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问就问个透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又问:“乐声深沉到贪鄙的商音,怎么理解?”

    答:“武王为天下除暴,哪有贪商之声?乐师传承过程中,曲调走样,才让人有这感觉吧。如果不是乐师典范失传,那就是武王年老智昏,才有了贪商的曲式。再说起舞时武王孟津阅兵,北对朝歌方向;再奏时已消灭殷商;三奏时已经诛灭诛纣王凯旋南下,班师镐京,创建周朝;四奏时天下太平,南方荆蛮都来归服,为周朝疆界;五奏时东西中三队分为左右二部,体现国家太平岁月,分陕地东西而治,周召职任左右二伯;六奏颂扬国王盛德,象征回朝整顿军队,舞人归位停步,以示尊崇天子。武王和大将军在队伍中摇铃振奋士气,演奏时也两人提铃,夹列按照节拍,*纣王及其四方附逆诸侯,显示中国的盛大威风。分部前进,想早成大业。久驻雄兵,等待诸侯增援。胜利后停战兴利,抚恤功臣,发展生产,振兴文教,减轻赋税,教民孝服。于是周朝王道四方响应,礼乐交通,如此说《武乐》迟缓久待,不也对么?”

    孔子最后问:“《韶乐》《武乐》那个好?”

    苌弘回答:“《韶乐》是虞舜时代的歌谣,《武乐》是周武王时代的曲调。如果讲论功勋,舜继尧业天下大治,武王伐纣解救万民,都是功高与日月争光,不分高下。然而就乐论乐,《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声容虽美,曲调却晦涩隐含,稍为逊色。所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惟有《韶乐》可算尽善尽美了!”

    苌弘推祟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认定《韶乐》无可挑剔;他维护奴隶主周天子的统治,又稍嫌暴力革命要流血,不免对《武乐》略有微词。他的观点对孔子影响很大,使孔子产生“乐以发和”的思想,主张温柔敦厚,希望和平、协调,反对狂躁激进。

    后来,苌弘对刘文公的儿子刘定公说:“仲尼言必称先王,廉洁谦让,见多识广,记忆力强,大概是圣人又产生了。”

    孔子这次拜访苌弘问到的知识,对他后来整理六经,特别是删改《乐经》、作《春秋》帮助很大。

    每事问使孔子成为大学问家,可以说,没有每事问,就没有孔子创立的学说。我们也应学会问,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使得自己知识更丰厚。

    作者题外话:孔夫子爱问,遇事问题连串,非问个透彻不可。这里例举的是向苌弘问乐,向老子问李也问了多次。另外他问会了照着做,比如向师襄子学琴,练的时间就很长。好啦,喜欢的就点击下面的“加入书签”,从“个人中心”的书架中寻找本书十分方便。写几句评论就更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