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节:进攻加尔各答

目录: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 作者:过街鼠|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不舒服归不舒服,仔细一想,哈桑莫尔感觉到徐汉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如果这个时候向印度军队发起远程炮火打击,很容易被对方侦测出自己炮兵集群的具体方位,进而受到印度人疯狂的打击,从而丧失战场主动性。

    再说了,打仗有时候就像是做买卖,要多计算一下投入和产出比。同样是一通炮弹,是等印度人部队集中通过时给他一下好,还是在还不见印度部队人影时来一下好,傻瓜都会选择前者。

    尚德接到命令后,只得安排自己的士兵,在远离莫奈镇中心的山坡树林中等候,他自己带着几名士兵,隐蔽着继续观察印度人的举动。

    经过初始阶段的试探,没有发现巴基斯坦军队的破坏。印度工程兵的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了。大功率铲车,不停的把各种建筑物垃圾,往被坦克、装甲车还有数不清的印度士兵死尸堆积那条镇中心马路上推,一层堆一层,一层压一层,渐渐的,尸体看不见了,坦克履带消失了,坦克炮塔被埋没了,几个小时的轮番作业,印度工程兵,硬是用各种被炸毁的建筑废弃物,堆积出一条宽约七米,长可贯通莫奈镇的一条新的穿城通道。

    在现代机械化作业面前,几乎很少有不可能的事!印度工程兵,这一次,也算是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重型工程机械在整个路面上来回走了两趟,检验出这条临时便道,具备印度部队重型坦克通过的承载力后,几公里外的印度后续装甲部队,开始向前推进了。

    这一次,印度人学精明了。

    mBA—cn装甲车在前方开道,后续跟进部队,保持着一定的间隔,缓慢推进。前方侦察部队一旦发现什么风吹草动,整支印度军队会立刻做出战术调整,后队变前队迅速脱离接触,避免被击中消灭的厄运。

    看到印度军队这种有针对性的战术调整,尚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明白,为什么上级迟迟不下达炮击计划。

    一个营的兵力过去了,一个团的兵力走完了,当印度军队的重型装甲步兵团,准备登上前进的征程,踏上那条用人体血肉、建筑物废墟和装甲武器构建的那条大道式,盼望已久的巴基斯坦军队的攻击,终于来了。

    不过,让人吃惊的是,同样是打炮,巴基斯坦炮兵们的射技并不比印度人差多少,同样的招招毙命。

    刚刚被铺设好了投入使用还没有来得及用水泥那条废渣路,顿时,被铺天盖地的炮弹所笼罩,尘烟消退后,刚才还通行无阻的便道,这一次更是难逃大劫,基本上又被巴基斯坦军队,用炮弹打回了原形。原本隆起的高出整个镇区一截的高坝似地临时‘公路’,被猛烈的炮火炸得千疮百孔,有些路面,甚至恢复到起初的模样。

    道路被毁了,道路上的车辆能好到哪去?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炮击,有些反映快速的坦克驾驶员,迅速利用t—28坦克强悍的短距冲刺能力和优异的爬坡性能,直接从隆起的高坝式公路上的两边冲了下去,远离了炮弹轰炸密集区。

    许多坦克和装甲车看到这种情形,也想跟着学,可惜病急乱投医,他们没有注意到冲坡成功的坦克,在冲坡之前,都将自己的坦克炮炮管高高扬起,避免了冲坡过程中,炮管形成的阻力。

    那些没有将炮管竖起的坦克,冲坡的最后结果不是翻车,就是把炮管顶弯了,就此失去了战斗力……

    最可怜的是那些步兵。装甲车里不能呆,一颗重型炮弹砸下来,装甲车基本报废,里面的人员能活下来的绝对不会多余一两个。

    往野地里跑生存的机会也不见得强到哪里去。许多侥幸逃出死亡炮弹追击的印度士兵,刚找到自己的藏身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颗致命的子弹,往往会在炮弹的巨响背景下,悄无声息的钻进他们的要害部位,让他们当场毙命!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巴基斯坦军队这种阻击手配合炮弹袭击的新战法,让印度士兵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了。

    第一轮炮击结束后,哈桑莫尔团长命令炮兵迅速转移。

    现代战争中,发现即摧毁的高强度对抗,让每一个人,每一支部队都不可能处于打了别人却不用担心对方还手的绝对优势!

