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心&写字

目录:穿越红楼之庶子的奋斗| 作者:六如郡| 类别:历史军事

    贾环见宝玉都烧糊涂了,也不敢多留,遂向伺候的丫头子们问了一下大致情况,就抬脚走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谁知到赵姨娘的东院里,却见赵长寿正跟着如意儿小声嘀咕什么。“不用了,屋里冷,脱了倒是怕凉。”对迎上来要替他脱外衣的如意儿道,且问道:“你跟寿哥儿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如意不过是刮了刮脸道:“好好爷儿,念书倒念出几句村话了。瞧怕寿哥儿都臊着了。”

    长寿真的脸红了,想了一会开口道:“我才从大灶上过来,好多人挨管灶的骂呢,说是还要扣两个月的银米。”

    “为了什么得了不是?”贾环倒是奇怪了,虽然赵马氏在灶上,赵姨娘娘儿母的却是说不上话的,况且长寿表哥最少那这样的事情烦他。

    “原是老太太发的话,道是伺候不周,送往外书房的饭菜冷了。”长寿见表弟还是一副什么不懂得样子,挠挠头道:“听跟二爷的人说,宝二爷用了冷饭才病的,送饭的人都挨了板子呢。”

    原来是担心自己有没有凉着,贾环忍不住笑了:“我也是吃了的,还好。二哥哥原是单薄些的。”原来宝玉早上起得晚了,早饭没好生吃,等到中午身体也不自在,随便用了几口,估计倒是饿的呢——当然这话不能给长寿说的。于是向他解释道,“我让小幺儿把饭菜放到烤火的炉子上温个一刻钟,自然就热乎了。”

    “莫非你往日用的饭都是这般弄?”长寿听他说得轻巧,显然不是一回两回做这个的,联想到刚才如意说的“我们这里,还不是这么着。哪个算上牌子的人了”等语,抱着他的肩膀道,“我阿娘就在灶上,我也平日无事的,你怎就不提一声?”原来长寿虽也在这边吃过饭,可那时往往是与他关系较好的小厮送的,故饭菜还是可以的。

    “原不是什么大事,没得教人说张狂,”前世没吃的时候也有,加上从不拿贾府当家看的,贾环只认为太过大惊小怪,“冬日里饭菜本来就这么着。”反正有的吃就行。

    长寿几不曾流下泪来,跺跺脚红着眼睛跑开了。

    却说贾环每日下学必去看宝玉的,病情开始有些反复,第三日上就慢慢好了。这天王夫子病了,正放假一天。贾环便趁着上午太阳好的时候走过去,一进去就暖和的打个哆嗦,却见年约五六岁着红衣服的女孩正给宝玉梳辫子呢。

    宝玉此时眯着眼睛挺享受的,觉着人来了,抬眼道:“环儿来了,坐。”且叫珍珠奉茶。

    那红衣服的白了贾环一眼,道:“艾哥哥,你瞧瞧今儿这么梳可看得?”

    贾环自然知道自己是多余的,请了二哥安,问了史家姐姐好:“二哥哥和云姐姐先忙,我去瞧瞧三姐姐他们。”

    宝玉口道生受,且道:“待会子过来一趟,我有话说。”

    所谓看探春不过是个溜走的借口,此时倒不好不去了,磨叽了一会又到贾宝玉房里,已是近晌午了,见宝玉寻了各色借口打发了众人下去,还道是什么机密话呢。

    宝玉却扭扭捏捏了半天,才说道:“环兄弟,我这几日总是不自在。”

    “珍珠不是说二哥哥已大安了吗?”贾环大奇,心想莫非是想接着逃学,道“不如回来老太太,再寻个太医?”

    “不是。”宝玉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是想,老爷常要我们念书,书里都是对的吗?”

    果然是补天的石头啊,这么小就悟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了,口里自然是:“大概是吧?”悄悄地问道:“环儿,我今日常听见太太跟彩云他们说家里光景不如先前。我想着,老太太常赏我菜吃,老爷会不会知道?环兄弟,你说老爷会不会恼了,埋了我?”说到后来带了哭腔。

    贾宝玉这阵子常梦到太太不在了,取个后妈,老爷打自己,要不然就是家里没钱了,老爷和太太商量埋了自己。心里有事,偏不能讲出来。长辈不能告诉,丫头们都是长辈派过来的。宝玉其实还算是好的,也想着不能跟姐姐妹妹添烦。贾琏大一些,最爱同外面的人走狗斗鸡的玩,哪里耐烦理宝玉?每次过来看兄弟倒是应个景儿。贾环虽不是一母的,究竟是亲兄弟,也不常跟人来往,不会告诉别人的。

    贾环拍着宝玉的背给他顺气,心里想着王夫子那死老头真该死。当初那老头为了提高学习兴趣,专门拿了连环画来。贾环见上面写着《二十四孝画图》心里就犯恶心,看都没看。靠,让老子对贾母、王夫人二十四孝,老子不如死了了事。

