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8.5:老掉牙的故事还是要…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老掉牙的故事还是要代代传

    老一辈的人总是爱讲故事给晚辈听。有一个故事一听就知道不真实,可还是一代一代地传讲下来。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勤俭”。说的是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挨饿受穷!”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这个故事是告诫人们,既要勤劳又要节俭。只勤不俭,端个漏碗,咋填不满;只俭不勤,不挣分文,哪能不贫!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节俭才能攒下财富,二者缺一不可。刚上班挣钱的青年们,到处需要花钱,开支要有计划,不能盲目攀比,不能甘当“月光族”。继承财产的“二代”“三代”,一定要知道继承的财产是个定数,总有一天要用完,一定要干事业,再创业,去挣更多的钱,不能坐吃山空。总之,只有勤劳加节俭,才能富裕又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