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6.3.5:心灵最干净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在旧中国,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歧视,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时传祥在这些粪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尽了压迫与欺凌。解放后,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使他扬眉吐气,他对党充满感激。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那时的城市还没有完善的下水排污管道体系,公共厕所完全靠清洁工人人工清理,粪尿四溅,气味难忍,掏粪供热又脏又累。没有掏粪工人城市就没有好空气,人民群众健康受威胁。时传祥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传祥被工友选为崇文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此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运输工具改善之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1955年,他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到:“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也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1966年国庆节前,**请时传祥到中南海去住,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主席的接见,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其敬酒。

    当年担任副市长的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曾拜时传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