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新妇进门

目录:画堂秀| 作者:西琳儿| 类别:历史军事

    燕国大长公主进宫去两天之后的那天夜里,姿英又过来了一趟,她看上去脸庞消瘦了足足有一圈。

    “父亲刚才过来告诉了我,明日可以安排二婶婶的葬仪了。”

    “那祖母知道这个消息了吗?”

    “还不知道,父亲说,明日一早,他会亲自过祥寿堂那边,前去告知祖母的。”

    这件事情,姿兰没有敢对高太夫人说明,一来是她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内情,就算是想要说清楚,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二来是她不想淌进这趟浑水里面去,尽管燕国大长公主正在设计把她给拉进去。

    可是,姿兰还不能够搞清楚,燕国大长公主,为何一定要想着把她给拉进去?

    徐氏的丧事办得很是简单,整个过程之中,只有如今在高府里的人参加,就连她的娘家人,都没有见到有一个人过来露面。

    甚至高怀亮,竟然也没有来得及赶回来,就连书信都没有一封。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姿兰不得而知,府里也没有人提起。

    姿兰和徐氏只见过两次面,两个人说过的话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句。

    徐氏,虽说死得很蹊跷很莫名,可是,也勾不起姿兰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高太夫人依旧慈祥的看护着她的孙子孙女;福喜园的修整工程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高怀德依旧上朝公干很是忙碌;燕国大长公主和姿柔时常会有信从宫中送出来,一切都平静而有序的继续向前发展。

    唯一有一次不同的事情,那就是高怀德独自一人去了一趟秋意馆,不仅看望了郑氏,还为她好好的训诫了一次那里的丫头婆子,使得那里的丫头婆子开始小心谨慎的办事,使得郑氏的日子比之前好过了很多,身体状况也渐渐有了起色,可以自由的下床走动了,还到福喜园来给高太夫人请了安,自然又顺带着到怀安轩,思乐居和清芬阁小坐了片刻。

    这是姿兰那天去外书房特意暗示高怀德的结果。

    郑氏本也不是个性子软弱可欺的,但是,却架不住那如山倒下来的疾病缠身,如今这般,她也算是可以趁此机会喘一口气了,过了这一关,以后的日子,姿兰就不用太替她担心了。

    就调理几个丫头婆子这样的事情,郑氏应该还不会因此而捉襟见肘。

    席太医一直都没有在能够在高府露面,他和所有的太医一样,全都被留宿在宫中待命。

    就这样,太后娘娘在卧床不起一个月之后,被宣布病危,京城里所有的有皇封品级的贵夫人全都被允准进宫探视,不过,没有几个人真正见到了太后的金面。

    高太夫人也拄着御赐的龙头拐杖进了一次宫,那一天,她直到酉时三刻才坐着马车回府,随同一起回来的,还有燕国大长公主和姿柔。

    在燕国大长公主的仪仗和高太夫人的车驾前面,还有一个穿着一身大红喜服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在头前开道,那人便是高府的二老爷高怀亮。

    在那长长的仪仗和车驾后面,还有一抬大红喜轿,喜轿边上跟着的那些个丫头婆子,一看就知道,她们该都是从宫里出来的,那行为举止规矩得挑不出一丝的毛病,就连衣裳也是各自都有不同的规制的。

    燕国大长公主这回进宫去住了一个多月,再回来的时候,看着神清气爽的,精神头好了许多,原本就明丽的脸庞更是添上了不少的光彩,看来,她这次进宫该是把想要办的事情都给办成了。

    而且,燕国大长公主和姿柔的身边,还添了不少的生面孔,看那装束和神情举止,一看就知道不是刚从市井集市间买来的,那就该是从宫里面带回来的。

    既是从宫里面带回来的,那么便就是太后娘娘或者是皇后娘娘赐下来。

    得到燕国大长公主回府的消息,高怀德带着阖府众人迎到府门口,在那里行了君臣大礼之后,才簇拥着回了栖凤庭。

    到了栖凤庭,燕国大长公主一刻都没有闲着,吩咐留下那些个丫头婆子在院子里待命之后,就带着众人直奔延德堂大厅。

    高太夫人虽是这府里的长辈,但是,却还是架不住燕国大长公主的身份,劳累奔波了整整一日,还是只能跟着一同往延德堂去。

    延德堂大厅的两边,早就摆好了一长溜的锦垫高椅,到得堂上,燕国大长公主和高太夫人分别就坐于正中的上下主位,高怀德则坐在她们身侧的第一把椅子上,其余众人,均都按照辈分的大小,坐在那两排高椅上。

    “微臣参见公主。”

