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0.3:华西村的魂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华西村的崛起与吴仁宝的执着睿智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世人皆知,大家都赞成吴仁宝。吴仁宝在华西村当了一辈子村官,为华西村的崛起,为华西人的福祉,奋斗一生。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吴仁宝没有级别,在当地群众心里就是好干部。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就达到万元。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有的2000万元以上。华西村一个村的产值利润超过宁夏首府银川市,华西人的生活水平在全世界都是上等的。吴仁宝功不可没,功高盖世。

    吴仁宝与华西村缘分深厚。华西村1957年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士乡,取名华士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1958年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建立人民公社以后,吴仁宝任华士公社**队党支部书记。1961年10月15日华士公社**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士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74年2月~1975年4月吴仁宝任江阴县委副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4月~1981年5月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81年5月~1987年4月任江阴市人大副主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87年4月~2003年7月任华西村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华西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2003年7月以后退居二线,任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从1957年起,将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吴仁宝一直是华西村的一把手,二线以后仍然是华西村的魂。

    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一直是当地收入最高的,是农业先进典型。早期,全国粮食不过关,**制定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树立了大寨典型,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华西村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是“农业学大寨”的全国典型,学大寨样板大队。学大寨典型有两个经济指标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粮食单产高,二是农民人均收入高。两条缺一不可,“高产穷队”评选不上学大寨典型;不种地只抓钱没有可能。粮食产量高向国家交售的粮食多,对国家贡献就大;人均收入高,农民分钱多,生活就富裕。华西村这两个指标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亩产就达到2000斤以上。改革开放以后,华西人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工商业,潜能焕发成巨大的生产力,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说,几十年来,华西村一直吸引着全中国的注意力,名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