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8.9.7:真实的影片《红…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红旗渠工程惊动了国家有关部门,1960年4月28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编辑郝玉生和姜永川、赵化、陈中义、韩浩然、巴思光、方记等来到红旗渠工地,开始拍《红旗渠》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跑遍红旗渠工地的沟沟岭岭。摄影师赵化穿的布鞋磨透了,脚上起了血泡,却仍不停止工作。他们说:“看到林县人修红旗渠那个吃苦劲头,我们被感化了。”红旗渠修了十年,摄制人员跟踪拍摄了十年。他们是新中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红旗渠》是他们电影生涯中耗时最长、投入最多、历尽艰辛的一部纪录影片,真实的录写了红旗渠工程。十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红旗渠》的摄制已经说不清楚,但在十年中他们共留下了一万多尺胶片。影片于1971年在全国放映,感动了全国人民,使看过的人心灵震撼,经久不忘。今天重看《红旗渠》,仍是那样的动人,能够得到无穷的力量。

    红旗渠工程充分利用了民间工匠技术,培训了无数的建筑建材工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治原料,建起了白灰厂、水泥厂,带动了工业的发展;自制炸药,无数次创新了爆破技术,是定向爆破等技术的起源。……

    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得到了国家和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的大力支持,县委、县人委(现在改称县政府)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红旗渠以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