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指婚

目录:还珠之拆散官配| 作者:抹云客| 类别:玄幻魔法

    果然不出紫薇所料,没过两日,慈宁宫的嬷嬷们便来传话,说是太后有请。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紫薇自那日事发后,本想将斗篷一事都告诉金锁,但她深知金锁那简单的性子,在漱芳斋都不安全的情况下,也许这对她来说还是一种保护。想了想,最后还是没告诉她真相。

    而金锁则觉得自家格格简直变了个人,凡事都让人猜不透了。

    跟着嬷嬷跨进慈宁宫,那阵势还是让她震撼了一下。三大BOSS:乾隆、太后、皇后坐在上首,令妃、舒妃、庆妃和弘昼则坐在下面。众人的神色,似乎都很肃穆,颇有些三堂会审的样子。

    带着金锁,她上前,“老佛爷吉祥!皇阿玛吉祥!皇额娘吉祥!令妃娘娘吉祥!舒妃娘娘吉祥!庆妃娘娘吉祥!”真是的,没事来这么多大神干嘛,害她还要挨个地问安。不过当看到弘昼也在这儿时,心里更为踏实了。

    “紫薇,哀家听皇后说,前几日从你的漱芳斋里找出了一件男人的斗篷,可有此事?”太后最为痛恨不守礼的女子,应此声音格外地严厉。

    “回老佛爷,是的。”

    一听这话,乾隆皱起了眉,皇后脸上有些担忧,其他三妃则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弘昼则很平静,像是在思索什么。

    太后见她如此坦诚,眼中划过诧异,但很快又厉声说道:“一个未出阁的格格,怎么会有这个东西的,说,那个男人是谁?”

    “老佛爷!”紫薇接着便将那日在皇后那里所说的话再说了一遍,不同的是,这次她稍稍润了些色,使之听起来更为流畅。

    太后听了,沉吟了片刻,便让身边的桂嬷嬷,“传章佳庆桂来!”

    金锁慌了,太后若传庆桂大人来,那格格的谎言不就要被揭穿了?那该怎么办?她连忙望向紫薇,眼里满是惊恐,可紫薇却没看向她,老神在在。

    “咦,这紫薇格格身边的宫女身子怎么抖得这么厉害?难道是让人来对质,所以害怕了?”令妃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夸张地叫着。

    众人都被这一声吸引,将视线都集中在了金锁身上,紫薇忙轻斥:“金锁,镇定些。”又转向令妃:“这丫头哪见过这么多的贵人,没眼力见的,怕是吓着了,娘娘别见怪才是!”

    乾隆见紫薇在这种阵势下依旧不卑不亢,很是欣赏,果然是自己的女儿,有乃父之风!

    这时外面太监回报说是庆桂已在宫外,紫薇的心顿时跳了起来。

    庆桂进来,先是规矩地行礼,见了紫薇,也是淡淡的当作没看到,一直低头,不敢看内眷。乾隆见他这样,心中又添了几分欣赏。

    “这就是尹继善家的老四?”太后问乾隆。

    “是的,皇额娘。他这两年差办的倒是不错。”乾隆对庆桂的印象很好。

    太后点头,指着皇后命人呈上的斗篷,问庆桂,“这可是你的?”

    庆桂看了一眼斗篷,回道:“回老佛爷,的确是臣的斗篷。”

    见他承认,太后有些意外,令妃仗着生子的眷宠,又插话:“这物有相似,你怎么这么肯定?”

    “回娘娘,臣的衣物上皆有章佳氏族徽,因而肯定。”

    “哦!”乾隆忙命人翻开,果然见里衬有标记,满意地让他退在一旁。他也目不斜视,弘昼看了他一眼,别有深意。而金锁却完全愣住了,这斗篷,怎么真成了庆桂之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后见斗篷真是庆桂之物,想来紫薇也没有说谎,心暂时放下,神色也缓了下来。只有令妃,有些意外,脸上讪讪的。

    众人心思一时各异,晴儿再适时□,“老佛爷,现在证明了紫薇说的不假,她在宫里的确是不方便,若还给庆桂大人,怕被人说闲话;烧了它,也太对不起恩人了,这不是左右为难吗?”