    众人分等级坐定身躯,一身大红喜服高怀亮的走进堂来,躬身给燕国大长公主行礼参拜。

    “臣妇拜见公主。”

    紧跟在高怀亮身后,款步走进延德堂的,是一个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女子,她的身上也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喜服,只头上并未见有大红色的盖头。

    “免礼。”燕国大长公主微微翕了翕两片薄唇,清亮的声音从那里面流泻而出,“二弟,你以后可得好好的疼惜弟媳,莫要忘了太后娘娘的嘱托。”

    这个女子,竟然是高怀亮新娶的妻室。

    徐氏的五七可还没有过呢,这才只有几天?高怀亮一直都没有照面,竟是因为在宫里面办了婚事,娶了新的妻房。

    因为太后娘娘病体沉重,最为女方的长辈,她想要见到这场婚事的举办,高怀亮就这样领了懿旨娶了眼前这位新的妻子。

    眼前的这位高府二夫人,今年二十七岁,是太后娘娘的娘家侄孙女,她的娘家姓杜,而且是一个新寡的孀妇,她的夫婿,三个月前才刚过世,她十五岁嫁进夫家,一直到如今都没有诞下一儿半女。

    作为男方长辈的高太夫人,今日原就是接了宫里送出来的密旨,进宫去参加这场婚礼的。

    当然,这些内幕,都是姿兰在事后才知道的。

    “是,微臣谨记公主教诲。”

    高怀亮又是恭敬的一个躬身抱拳,随后便携着那位新妇杜氏,移步走向高太夫人:“儿子携新妇杜氏,给母亲请安,请母亲接媳妇敬茶。”

    “起来吧,以后你可要好好的伺候二老爷,达信和姿嫣以后就尊你为母,以后母慈子孝,那便是我这老婆子乐意看见的。”

    高太夫人受了杜氏奉上的茶,从袖兜里取出一对碧玉镯子和一支赤金珠钗,笑吟吟的发在她手中托着的茶盘里。

    接下来,就是一番介绍和行礼,在厅堂上坐着的众人,包括严华清一家四口在内,全都依据着辈分和年龄依次认识了一遍,姿兰心里暗想着一个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的问题,真不知道这新妇杜氏,究竟可以记住多少人的姓名和面孔?要知道,她到现在可是尚还没有把人都给认全了呢。

    见礼已毕,高怀亮带着杜氏回后堂更衣梳洗,燕国大长公主早就吩咐厨房备办了两桌酒席,这会子一径摆上了延德堂的正厅。

    年长者一席,小辈们一席,凡是高府里可以坐上台面的正经主子,全都坐在席面上用餐。

    燕国大长公主那样子的对待徐氏,那其中也许是有别的不为人知的隐情,可是,她对严华清那一家人却好像很是宽松,这其中未必就没有什么说道。

    有燕国大长公主在场,就算有人想要放肆,那也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因此这席间的气氛也就显得有些沉闷,每个人,包括高怀亮和杜氏在内,全都低着头闷声吃菜喝汤,席面上不闻人语声,就连银筷瓷勺碰到碗碟也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丝毫响声来的。

    让姿兰感觉到有些纳闷的是姿柔,往常的她,总是从来不知道注意场合和时候的任意胡为,不管是在哪里,她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且一贯都是肆意的表现出自己的任性和娇纵。

    可是,今日的姿柔却完全的不同,她一直都表现出足够的隐忍,从回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随意说过一句话,眼下她吃东西的动作也显得很守规矩,虽说看着动作还有些生硬,但是,却已经有了一些大家闺秀该有的举止行径。

    姿兰还发现,姿柔的身后,如今站着的并不是原本常见到的那两个丫头,春燕和浅草,而是换成了一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人。

    从高府的大门口进来,这一路上,那妇人一直都一脸肃穆的跟在姿柔的身后,而原本她的那两个贴身丫头,春燕和浅草却只能离开一段小小的距离,跟在那妇人的身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新郎高怀亮给在场的几个长辈敬过酒之后,高太夫人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拄着龙头拐杖,一脸倦容的提前离席而去。

    高太夫人一走,燕国大长公主随即便站起身来:“今儿个大家高兴,随大家愿意玩到多晚,闹到多晚都行,只是千万不可闹过了头,我就不在这里碍大家的眼了,这一个月在太后娘娘的病榻前伺候,也真是有些累了,你们尽兴就行。”

    第二日一早,姿兰刚在房里喝了一小碗银耳莲子羹,燕国大长公主就派了人过来传话,叫她先去栖凤庭。

    网页一直都上不了,今儿个更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