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悲中悲悲中永结缘 喜中喜喜里恒憬远(4)

目录:红楼梦林黛玉续传—水润珠华| 作者:冰络| 类别:都市言情

    以下是:<strong></strong>为你提供的《红楼梦林黛玉续传—水润珠华》小说(红楼梦林黛玉续传—水润珠华 第二十一章 悲中悲悲中永结缘 喜中喜喜里恒憬远(4))正文,敬请欣赏!</br></br>最新阅读请到韵竹将椅子端到床前请泰和坐。黛玉微责道:“小妮子没见识,二奶奶这身子如何坐得?凉着了,是你赔得的?”

    傲菊与疏梅抬了那边的绣榻过来,笑道:“二奶奶坐这个吧。厚毡锦褥,既暄和又温暖呢。”

    泰和谢了坐坐下来。黛玉侧身说道:“二奶奶便宜些。这里无有外人,咱们娘母子不讲那些规矩。你身子虚弱,强走到这里,必是乏了,尽管歪着,好说话。”

    灵川从郑嬷嬷手上接过小灵澈走到泰和近前,说道:“瞧瞧五弟,与四弟不同呢。”

    泰和接过灵澈,小家伙眉目唇角之间颇似灵赜,两眼紧闭,双唇微合,五官仿佛经过打磨一样的精致,一张小脸,雪团似的。遂笑道:“五弟与四弟一般无二,怎的不同?想来小孩子还没有长,生来都是一般,到大时方有不同。自家兄弟更是相像,元儿、衿儿与颜儿小时也是一样的。父皇说我生时与敏王爷小时长得甚似。枳”

    灵川道:“四弟顽劣淘气,即使睡着,貌似安静,可神情里总透着湍水急流、柴燃烈焰的劲头。五弟不同,你瞧他眉宇安闲,气度沉静,神情之间颇有远意,

    仿佛微曦晨雾中微露形容的远山秀水,目视可见,而又予人邈远难及之感。”

    黛玉道:“你做哥哥的赞弟弟,也有个分寸。他刚出娘胎,又如何说得上气度二字?振”

    泰和起身抱着灵澈走到床前俯身给黛玉看,说道:“经二爷一说,细品五弟,神情确然似藏在破晓微光之中的山水一般,宁谧安和,像是在等着从沉睡中苏醒似的。比四弟安静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泰和说灵赜,灵赜就进来了。看到母亲、兄嫂围着婴儿看,走上前来伸手就推,唬得黛玉神情变色一下子坐起来,泰和忙将灵澈抱起。灵川一把将灵赜抱住。黛玉怒道:“赜儿恁的胡闹?弟弟如此幼弱,如何禁得?”

    灵川道:“母亲勿恼,弟弟小呢,他如何懂得厉害干系?”

    灵赜被母亲激烈的反应吓住了,也没有挣脱哥哥,只一双眼睛怔怔盯着黛玉。

    灵川对怀中的灵赜道:“四弟,昨日英王府送来两只云雀,叫得动听,鸾儿、颜儿在那里玩得热闹,四弟不去看看,怕是明日有他两个说嘴的。”

    灵赜默不作声,只嘟着嘴看黛玉。黛玉心头一软,伸手说道:“到这里坐一会儿,吃些东西再去,不许欺负弟弟。”

    灵川将灵赜放到黛玉身边,黛玉为他整整衣服,说道:“这一日也不知道哪里淘气去了,弄得一身灰。跟着的老婆丫头又不见了。”

    幽兰出去叫道:“曼芯妹子,为四爷拿件干净衣衫来。”

    周嬷嬷走到泰和面前,说道:“二奶奶歇歇,将五爷给老奴吧。”泰和将灵澈递到周嬷嬷手里,轻声道:“可要看住了,四爷小,只要专宠,不知轻重,做事又没深浅,伤着点,可不是玩的。”

    周嬷嬷连声道:“老奴理会的。”

    曼芯拿进灵赜的衣服,韵竹端来一盆水,为灵赜洗头脸,换衣服。疏梅扶黛玉躺下:“王妃快躺下歇着吧,有个差池,王爷回来要人命的。”泰和道:“王爷平日都在府中,怎的今日不在?”

    黛玉道:“今日宫中有些事情,圣上临时召见的,偏偏这时候,这小家伙等不得——时候不早了,二奶奶还虚,回去歇着吧,身子的事,含混不得。川儿,你也去吧,一会儿你父亲回来,或有事情吩咐。”

    灵川与泰和知道黛玉将养为好,便施礼道:“是。母亲歇息,孩儿告退。”

    二人刚出正房门,水溶、灵岳、付钰转过上善堂后的影壁走进来。泰和见他三人都朝服大装,心内一愣,何事三人同时入宫?付钰见状,上前说道:“二奶奶身子可是硬铮些,怎的出来了,受了风,可不是玩的。”

    泰和道:“今日日朗风清,无妨碍的。且想看看五弟,就过来了。”

    五弟?水溶、灵岳、付钰三人一震,灵川道:“适才母亲诞下弟弟,好着呢。”

    那三人听了,也不顾与他夫妻答话,急步入房。泰和看了看灵川,不知二人该走还是该留。灵川微微一笑,道:“父亲与母亲必有私房话说,我们在此碍手碍眼的,回去吧。”秀娥在后面跟着他夫妻往回走。

    泰和边走边问道:“奇了,宫中何事,连大奶奶都需去,闹得府中无人?”