    太后见她说得有理,看向紫薇时也缓了脸色。想想她毕竟皇后教导出来的,也不会不知轻重到哪儿去的。

    晴儿却又说道:“这斗篷,紫薇是一直放在柜子里的,怎么才拿出来晒一会儿,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老佛爷,您说这凑巧不凑巧啊!”

    在座的都是精明之人,皇后马上说道:“老佛爷,臣妾也觉得奇怪,这事的确是巧了些。那日芳嫔来请安时说起,臣妾原本就不信,紫薇这孩子是知礼仪、识大体的,怎么可能那样?”

    乾隆也抓住了字眼,让人去传芳嫔前来。

    紫薇早就从皇后那里知道了事情始末,这个芳嫔,身份很低,他的父亲是钱塘县令,姓陈,不在汉军旗之列。这芳嫔进宫之后,虽得宠一时,但身份所限,最多也就混了个嫔。只是自己与她素来无怨,她何至于如此?

    芳嫔还没来,她也不敢去看庆桂,虽然站在那里,心下却是平静而踏实的。

    不一会儿芳嫔来到,紫薇见她不过双十年华,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却要在这宫中耽误一生,心里为她感叹起来。

    “芳嫔,紫薇之事可是你告知皇后的?”太后问道,她一向不喜欢汉女,尤其还是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柔弱的汉女。

    芳嫔一直没有抬头,只是小声答了声是。

    “那你又是从哪里知道斗篷之事?”这次是乾隆问她。

    芳嫔像是早就想好似的,柔柔答道:“回皇上,是臣妾身边的宫女听见漱芳斋的小太监说的,臣妾当时一听,觉得此事不妥,为了格格声名,才去坤宁宫禀报皇后娘娘的。”听起来,倒像是卖了个人情给皇后似的。

    这话听起来处处在理,乾隆一时也找不出什么问题。

    令妃却意外地开口了:“那你的宫女是听谁说的?”

    “回娘娘,是小喜子。”

    “皇上,那传小喜子来问话?”

    紫薇知道这个小喜子,只是漱芳斋里干粗活的小太监。平日也算是本分,没看出什么有幺蛾子。只是令妃素来与芳嫔没有什么来往,怎么今天这么积极,想要迫切地查出真相,想要逼出芳嫔似的,按理说,她应该是要趁机朝皇后落井下石才是,怎么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用?难道是因为芳嫔近来得宠?不过,这样一层层地查下去,不仅查不出什么来,反而还让内宫莫名恐慌,为了她如此兴师动众这似乎太过高调,倒不如——

    “皇阿玛,请听紫薇几句话。”她站上前去。“皇阿玛,听芳嫔娘娘所言,紫薇也想通了整件事,不过是底下的奴才们逮着时机乱嚼舌根罢了。这小喜子是漱芳斋的人,说起来还是儿臣管教不利。”

    乾隆爷也意识到如此地兴师动众似乎并不能找出什么,也就顺着台阶下,“紫薇也不要妄自菲薄,是这些奴才们可恶,这次你受了委屈,怎么也要惩罚这些奴才才是。来人,将小喜子重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儿臣谢皇阿玛体恤!”

    一场风波就此完结,太后见紫薇不卑不亢,言语得体,倒是多看了她两眼;皇后则得意地看着令妃,这个养女总算没丢自己的脸面;令妃呢,眼中满是不甘。

    紫薇一直绷紧的弦这时才松了下来,手心里全拽满了汗,宫廷,果然不是一般人呆的地方。

    等众人都走完后,太后留下乾隆,单独商议。

    “皇帝,皇后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很不错,哀家也算是放心了。今天这事虽然算是完了,但却提醒了哀家件事。这紫薇看着不错,但年龄也大了,不能老留在宫里,得赶紧找个合适的人家才是!”

