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3.2.3:一心操劳国事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152年他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61――1965年参加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协助**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并担负了后勤保障的组织工作,领导了中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1954年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确保国家机关工作运转,致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保护大批领导干部和*人士。他同*、**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挫败*、**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实现中美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周恩来在1972年5月18日就确诊患了癌症。然而,他完全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殚精竭虑地用病危之躯支撑共和国的大厦。有时候连续几天,每天工作24个小时。直到1974年6月1日才住院。在后来的19个月里,他一边治疗(包括输血89次,做大手术6次、小手术8次)一边工作(包括出席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在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见外宾58次),有时躺在病床上输着液工作,甚至在输液过程中拔掉针头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