    其实他要是给了书本,小孩子看不懂也就罢了。偏偏宝玉是个爱学习的,又看了图画花花绿绿的,就非常认真的看一遍。小孩的联想很丰富的,宝玉将自己代入到里面跟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小孩子当中,然后悲剧了。

    二十四孝里面,很有一些讲父亲后母凶残无比,然而儿子孝顺到极点的变态故事。用先贤的话说,就是父母慈爱儿子孝顺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父母亲不可理喻的时候仍然能够尽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子。官方价值观一致宣传,父母生养子女,是一种永远无法回报的恩德,而子女无论如何对父母孝顺,都是本分。所以,当父母是神经病、偏心鬼的时候,正是考验孝子们品行的时候。

    对宝玉冲击最大的就是郭巨埋儿的变态爹。话说郭巨家有一个老娘、老婆、郭巨、郭巨儿子四口。粮食不够吃,做奶奶的疼爱孙子,就把好吃的给孙子吃。郭巨这个变态孝子就不爽了“反正儿子以后可以生N个,我老娘只有一个。不如把你这浪费粮食的小货给埋了,省下好吃的养爹妈”。当然,变态老爹在挖埋儿子的坑时,挖了一大罐金子,HE。

    宝玉认得的字有限,只看得懂,奶奶给孙子吃东西,然后老爹埋了儿子。宝宝当然联想得到那天天嫌弃自己只吃闲饭的老爹和偏心自己的儿子,他可不敢确定老爹挖坑的时候能不能挖到金子,然后……

    总不能直接说愚孝是不对的,贾环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能说一些“老爷和老太太一般疼你”的话,然后无语。

    好在玻璃进来了,笑着道:“老太太说了,宝玉还没好利索,不用一起吃了。今儿仍把饭摆在这里呢。”且指着道“这碗汤是老太太特意吩咐小厨房做的。这个春笋尖是大太太那边孝顺的,老太太赏给二爷吃。”

    宝玉脸有点发白,也不像素日里那般伶牙俐齿的,抓着贾环的那只手冷的惊人。一帮子丫头仆妇连忙上前摆饭摆菜,又退下去了,只剩珍珠并另一个小丫头留下布菜。

    因为担心表弟冷菜吃坏了肚子,长寿天天特意讨了给贾环处送饭的差事。贾环虽觉得没必要,也不忍拂了他的意,故从不在外面吃饭的——当然,也没有人留他吃饭倒是真的。 此刻见到开饭了就想回去,宝玉只抓着他的手不放,道:“吃了饭再说”。贾环坚决推辞了,才慢慢走回来。

    回来果然长寿已等了,望着他回来,就把汤饭从保暖的套子里取出来,还是热腾腾的。恰好屋里没人,于是兄弟二人一起用了饭。

    贾环趁着午后天气凉快,刚好取出字帖来写字。若说念书占着心理年龄的便宜,贾环的毛笔字简直是糟糕透了。前世本来只先用柴火棍后用钢笔写,字尚且丑的不行,如今换了毛笔,拿都拿不稳,写得粗的粗,细的细,深的深,浅的浅。又听夫子说科场上,字是极关键的,只有费时苦练了。

    其实要就贾环的生理年龄来说,字写的还在中上。问题是一来贾环在这家里住的极为不乐,又想贾府必然败的,因此想尽早考个功名,自立门户,二来是周围的孩子都太天才了,贾琏不愁工作问题,自然不急,宝玉的字是元春手把手教的,也不错,就是长寿不怎么练字的,也写得极稳,只贾环的差些,不想被小毛孩子比下去,只有好好写。

    写完三张纸,太阳也斜了,贾环唤桃红收了去(他倒是想扔的,可他便宜老爹要当作业检查,只好留着丢脸),凑过去看长寿写的,果然被打击到内伤,却又笑着道:“寿哥儿,我瞧你这字,比我二哥哥的还好呢。不如我回了老爷,你跟我们一起学算了。”

    “我又不能进场的,念了也百念。阿娘说啊,开来年跟钱家姨爹学记账,也是好的。”虽然喜欢念书,长寿没忘记身在奴籍是不能考试的,只是想到领了差事就不能常到前面来看表弟,也难免不乐。

    想到长寿念书还算过得去了,却一辈子翻不了身,却是焦心,贾环免不了存下心事,却将话岔开。

    不过学艺的事也不急在一时,于是一日三餐,还是长寿送到书房或院里。贾环吃的好了,面色也红润,长高了不少,他很满意。

    这天,又逢放假,贾环去王夫人那里请安毕,只准备抬腿走人的。王夫人却道:“环儿且回来。”让他坐下了,只先叫人拿果子茶给他吃,和颜悦色的问他吃的用的身体如何学里功课紧不紧之类的闲话,且让金钏儿拿出一个玉连环来,笑着向他道:“你舅母前日送了过来的,我想着宝玉已是有了的,这个你先拿着玩罢。”

    无事献殷勤。贾环紧张的毫毛都竖起来了,站起来道谢,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见他手足无措的样子,王夫人道:“一个玩意儿而已,值什么?你虽不在我面前养的,我心里也是一样的疼。前儿听老爷赞你书念得好,我也是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