    乾隆没想到太后找他是说紫薇的事,他对这个女儿一向感到内疚,所以想给她找个家世显赫的青年才俊好好补偿。本来还想留她两年的,可经太后这么一提醒,想到紫薇的确不能再拖了。

    “皇额娘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前儿个舒妃提到了硕王府的世子皓祥,哀家想着不错,虽是庶出,也算般配;庆妃也提到了章佳庆桂,章佳氏在朝中功劳不小,尹继善又是封疆大吏,今日见了那孩子,也是个知礼的,所以哀家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你是她阿玛,你来决定就行了。”太后说道,这皓祥和庆桂在她看来都不错,关键还是得看乾隆的心意了。

    果然乾隆听了之后,开始思索起来。

    乾隆心里存着事不舒服,这事又属皇室内部之事,想到弘昼是紫薇的挂名阿玛,弘晓平时处事也稳重,思虑周全,于是赶紧召集他们二人前来商议。

    “弘昼弘晓,太后让朕来决定紫薇的婚事,朕本想再留她两年的,但女儿年龄大了,老是留着也不好,所以寻思着要为她找一户好人家。”

    弘昼弘晓听乾隆这语气,知他是下了决心的,心里也定是有了一些想法。

    收起一贯的不正经,弘昼开口:“不知皇上心中可有合适人选?”事关紫薇的终身,他这个挂名的阿玛也不可坐视不理。

    “太后提了两个人选,皓祥和庆桂。”

    听乾隆一说,弘昼和弘晓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弘晓上前:“不知皇上属意谁?”

    “这两孩子都不错,朕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皓祥是世子,与紫薇倒也般配——”

    弘晓赶紧上前,认真分析:“皇上,那皓祥虽是世子,但系庶出,硕王府也不算是宗室皇亲,臣听闻硕王爷更偏宠侧福晋,弄得嫡福晋很是不满,家里时有冲突,家无宁日,这——”

    乾隆也听说过硕王宠妾灭妻的传闻,紫薇要是嫁过去,还有安宁日子过吗?

    见乾隆开始犹豫,弘昼上前加火:“皇上,不知紫薇知道这事吗?她的意思——”

    乾隆被这一提醒,想到紫薇的态度,她会选谁呢?等等,斗篷之事不正是与庆桂有关吗?毕竟是一国之君,又是常年在风月中惯了的人,乾隆顿时也有些明白了,将军英雄救美,姑娘家有些小女儿的心态,收起他的东西也是有的。如果让紫薇选,应该是庆桂吧。

    “朕觉得庆桂这孩子也不错,只是他的家世——”乾隆犹豫在这点上。章佳氏一族历来与皇室牵连不大,内廷中也只出过怡亲王弘晓的祖母,康熙爷的敏妃而已,所以章佳氏是没有什么爵位的。

    知道乾隆在犹豫什么,弘晓忙说:“皇上,这章佳氏虽没什么显赫爵位,但在前廷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尹继善更是功劳显著,历任各省总督,蒙皇上恩宠,是为封疆大吏。皇上若下旨让他家尚格格,不是天大的恩宠吗?而那皓祥以后袭爵,也不过是个外姓郡王,投闲置散而已。”上次让弘昼把紫薇抢去认作了女儿,这次他就来抢媳妇。

    乾隆脑袋一激灵,是啊,这爵位什么的都是可以恩封的,这军功却是不可小觑的。虽然紫薇生母那边身份低,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又是和硕格格,下旨赐婚不也正是显示对有功无爵之家的体恤和恩宠,章佳氏也会感恩戴德的。他越想越觉得庆桂不错了。

    弘昼这时又说:“臣弟以为,庆桂比之皓祥更为合适,毕竟紫薇是和硕格格,府中众人都要忌惮些。”

    他这一番话像是一剂强心针,打在了乾隆心坎上,他也希望女儿过得好,尹继善家人口简单,前面三子均已夭亡,庆桂就是嫡长子,况且皇帝的女儿,他们怎么也不敢怠慢的。

    见乾隆脸上犹豫神色一扫而光,弘晓和弘昼知道,他是下了决心了。

    当晚乾隆驾幸坤宁宫,与皇后嘀咕了半天之后,隔天便下了旨意:

    章佳氏庆桂授正黄旗汉军都统,同时按擢工部,封二等辅国公,并指婚与紫薇格格,婚期定在三月。

    其他人倒是对这门婚事没什么意见,只是在旨意下达之后,有人在中和殿附近听到一声愤怒的咆哮声,让人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