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5.3:唯有自立自强才…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是伟人,可以自立自强;解放区可以自立自强,国家民族可以自立自强。群体的自立自强,来自于组成人员每个人的自立自强。自立不仅是伟人的事,草根阶层也应该自立自强。实际上,平民百姓都能够自立自强。顶家过日子就是自立,大到跨国集团的民营企业老板,小到作坊地摊的主人,以及打工谋生之人,都是在自己做事,都是在自强自立。俗话说,有山靠山,无山独立。有靠山当然好,没有靠山也要活。有靠山也不能完全依赖,依赖多了,自立能力就差了,抗风险能力就差了。孔子说三十而立,就是指的自立。孔子三十岁办学成功,小有名气。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指的自立的早。在60年代到80年代,许多二十几岁的人,甚至不到三十岁,就可以顶起门户过日子,虽然工资微薄,收入很少,但是可以承担起上养老、下养小的责任。现在许多二、三十岁的人还需要父母资助。当今的时代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人自立的年龄反而推迟了,不能自立的人反而多了。当今中国人缺少的是精神,缺少的是志向志气。实在堪忧!特别是现在“四二一”社会,儿童都是小皇帝,宠爱过度,自立能力很差。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做事能力。对于他们,从小就要树立这样的信念: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三国时的刘备从小卖草鞋,早早自立,经过奋斗,成为蜀汉皇帝。而他的儿子阿斗连穿衣都不会,连诸葛亮这样的大智大勇的高人都扶持不起来他。这种事情不能重演。

    许多人喜欢同外国人比,这里就举一个外国的例子。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可以说经济条件十分富足,莎士比亚不用做事也生活的很好。可是,莎士比亚早早就自立,他13岁时,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替看戏的绅士门照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提词或跑跑龙套。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僮,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莎士比亚在独立谋生的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为他后来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一大批著名悲喜剧奠定了基础。

    自食其力,生活是美好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人。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理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就获得了一个身体的自立;当能自己吃饭、穿衣时,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成长和发展。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权力,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