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5.2:苦命的孩子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只做好事不问前程光照人间

    通过**在《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著作,我们知道了张思德的名字。《**选集》中《为人民服务》一文的第一条注释注明:“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但是,张思德究竟有哪些事迹,很少有人清楚。

    张思德是一个苦命的孩子。1915年4月19日,张思德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乡韩家湾,父亲张行品是佃农,生活十分艰难。春季青黄不接,母亲产后得病,卧床不起,没钱买药,无米下锅,没有奶水,只好从穷苦乡亲那里讨得一点谷米,捣碎后熬成糊糊喂养他。哪象现在鲜牛奶随处可买,奶粉还分阶段。喂养张思德的小米还是讨借的!张思德7个月时,母亲连病带累离开人间。临死前,她把张思德托给了叔叔张行忠和婶娘刘光友收养。此后,张思德一家的生活更加艰难。大哥给地主干活,累死在水田里;二哥沿街乞讨,饿死在猪市场的戏台旁;生父张行品外出谋生,流落他乡。家人就这样生离死别了。

    养父张行忠的日子也十分艰苦。他给地主扛活,累坏了身子,常常吐血。养母生下女儿张桂香才4个月,身体还很虚弱,为了活命,就把两个娃娃放在背篓里,背着他们起早摸黑地在地里干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思德很小就下地干活了。娘上山坡种豆,他跟在后边点种;娘下田割谷,他跟在后边捡穗。七八岁,正是上学念书的年纪,可他却成了割草、挖菜的劳力。尽管养父母终日辛苦,家人仍然难得吃上一顿饱饭。后来,养母刘光友的亲生女儿不幸夭折。刘光友视张思德如己出,对其疼爱有加。1933年,家乡来了红军,打土豪,分田地,闹翻身,革命给广大的穷苦贫民带来了希望。当年12月,养母刘光友在**场(现思德乡)一根田埂上送别了加入工农红军的张思德,从此张思德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场(现思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