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5.2.3:河中救美关心他人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张思德勇于吃苦,乐于助人。长征经过草地中的葛河边。他们知道,过河不远,就要走出草地了。战上们受到鼓舞,人人兴高采烈,挽着胳膊,涉过葛河。正当他们拧干衣服,准备继续前进的时候、身后传来了呼救声。原来是总部医院的几位女同志,身材瘦小,被河水冲倒了。只见她们在水中挣扎着,身上的药包在水上漂浮。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向下游奔去,拦住了急流中的女同志,把她们一个个背上岸,其中一位女战士昏迷过去。张思德取出盐巴,用瓷缸烧了一碗盐开水,一口一口地喂进女战士嘴里。女战士醒了,张思德鼓励她说:“加劲走,陕北再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为八路军。张思德所在部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部队中的老弱病残人员被留下来,编成一个留卫连,负责警卫关中云阳八路军留守处和残废军人医院(即荣誉军人学校)。当时,张思德身体患病,被编进了警卫连,任一排二班副班长。警卫连刚成立那阵,班里好几位同志病重,卧床休息。他就端吃端喝,象亲兄弟一样侍候患病的同志。晚上站岗,他经常连站两班,让患病的同志多休息一会。他是副班长,负责班里的内务卫生,可他很少命令其他同志做这做那,而是自己动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班里的水用完了,他就去打水;地脏了,他就去扫地。他的手巧,补衣服、打草鞋都很在行,一有空就帮同志们缝缝补补,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

    1939年春天,云阳的******军队开始制造摩擦事件。他们又是到留守处寻衅闹事,又是下命令、发通牒,限期八路军离开云阳。面对******顽固派的无理挑衅,战士们虽然非常气愤,但是为了顾全大局,留守处和残废军人医院于秋初开始长途行军,向句邑土桥一带转移。行军中最困难的是没有鞋子穿。刚刚走了两天,大部分同志的鞋底就脱了帮,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关中的路边长满了蒺藜,有的同志鞋底磨穿,脚上扎了刺,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看到同志们一瘸一拐地走路,他心里非常着急。有一天行军时,张思德在路边发现了一片马蔺草,就用刺刀把马蔺草割下来,捆成一捆,背在身后。晚上宿营后,他就赶着打草鞋,等他一口气打完三双草鞋,已是鸡叫头遍了。第二天,他把这三双草转送给鞋子最烂的三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