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5.8.4:中国还能帮助世界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抛出“*”,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国务院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

    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香米新品种。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超级杂交稻不仅在中向大面积推广,而且走向了世界。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至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百姓心中有竿称。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向世界宣布,不要担心谁来养活中国,中国农业科学家可以养活世界!

    2010年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80寿辰。6日晚,湖南卫视为袁隆平院士和正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献上了一台名为《为了大地的丰收》的文艺晚会。晚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发来贺信,祝贺袁隆平院士80岁生日。*在贺信中说:“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追求高产,追求科学,提高生产力,这就是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对中国和世界的奉献,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讲奉献,讲服务,更应讲科学。科学成果惠及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