    印度人的侦察卫星不多,空间作战能力有限,但是,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谁知道美国人会在什么时候在背地里帮印度人一下。

    战争状态下,只要美国人对印度人实施战场资源信息共享,印度人的战斗力就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而且,这种军事合作,除了合作双方心知肚明外,第三方很难抓住把柄予以指责!

    获悉东巴基斯坦发生战争的消息后,美国人的监控卫星立刻进行空间变轨,将侦测范围锁定在东巴基斯坦区域,在实行卫星变轨时,美国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侦察卫星下方,一颗不明国籍的微型伴飞式卫星,同时改变了飞行轨迹,向该区域转移。

    挨了揍不还手不是印度人的性格。第一时间,印度人就调出整个战区的卫星资料图像,准备对在该区域活动的巴基斯坦军队,实施报复,但是,接收到的美国间谍卫星发回的图像,模糊一片,根本分辨不出任何信息。相反,美国人自己的卫星图片,却没有这种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双方的情报分析人员和技术人员,检查了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没有发现问题。这更让他们迷惑了。

    在卫星图像不能保证时时清晰传输的情况下,印度人提出要求,希望美国人在接收到卫星时时图像之后,把这些图像电传给印度情报分析人员,让他们在分析出结果后,对巴基斯坦军队进行精确打击。

    美国人权衡良久,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

    卫星图像的数据链太长,传输过程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在传输过程中,被中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情报人员获悉,一旦捅出去,那将是一场严重的外交风波,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极其恶劣!这种危害,是美国人难以承受的。

    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险。

    现在,毕竟不是几十年前,美国人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年代了。当惯了老大的美国人,在慢慢熟悉和适应当老二的角色和感受。

    美国人虽说不能将最新的间谍卫星图片发给印度人,但是,他们还是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将对印度的gps信号传输等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所谓的提高一个数量级的,只是指对目标的定位等级,更加精准了些,如果不能锁定目标,就是将数量等级提高千倍,也没有实际意义。更主要的是,通过多年的摸索,各个国家都有了一套成熟的对抗和干扰gps信号的技术手段,美国人对于印度人的所谓的这种办法,在实际运用上,没有任何意义。

    找不到目标,总不能对着天胡乱的射一通吧,这毕竟不是男人性苦闷时,随便对着哪个目标打手枪就可以解决的事。

    印度,加尔各答市。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这个城市,已经从以往的战争的阴影中走出,以一个崭新的面貌示人。明亮的街景,干净的街道,林立的高楼,时时处处显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

    信心满满的印度人,甚至提出要在今后的二十年时间内,将加尔各答市建成超越上海的国际经融中心。印度人提出这个宏大口号时,没有想过,自己在二三十年前,对于孟买的建设构想时,就已经提出过这种类似的景愿。可惜,几十年过去了,上海还是上海,孟买依然还是当初的孟买。

    在和平安宁的气氛中生活了多年,加尔各答城的印度百姓,早已经忘记了战争的恐怖和硝烟的刺鼻。

    即便是发生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对于东巴基斯坦的战争,在这座城市的百姓心目中,依然没有产生什么波澜,更谈不上震撼。

    入夜时分,街景依然美丽。伴着细细的夜风,在海岸边散步的恋人和老人,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的脚步已经逼近。

    忽然,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将所有的人们惊醒。但是,多年已经没有被这种凄厉的叫声惊扰的加尔各答市民,并没有采取相应的避险举动,直到声音越来越紧急越来越加快频率,所有的人才意识到,这不是在演习。

