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1各方应对

目录:田赐良缘| 作者:戎言| 类别:历史军事

    当户部尚书三人从府中匆忙赶到宫中之后,见到的便是两位王爷和皇上之间那略微不合的场面,三个人无论那个都是人精,原本就不打算多言,听到皇上的问话自然是赶忙把话题转移到洪灾之上。

    三位尚书认真的商议了许久,最后竟然都赞同加固堤坝、开仓放粮的法子。虽说户部侍郎的脸皱的比树皮还难看,但他却也清楚,此时新帝初登大宝,各方势力依旧虎视眈眈,如有任何不妥都会为宣帝带来巨大的麻烦,所以也就只好忍痛割银子了。

    最后户部侍郎周正越众而出拱手对宣帝道:“皇上,臣等以为,洪灾虽猛却冲不垮大明国坚韧之心,人力虽无法阻止天灾,却可把灾害之难降至最小。为了体现皇上爱民如子的仁厚之心,当由户部拨出赈灾之银两、吏部下令济南一带官府开仓放粮、而工部,则派遣水利之能人,去维护修缮堤坝,如此,或许洪灾猛烈,定不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害,朝廷尽最大之力度赈灾,如此,百姓亦会感恩戴德于皇上的仁爱,天下亦为归心。”

    宣帝闻言点点头,这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登基不久就出现如此天灾,若处理不好只会被其他有心之人可以大做文章,弄不好还会危急帝位。所以,他是决定要下大力气赈灾的。此时既然三位主管尚书已说出他想要的方法,那就可以尽快付之于行动了。

    “户部尚书周正听旨,命你即日起用最快的速度从国库之中拨出三万纹银用于济南一带洪灾。并命兵部之人护送银两押解,务必不能出任何乱子。”

    “臣遵旨”

    “吏部即日下发开放粮库赈灾之通文于济南府及其周遭所有府衙,确保灾民不会饥饿致死。”

    “臣遵旨”

    “工部需在三日之内派人去济南一带修复堤坝,无论如何都不可使堤坝倾塌、若有差池,朕定当严惩不贷”

    “微臣定当竭尽所能”

    发布了皇令之后宣帝便挥挥手让这三人退下,好尽快去做该做之事。等三人离去之后,宣帝刻意看向七王,道:“侄儿如此处理,七皇叔觉得如何?”

    七王闻言淡淡一笑:“皇侄能力愈发让人敬服,如此处理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呵呵,王叔过奖。”宣帝也回之一笑。

    “既如此那本王也不在此浪费皇侄的时间了,济南大灾,我这个王爷也想为百姓做些什么才好。”七王爷对着宣帝行了一礼,便直接转身离去,那样子看的辰逸神色一冷,转身对宣帝道:“皇上,你该考虑给七哥封地了。七哥言语之中已有不敬之意,长此以往,只怕会声祸乱。”

    宣帝闻言苦笑着叹了口气,无奈道:“你当我不想?不过他手下还有七万精兵,而父皇三年守孝之期又未满,我可是找不到把他给扔出去的理由啊,现在我根基未稳,若是轻易和他闹翻定然会举国祸乱,即便有锦衣卫、禁卫军守城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好在你把边关之事处理的极好,只要有你在我便不用担忧边境,已经是万幸了。”

    辰逸闻言也跟着叹了口气,新帝登基确实是每个皇帝都要过的坎,此时民心、臣心都不稳,实在是让人焦虑。而虽然边塞看起来相安无事,但也没有表面这么平静。

    “皇上,你放心,等此次大水之事了结后我便回边境给你操练出五万守城精兵来,到时候把他们放在城北的山谷之中,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宣帝闻言神色一喜,“如此最好,不过,皇叔你边境少了五万精兵,会不会?”

    辰逸摇头轻笑:“你也太小瞧我了,别说五万,即便是少了十万,我也能给你守住边境。”

    “哈哈哈那侄儿就多谢皇叔了,大明有皇叔在果真是上天垂怜……那皇叔何时纳妃?”

    “咳咳”猛的锤锤自己的前胸辰逸差点被最后一口烧饼给噎死,好不容易接过太监递上的茶水恢复了过来,辰逸瞪着自己面前那一本正经的皇侄道:“你又发什么神经?”

