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8.9:顽强拼搏创奇迹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林县已经改为林州市,红旗渠还叫红旗渠,已经成为中国一大旅游景点。红旗渠是真正的奇迹,是一个县的人心凝聚在一起,全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形成巨大合力,全县人的意志聚合豪气抒发的巨大能量产生的奇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硕果。泣鬼神,惊天地!

    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每逢干旱,村村寨寨男女老少排着长队翻山越岭挑水吃。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政府,急人民之所急,利用集体的力量,兴办水利工程,解决林县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这一决定得到全县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积极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那时叫“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修水利,“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他们积极寻找水源,林县的邻县山西省平顺县漳河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两县需要,他们多少代以来都渴望把漳河水引到林县来。这是唯一的希望。经过省与省之间的协商,报请国家计委、水利电力部批准,“引漳入林”工程开始上马。

    林县和平顺县有太行山相隔。太行山到处是悬崖峭壁,“红旗渠”必须从这里串行,工程难度不可想象。那时没有电子仪器设备,没有开山凿石头的工程设备,没有大型机械动力,而且没有电力设施,唯一不缺是就是人力。为了水,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当今人们想象不到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听似神话却是真实的人间奇迹。

    先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进行了严格科学的勘探设计。勘测当中,测量人员不仅生活艰苦,而且条件艰难,有时跪下观测,有时架起人梯进行观测,视线受阻时,又要涉水过河到对岸架设仪器进行观测;为了布置通过峭壁时的测点,测量人员腰系绳索,垂吊放尺;为了量出渠线长度,在渠位置上不能站人时,就转到山下用辅助线测距,一天上下好多次,稍一失足,就会掉进深渊,十分危险。林县的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拿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认真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