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3.3.3:荣辱不惊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最高贵之处,在于他不居功自傲,心底无私,荣辱不惊。**也受到过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勇于面对现实,不叫屈,不闹情绪,让历史去评判,做自己该做的事。当年**从新疆回到延安后,因受张国焘错误的牵连,1938年,总政治部副主任找**谈话,让他到八路军129师当营长。从军政委到营长,实际上连降6级,**没任何怨言地答应了,按时上岗报到,安心工作。**后来得知此事后说,“这太不公平了”。在**的干预下,**转而到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当参谋长。降职,他也没沮丧;升职,他也没庆贺。他有的就是理智。就向**说的那样,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他的思想境界就是: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从容自若的心态,是十分不容易的。

    **为什么能够做到荣辱不惊,他干革命,做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而不是为自己。因此,他反应情况,提出意见,领导也能接受。1954年夏,**调到中央工作。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协助周恩来、陈云领导经济建设。他还是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决定的国务院副总理。10月,他兼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管理财政部、粮食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中国人民银行和指导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工作。从此,他一直抓经济工作。大跃进期间,**也对全国上下盛行的浮夸风表示不满。1959年,在庐山会议期间,**与张闻天住得很近。他们经常碰在一起交谈,张闻天为了深入研究经济情况和准备发言,几次找**要关于国民经济的一些具体数字,**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但没有想到,后来在批判张闻天时,**也受了牵连,说他为张闻天提供向党进攻的“炮弹”。回京后,**做了检查。一天,**把**找去谈话。**后来曾在很多场合回忆这次谈话的情况:“一天**把我叫去,见面就说,‘杞国人来了,坐下’。接着就问我知道不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要我不要学杞国人。我说,知道这个故事,但我不是像杞国人那样忧天塌下来,我是忧几亿人开不了饭。**听我这么一说,感到吃惊,便让我详细谈谈粮食供应的严重情况。他不但耐心认真听我讲,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次谈话,不仅消除了**对**的怒气,也让他了解到真实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