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2.2.3:绝不动摇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当局,蒋介石调集重兵,轮番发动“进剿”、“会剿”。在**、朱德领导下,根据地军民不畏强敌,巧用奇兵,与******军队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当时敌强我弱,罗霄山脉高耸入云,红*域与外界隔绝;还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在******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下,部队中流行着一种内含悲观的拼命主义。战士们把武装带称作“牺牲带”,当谈论到革命的前途时,他们便把两眼瞪圆,不无凄怆地说,“牺牲的时候,革命可能就成功了”。一种黯淡和悲观的气氛如同山中湿雾在井冈山蔓延散开。许多人都担心革命的前途,甚至党和军队的一些高级干部也看不透形势。1928年10月,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在*六大上发表演讲时,对农村苏维埃运动的前途十分悲观,认为中国红军“只能分散存在,如果集中,则会妨害老百姓的利益,会把他们的最后一只老母鸡吃掉,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根据他的指示,*中央于1929年2月7日致信朱德**及湘赣边特委,要求红四军前委应有计划地将主力分解为小部队,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深信朱、毛两同志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红四军分编计划的执行,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他们武装斗争的经验来指导全国革命。中央甚至还设想发布假消息,对外宣称*死亡,以便他们安全地撤出根据地。4月初**、朱德收到这封信,认为这封信的观点不对,4月5日,**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讨论刚刚收到的*中央“二月来信”。会后,**为红四军前委起草了给*中央的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