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0.5.2:我毛泽东的孩…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毛岸英听父亲的话,脱去了洋装,穿上父亲给他的打了补丁的棉衣,脱去了在苏联穿的大皮鞋,换上父亲送给他的旧皮底鞋,背上一斗小米,到农村去。**亲自送了他一程,并谆谆告诫道:“岸英,你要和老乡们一同吃,一同住,一同劳动,从开荒一直到收割后,再回来。”毛岸英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很快他就学会了驮粪、刨地、犁地、播种、上山打柴等农活。

    1947年,毛岸英在河北阜平县写下了《鞋下一层土》的诗,在注释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从不希望由于我是伟大领袖**的儿子,而受到特殊照顾,被“另眼看待”。

    **有专用汽车,但孩子们不能随便使用。如使用要按有关规定申请,等候批准。若是生病用车,必须是发烧38度以上,而且是去医院才行。李讷进北京大学读书后,因学校在郊区,离家较远,特别是冬天天短,有时天黑才回到家。但**不准许派车去接,仍让她和其他同学一样骑自行车回家。有一次,卫士长李银桥悄悄地派车去接。**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李银桥解释说:“天黑了,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生气地反问道:“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别人的孩子独自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呢?”李银桥争辩说:“别人的孩子敌人不感兴趣,**的孩子敌人可是很感兴趣呢!”李银桥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但他还是说:“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

    建国初期,**的子女在大食堂吃饭。1950年7月的一天,**发现孩子们的“老三样”早餐稀饭、馒头和咸菜变成了咖啡、牛奶和面包,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生活会。参加会议的有**、李敏、李讷和工作人员。**严肃地说:“大家晓得,现在国民经济正处在恢复时期。我国刚刚建国,要自觉发扬延安精神。今日我们来检查一下,每一个人是不是都做到了呢?”

    他看了看李敏和李讷,问她俩在吃饭时,有没有提出过特殊要求。李敏只得承认让炊事员叔叔准备过面包,因为她在苏联吃习惯了。李讷也小声说自己去过苏联,也要求过吃面包。

    “这怎么可以呢?”**严肃批评她们,“别人都在吃小米饭、窝头,你们却要求吃面包,这是搞特殊嘛!”炊事员忙为两个孩子辩护。**生气地说:“她们是我**的孩子,也是全国劳动人民的孩子,绝不准许搞一点点特殊!现在全国人民每星期都能吃上面包吗?不能么!我**的孩子更要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