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十章告假等候

目录:画堂秀| 作者:西琳儿|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百十章告假等候

    听到这个消息,姿兰倒也没有多大的吃惊,她只是静静的躺在软榻上,想着这个时候应该不用这么早就过去找赵元俨了,也许晚一些才可能碰得到他。

    对于宋朝的蛮夷侵扰,姿兰是知道一些的,她知道,整个宋朝从建立那一天起,就一直都同外夷的战争不断,因此也就造就了像杨业,杨六郎,杨家将;狄青;宗泽;韩世忠,梁红玉;陆文龙;文天祥;辛弃疾等等这样名垂青史的名将。

    宋朝开国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赵匡胤就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又多次出征很是强势的抵御了外夷,也就是各方少数名族小国的入侵。

    因此,一直以来,都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样的说法,所以,姿兰对眼下的战事其实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只是心头有些莫名的惆怅。

    房门外面的榴衣和香圆说到这里就没有了声音,很有可能,她们这是觉得没有什么再可以说的了,总是打仗,总是入侵,她们也不是只见过这么一回两回的了吧?

    “哆哆哆——”

    顿了约莫有一刻钟的时间,房门上响起了几声不轻不重的敲门声,随即便是榴衣柔和的声音:“姑娘,您说的时辰到了,该起身了,婢子可以进来么?”

    “嗯,你进来吧。”

    稍稍停顿了一歇,姿兰坐起身来冲着房门外出声言道:“把那双浅粉色绣映日莲花的绣鞋一起带进来,我想换双鞋。”

    “是,姑娘您稍等。”

    只听得榴衣应了一声,旋即便是她离开房门边的脚步声,鞋柜是放在外间的,姿兰觉得同衣服放在一起不太好,这是她来了之后吩咐挪出去的,反正鞋子也不是每天都换。

    一般情况下,只要鞋子的颜色同衣裙的颜色可以搭配得上,姿兰也就不去换鞋穿了。

    不过,近日有些不同,姿兰瞟了一眼榴衣和香圆给她准备替换的那套浅粉色的绣映日莲花衣裙,突然之间就想起了有这么一双绣鞋,既然有现成可以完全配套的,那当然是不要错过了才好。

    而且,姿兰还马上就想起来了,她的首饰里面,正好也有一支映日莲形状的玉钗,还有一对映日莲形玉坠子的耳环。

    这一整套的东西,是姿兰这回回宫之后,给李皇后交上了那套新设计的衣裙图案,后来李皇后特意差了身边近身伺候的妈妈拿过来赏她的。

    不仅是这一整套的衣裙首饰,而且还有两匹绸缎和绢纱的衣料,一匹是冰蓝色的,另一匹是粉藕色的。

    加上这一整套淡粉色的衣饰,看在眼里是清新淡雅却不失亮眼的观感。

    可以看得出来,李皇后也是一个目光如炬的厉害人物,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每一回的打赏都那么的恰到好处,正和姿兰的眼光和心意?

    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和点心,姿兰依旧只是留了一些,剩下的全都赏给了榴衣和香圆同她们一起在房间里面用完了午膳。

    姿兰一向都不喜欢繁琐的规矩,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她当然只能遵循,眼下的这种情形,她说了算,当然就以前从简,这样自己也能够自由一些,轻松一些,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威信也不是单靠这些个规矩就能建立起来的,有的时候,做过了头,却反而会弄巧成拙。

    “香圆,你出去找个小太监,就说是我说的,差了他去周王殿下那边跑一趟,看看周王殿下这回可在宫中,如果不在的话,就让他在那边等着,等到周王殿下回宫再过来回报我,如果已经回来了,那么就即刻回来回报。”

    既然已经知道了赵元俨很有可能还在凤仪宫,同赵光义他们一起商讨蛮夷入侵的要务,姿兰当然就不会这么贸贸然就过去。

    而且,方才刚刚听了壁脚,这会儿总不至于就这么直截了当的指出来吧?那样的话,双方都显得难堪。

    这样一吩咐,差了一个小太监过去跑一趟,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对于榴衣和香圆是一个台阶,对于姿兰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台阶。

    “是,婢子这就去办。”

    香圆本就不是笨人,一听姿兰这样的吩咐,就已经心头有了计较,心下的感激之情那也是没有办法马上就表达出来的。

    “榴衣姐姐,刚才我们两个在房门口说的话,姑娘刚才可能全都听见了。”