    灵川道:“必是德妃娘娘想见大奶奶,召进宫中去了。”

    泰和暗思,宫中并非随时都可宣召眷属入宫的,既是宣召必有要事。遂回头对秀娥道:“你回去探听一番,宫中何事。”

    秀娥转身回去。

    泰和又道:“这等日子,郡主怎未来栎园?”

    灵川道:“那丫头必是还不知吧。”

    泰和道:“郡主平日是长在栎园的。这在寺院参了回佛,竟学得禅寂起来。也是,我们那边与王妃这里都有事,大奶奶为府中事务奔忙不暇,都忽略了她,她回来,亦未为她接风,她必有冷落之叹。我们去看看她如何?”

    “你身子还未恢复,今日出来得恁长时日,必也乏了,明日再去看她也是一样的。”

    “今日身子还好,未有疲累之感,去巽风楼也不远。”

    灵川见她执意要去,笑道:“你们姑嫂情上倒好。”

    “那是。我们悄悄上去,看看那丫头在干什么,是坐禅打寂,还是望远凝思。”灵川携着泰和悄然上楼,走至屏风前止步,刚要探头往里张望。就听到惠风说:“郡主,不可以的。现在宫中、府中都有大事。王爷、大爷、二爷忙得不可开交。必不能陪郡主出去的。”

    “不用他们陪,有你们就够了。我一定要找到秦忠和秦艳儿父女,问问他,我和敏王救了他们,因何恩将仇报,反污我和敏王。”

    “郡主,那等事有何要紧?王爷、王妃都知道郡主是委屈的。敏王爷也未受深责,只是在家反省。郡主也就罢了吧,犯不着和那等小人置气。”

    “可是肃妃娘娘却因此薨逝。他们污人清白也就罢了,连带人命,我岂能饶他?”几日来灵烟悲不能胜,愈思愈恼,推本溯源,罪魁祸首是那父女俩,因而兴起要将事情查个一清二楚的念头。

    泰和轰地一下,脑中一片空白,只愣愣地瞧着灵川。“泰和,泰和。”灵川急叫。

    屋中听到动静,赶紧出来。“二哥。”“二奶奶。”惠风赶忙帮灵川扶住摇摇欲倒的泰和。

    “烟儿,帮我把你二嫂送回去。”灵川怕灵烟真出去惹下什么事端,找借口绊住灵烟。灵烟懊悔不及,忙扶了泰和下楼。

    尚清宫一片素白,肃妃已经入殓,棺椁停在前殿,延晟披麻戴孝跪于旁边。因以皇后身份治丧,其他嫔妃、诸皇子亦一身重孝在此守灵。皇上上了香火,坐于旁边椅上默想25年来的夫妻种种。“皇上。”徐庆疾步而进,“舜慈公主、平遥王、水郡主宫门请旨要祭奠皇后。”

    “灵川那小子怎么搞的,如何能让泰和知道?”

    “这,这……”徐庆嗫嚅着不知怎么回答。

    “罢了,让他们进来吧。”皇上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总得让她知道。

    “母后。”泰和一进来没有拜见皇上先哭倒灵前。诸妃、皇子们忙上前扶起劝慰。在一旁的灵川反而插不上去。

    “罢了,泰和,母后怕你伤心坏了身子才不让告诉你,若你悲伤不了,你母后走得必不安稳。死者亦已,让她安心些。”

    “父皇。”泰和哭拜于地。德妃端来香火:“泰和,给母后上柱香,皇后芳魂不远,必能知道你来。”

    泰和上了香火,回头寻找:“人呢?”

    “泰和,找谁?”德妃诧异。

    “郡主。”

    “刚才是说有郡主请旨,郡主呢?”皇上回头问徐庆。

    “郡主带着孩子,奴才怕孩子小着了风寒,就让他们到偏殿候着去了。”

    “孩子?”

    “公主想让皇后看看外孙,就带了来。郡主在看着。”灵川回答道。

    “快宣,小小婴孩如何禁得,真是胡闹。”

    徐庆连忙出去宣旨。片刻工夫,灵烟一手牵着伯颜一手抱着兰衿走进来,徐庆抱着伯元跟在后面。两个婴儿包在襁褓中。

    泰和扯过伯颜:“颜儿,给外祖母上香。”伯颜听话地拿起香,德妃给点着了,小家伙像模像样地望空拜了三拜,由德妃抱着将香***香炉之后,又跪地拜了三拜,祝祷:“外祖母西去,必有阿弥陀佛接引,一路上有菩萨护佑,外祖母脚踏莲花,一路走好,早入净土。”小小孩儿却将这几句话说得清清楚楚。

    “这是谁教的?”皇上坐在一旁问。

    “自是听过别人这么说,就学会了。伯颜真是聪明。”惠妃抱过伯颜递给皇上。皇上接了抱在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