"作秀","住高档酒店,请记者随行搞拍摄,雷声大、雨点小,到头来,签了一堆假合同,白忙活一场"。马怀远没来临海市工作前,也知道郭醒世愿意搞这类活动,到全国各地造声势宣传自己。其实,这是为他个人树立形象的推介活动。他甚至认为,郭醒世这样做,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他的影响,为他执掌更大权力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制造更大的舆论氛围。

    在市政府组成部门、各区市县、企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上,照例是由张牧臣首先传达郭醒世书记的重要指示。郭醒世书记说,此次赴南方的招商推介活动,要举全市之力,在规模和声势上要超过历次。要围绕把临海市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这个中心,充分展示近年来临海市改革开放的成果!传达完郭醒世的重要指示后,市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介绍招商推介方案。方案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要包下所到的那个城市最大展览馆的全部展场,分专题布展,主题为"临海市——祖国最靓丽的名片",利用模型、图片等形式,把临海市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优美滨海风光"搬"到南方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二是在该市最豪华的大酒店,隆重召开推介会,向与会者大力推介临海市。三是要召开中外媒体记者会,介绍临海市"经营城市"理念的形成、深化和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展览会开幕式、推介会、中外记者会,郭醒世书记都要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市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通报情况后,各部门、各单位及区市县开始汇报筹备情况。临海市党政代表团团长由郭醒世担任,副团长由马怀远担任。代表团下设城建、房地产、体育、文化、教育、工业、海洋等19个分团。马怀远注意到,房地产代表团主要以大方房地产为主,重点推介棚户区"难民部落"改造项目。效果图做得很漂亮,气势恢宏。他发现,太阳广场、高档住宅区、金融商务区依然存在。

    关于布展工作,张牧臣很内行地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临海市和南方的这个城市,相距5000多公里,展品运输显得有些困难。张牧臣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海、陆、空"一起上。市政府组织1000台大型运输车队,提前一个星期起运各种展品和物资。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提前一个星期到位,亲自挂帅组织布展等各项工作。总之,这次招商推介是全市的中心工作,要排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张牧臣强调,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各区市县及相关企事业的要求是一贯的、刚性的。对干部的提拔使用,坚持把招商活动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对表现突出者,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破格提拔重用、及时提拔重用;对工作不积极、不负责任、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要进行批评,情节严重的采取必要的组织处理措施。

    作为协调会议的组织者,马怀远要最后讲话,对筹备工作提提要求。讲话前,他感到很为难。这次赴外地招商推介活动,是年初确定的,在他没到任前便开始筹备。对这类"大呼隆"活动,马怀远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这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活动,是不符合临海市实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劳民伤财、没有多大实际效果的典型的形式主义。这么庞大的招商推介队伍,不仅牵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也十分惊人。粗略统计,2000多人的招商推介大军,吃住行及展览活动费用,加起来需要支出一亿多元。每年两次,各级财政支出达到几亿元,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被占用和浪费了,作为市长,他十分心疼。但是,他明显感到,在郭醒世的长期坚持下,这一招商推介活动,已成为一项传统的政治活动。如果现在出面反对和制止无疑将把他与郭醒世的分歧公开化,影响到全市的稳定。可是,如果随波逐流,则是一种同流合污的不负责任态度。因此,马怀远决定采取"修正主义"的态度,逐步扭转这一临海市已经形成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以期在适当时机使这一不切实际、单纯追求影响的活动寿终正寝。

    马怀远正准备讲话,一位县长提出招商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张牧臣鄙视地看了看那位县长,斥责道:"自己的经自己念!"

    "我们县财政困难,确实没有咒念了!"

    "老办法,老办法!"

    张牧臣说的老办法,就是挪用其他经费,马怀远心里清楚。早就有人向他反映,为了满足郭醒世的"高标准"、"高层次"要求,一些县区干部万般无奈,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有的甚至违反纪律动用"社保资金"。但是,窟窿越来越大,县区干部们都后怕。

    马怀远同情地看了那位县长一眼,开始讲话。

    "同志们,这次赴南方招商推介活动的筹备工作,大家做了许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我没有什么意见。"马怀远讲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南方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长三角、珠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我的意见是,我们这次组团前去招商推介,重点应该学习人家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比如,因受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很多现实困难。在困难面前,人家抓住机遇,率先转型,成功地实现了突围,保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我们市里的代表团和各分团,去的都是主要领导,要把他们的经验真正学到手。要把人家心里的、兜里的真经学来,不虚此行。二是,要认真研究两地企业和产业的特点,选择一批企业去和那里的企业对接。能吸引他们的企业来改造我们的企业更好,吸引不来的,我们也要把我们的企业敲锣打鼓嫁过去。哪怕这次去,促成10对婚姻,我们也算实实在在做了些实事,没有空手而归。我们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各级都在内,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钱来得也不容易,一分一厘同样是血汗钱。我们既不要浪费一分一厘,同时也要花得值,花得有效益,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马怀远的一番话,虽然没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一些在场的领导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面相觑。与会者毕竟不是等闲之辈,都是部门、地区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他们感受到了马怀远"新政"的点滴信息。那就是,马怀远深思熟虑的,是切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使临海市经济脱困,是为全市经济的长远发展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