    走出房间,香圆在廊下拐角处正巧遇到了,刚把碗碟都送去小厨房的榴衣:“不过,姑娘一点都没有说,也没有怪罪我们的意思,现在我就是奉了姑娘的命,找一个小太监去看看周王殿下回来了没有。”

    “这么说来,姑娘确实是听到了,那你就快去吧。”

    榴衣点了点头,随即又若有所思的说道:“姑娘这么做,其实就是想要明确的告诉我们,有什么事情的话,就要大大方方的告诉她,而不是这么躲躲闪闪的,你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对呀,姑娘应该就是这个意思,看来,确实是我们做得不好,算了,下回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再也不敢瞒着姑娘了,这样心里头很不舒服的。”

    香圆也跟着点头:“榴衣姐姐,你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姑娘其实是一个很爽直很好心的人,我们做什么都背着她,真的一点都不应该,可是,皇后娘娘会不会生气呢?”

    “这个倒不要紧,皇后娘娘吩咐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从来都没有一件事没有办妥的,再说了,皇后娘娘也很喜欢姑娘的,就连皇上都破例封了姑娘一个七品的丹阳县君呢,我们只要把这个同皇后娘娘说清楚,那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榴衣边说着边往前走:“姑娘现在身边没有人伺候着,这个就这么定了,反正我们以后有什么事情的话都不要再瞒着姑娘就是了,你快去吧。”

    姿兰没有想到,小太监回来的回话却是这么说的:“周王殿下已经回了自己的宫里面了,而且,小的还看见,周王殿下身边的总管陆公公正等在门口,好像是在等什么人的样子。”

    离香圆刚才去凤仪宫向李皇后汇报到现在,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赵元俨竟然已经回了宫了,而且还叫身边贴身伺候的总管太监在宫门口等候?

    姿兰心头难免疑惑,这边境的军情可不是小事,赵元俨做事不至于这么的没有分寸吧?着这根本就不像是她所了解的他。

    不管是在史书上看见的,还是这些年以来,每一回同赵元俨的接触和了解,姿兰都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赵元俨可能是个喜欢亲近女色,不甘寂寞的男人,但是,对于国事和平时的一些事情,他都会表现出清醒和睿智的个性来,即便是身边带着美貌如花的女子,他也一样思维敏捷处置得体。

    而且,姿兰还记得,史料上所记载的赵元俨,他是一个一生睿智而清醒的亲王,所以一生历经三朝皇帝,却依旧安坐亲王高位,并且一生生活在京城里面,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却依旧安如磐石。

    还有,赵元俨还对朝政和国事提出了很对有利的建议,均都得到采纳和信任。

    这样的一个赵元俨,又怎么可能会是不顾及大局,不识大体的性格?

    想来,赵元俨这么急着回宫,又派了总管太监在门口翘首等待,是一定有很重要的人需要见的了?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这个时候过去,不就显得很不合时宜?很碍手碍脚?很多余?

    姿兰想到这里,看了看被香圆带进来的那个小太监,人长得眉清目秀的,个子却并不高,看着也有十三四岁了,完全是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

    但是,站在那里只及到香圆的耳廓上面一点点的地方,看来也是一个可怜的苦命的男孩子。

    不过,现在姿兰可不是在这里等着给别人送去好心的关怀的,说实话,她尽管很善良很好心,但是,却没有条件允许她泛滥她的好心:“你有没有打听一下,陆公公是在那里等什么人呢?”

    “回丹阳县君的话,小的特意悄悄的找着小的认识的一个小公公打听了一下,他告诉小的,说是周王殿下因为同丹阳县君您约好了上午的时候去见他商量事情的,所以特意向皇上告了一个时辰的假,怕耽误了时辰,所以特意让陆公公在宫门口等着的。”

    赵元俨竟然为了等她,特意向赵光义告假?

    姿兰没有想到,赵元俨竟然是这样一个言出必行,恪守信义的人?

    想来赵元俨原先也是这样子的?要不然的话,面对那样大的边境要事,还要告假回来破这一趟,赵光义不觉得奇怪,不严加训斥那才叫怪了。

    赵光义之所以如此爽快的同意了赵元俨在这个时候的特意告假,那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已经习惯了,他这个儿子就是这么一个做事一板一眼绝对不允许通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