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5:人人都应自立自强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人人都应自立自强

    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自强就是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有顽强的精神和毅力,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自立自强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自立是有志气的表现,只有自立才是一个独立体,可以自主,否则就是别人的附属,听别人摆布。只有自立,才能自己支配自己。自强才能干成事业。人人都应该有自立自强的品格。

    **就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典型,他特别强调自力更生。**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靠自力更生,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得以生存和发展。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即中国**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日战争,1942年底,*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是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创造。解放区抗日*政府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和部分工商业;机关、学校也发展了自给经济;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敌后军民在频繁的反“扫荡”作战中,实现劳武结合,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