    突然熄灭的城市灯火,更是让这个城市的居民认识到,危险真的已经来临。

    酝酿已久的雷霆风暴计划,随着这一声声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正式拉起了大幕。

    数十架jh11战斗轰炸机,在j—14型战斗机的护航下,突破印度设立在印巴边境线上的防空网,开始向加尔各答市逼近。在这群空中秃鹰的身后,是印度防空阵地上,千疮百孔的身影。

    对于自己经济发达地区,印度防空力量一直很强,但是,多年疏于战阵,再加上前线节节胜利的消息,让印度防空力量,忽略了随时降临的危险。

    当一架电子战飞机从位于吉大港的空军基地起飞,悄然逼近边境线时,印度人才开始警觉,但是,这个时候,采取反制手段已经晚了。电子战飞机上,强大的电子压制力量,让印度边境防空火力的雷达和通讯设备的显示屏上,出现了大面积的雪花和不断滚动的条纹波。没有雷达指示目标的情况下,再高级的防空导弹,都只是高级玩具而已。

    电子战飞机取得空中电磁优势的同时,巴基斯坦空军的各种作战飞机,快速升空了。在空中完成编队集结后,数十架飞机,带着死神的气息,奔向既定的目标,加尔各答市。

    留下部分飞机,对印度人的防空阵地,实施轮番侵犯,其余的飞机,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缠,直飞加尔各答市。

    面对着一枚枚向点炮仗的导火索样的精确制导炸弹,一枚枚耸立的防空导弹发射架,如同儿童们节日期间玩耍的鞭炮玩具,冒了一团火光后,紧接着就是一声声剧烈的爆炸,浓烟在夜幕中很难看到,但是烈焰,特别是液态助推剂燃烧时发出的耀眼的光芒,是任何视线都难以回避的。

    此时此刻,印度士兵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曾经被他们蹂躏的巴基斯坦妇女,当**不可能抗拒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忍受当享受。印度士兵,正在经历着这种由享受到忍受的角色转换!

    加尔各答市,除了是印度东部最大的港口城市,经融中心,在军事上,也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他是印度东部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印度海军重要的补给中心。巴基斯坦空军这一次突袭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敲掉印度军队在该市的所有的军事设施,兵营、仓库、机场、后勤补给中心等。每一名巴基斯坦空军飞机驾驶员的手中,都拿到一份自己攻击目标的坐标方位图。电子地图上的每一个闪亮的红色亮点,都是他们的打击对象。

    作为唯一的一支在和印度军队数次交手中,保持着优胜战绩的军种,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们,有足够的骄傲资本。在自身装备处于劣势时,他们能取得胜利,在装备技术处于优势时,这种胜利,应该来得更为容易。

    空中预警机,发出了警告,印度飞机已经升空,前来拦截,第一波次大约来了三十余架。基本和巴基斯坦护航战斗机的规模相当。

    接到警告后,j—14飞机立刻拉升,调整好机位,抢占有利的出击方位,准备迎击印度空军的f—35飞机编队。

    印度空军的武器搭配,一直以来受到军事界专家的病垢。防空系统采用的是俄式装备,作战飞机却是以美国飞机为主,附带着装备一些低性能的俄式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这种混合搭配,如何解决不同武器系统兼容性的问题,一直是军事专家感到费解的地方。后来,通过实战检验才知道。

    为了解决这两种武器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印度人采取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办法。在战斗机升空时,防空作战系统关闭。防空系统开启时,飞机只能停在机库里!这种还未开战就自残一臂的蠢办法,印度空军,居然延续了多年,依然没有想到改进的办法。

    这和几十年前,就已经解决了东西方武器系统互不兼容性问题的中**队,简直有云壤之别。

    中**队不但解决了两种武器系统的兼容性,而且在武器的通用性上,有了大踏步的飞跃,这种将东西方武器系统兼收并去,吸纳各自精华自成一体的武器研制方式,使中式武器系统,在世界各地的使用,基本实现了不受限制。

    进攻加尔各答市的战斗,首先在空中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