    宣帝闻言俊眉一挑,“侄儿怎么从未听说过逸王爷开始关心起民情来了?依皇叔这性子若是普通人家给的烧饼,只怕就算会吃也不会随身带进宫来吧?让侄儿想想,莫不是那位‘金苓’姑娘给皇叔的烧饼?恩……那位姑娘如今在京师风头正劲,听说不少公子少爷都想一睹其芳容呢,据知情者描述,那位金苓姑娘和京师五美都不相同,性子极倔而又凌厉,但又温婉怡人,而除此之外还透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啧啧,可无论哪一种、哪一点,都能印到人们的心窝子里去。真真是一见便难忘啊。”

    辰逸听着自己皇侄的话越听越郁闷,怎么他就一点也不知道金苓那丫头有这么迷人这么好啊?充其量就是倔了点、坚强了点、对自己胃口了点,怎么一下子就被说的跟个天仙一样了?这年头男人的眼光都残了么?也不怕把人找回去天天受折腾?

    而宣帝看着辰逸那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心情越来越好,可算是找到一个让自己这位皇叔上心的女子了,不管是什么样的,那都是造福了整个大明啊。于是宣帝又故意加了最后一句:“原先么,这位姑娘在氏族大家之中还不怎么受重视,毕竟人再好那身份也差了太多,可现在不同了,白家和杨家认孙之事虽然还没有传开,但那些官宦大家们可都是早就知道了,他们现在早就伸长了脖子,只等这两家正式认亲之后,就好努力的攀上这两颗大树呢。”

    “所以啊,逸皇叔,即便你是王爷,这位小姐可不一定会是你的哦。”

    辰逸闻言狠狠瞪了宣帝一眼,心想这小子是摆明了的幸灾乐祸啊。不过,他看上的人,什么时候跑掉过?那些人当中有哪个能跟自己比的,好吧,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这选夫婿不是看地位什么的,那他肯定也是金苓心里最重要的那个男子,当然,亲人什么的除外。

    “哼,你就乐吧,我看你是日子过的清闲了,嫌后宫不够热闹是吧?没事没事,上回杨尚书、五哥他们上书选妃没成功,这次我看你怎么应付好了好了,未来有你操心的,我总觉得这次大水会有什么事,现在我去一趟兵部,让杨尚书多派些人马去守卫赈灾银两,皇上早些休息罢……恩,那烧饼味道很不错,皇上可以尝尝。”

    辰逸说完,对着宣帝行了君臣之礼后便离开,而宣帝在郁闷了一阵子之后突然一笑,道:“来人。”

    “陛下?”

    “去给朕把那烧饼给热热,朕吃完了要好好休息。”

    七王府。密室。

    “宏炆,我交代的事办的如何了?”七王阴沉着脸色看着身旁立着的朱宏炆。

    “爹放心,孩儿早已吩咐好了,所请之人全是江湖之中有名的杀手,定会做到不留任何活口痕迹。而且孩儿也给那地方的知府打过招呼,他们到时会帮着善后,此事一定会万无一失。”

    闻言,七王的脸色总算是好了那么一些,点点头对着朱宏炆道:“此事务必不可对任何人说,略儿虽然忠心,但总是有些妇人之仁了,哼,看来最后能让为父放心的还是只有你一个。好好干,为父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天下总有一日会是咱们的”

    这边关于赈灾的事情各方人马好的不好的都在各自筹划之中,而另一边金苓也去了一趟杨府和白家,把自己想要尽快建个地窖的想法跟两家人说了。

    尽管两家的主人都不在家,但由各自的主母还是飞快的拍板了此事,并且承诺会在十天之内把地窖给建成。

    如此之后金苓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件大事,而后的几天便带着一家子在白家和杨家各自住了五天,一边同亲人交流感情,一边等待地窖的完工,在这些天内,韩霄、二儿、三三和小四四人也按着金苓的吩咐从京师各个地方购买着粮食和其他日常食物,以备未来之需。

    而除此之外,金苓还了解到两家对于这次的洪灾都十分关注。白家是担忧那洪灾过后而来的瘟疫,开始派大量人上山采集药材,白玉泉甚至还有打算若是疫情严重,就去那受灾之地行医救人。而杨家则是因为金苓外公是兵部尚书的关系,对于此次运送朝廷赈灾饷银有着直接的责任,所以在银两没有安全送到之前,一家子都要提心吊胆一阵子了。

    至于金苓的认祖之事,原本是打算在七月九这个好日子里举行,之后还要设宴款待一些来道贺之人,但因为这洪灾,只得延后。毕竟白家是医药世家,而杨士奇的身份特殊,此时也只能以天下百姓为重了。所以预估最终认祖的日子,怕是要等到九月九重阳那天了。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