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9.1.3:十大政策之一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这一提案提出后,立刻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正值抗日救国紧急关头,敌人以大量兵力向边区进攻,此时精兵简政,岂不是自己束手就擒?一些议员提出质疑。但**却认为:“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进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良药。”**在事先批阅各项提案时,就已注意到了李鼎铭的这一提案,他把重要的段落用红笔圈就并摘录在本子上,还加上了批语。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多数议员改变了看法,认为“精兵简政”的提案,对于及时解决边区财政经济困难,不但适时中肯,而且具有远见卓识,可称得上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18日,李鼎铭的这一提案以165票的高票数获得通过,决议“交政府速办”。

    同年12月,*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在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克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在1942年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说:“假若我们还要维持庞大的机构,那就会正中敌人的奸计,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使我们的战争机构适合战争的情况,我们就将显得越发有力量,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战胜,而要最后地战胜敌人。”“精兵简政”政策成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对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两年多时间里,就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在精兵方面,部队内部精简,裁并了一些机关,一部分人员充实到战斗单位;一部分人员送到学校去学习提高与深造;一些老弱残废人员转到生产战线及地方机关工作。在简政方面,精简了机构,精简了人员,边区政府各厅、处、院内部机构裁并了四分之一,直属机关从35个单位减少到22个,边区减少了13000多人的经费粮食预算,边区政府建立了合署办公制度。合署办公前,各厅局共有700余人。合署办公后,只有280人,占原来人数的40%。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各抗日根据地“鱼大水小”的矛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以坚持持久的抗日战争。

    精兵简政是**纳谏的一个典型事例。这种坚持对的,改正错的,善于采纳建设性谏言的科学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无论是政治家、公务员,还是企业家、个体户,都应该愉快地采纳局内局外各种人士的正确谏言,才不至于落入窘境困境,使得所从事的事业健康发展,长足发展。对好的谏言,不仅要认真采纳,而且应当奖赏。这样才能笼住智谋高人,多几个外脑,不愁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