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问啥?咋问?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问到底》和《每事问》都说明“问”的重要性。那么问些啥,如何问呢?陶行知的《八位顾问》这首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有八位好朋友,

    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

    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

    何时,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

    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把这八个问题比喻为人,聘为“顾问”,誉为“八贤”,既风趣又幽默,既精密又周到。要问,就要问清事情的性质,详细情况;发生的原因;涉及到哪些人;事情发展的方式,进展程度;发生和发展阶段的时间;发生和发展阶段的地点;事情的最终结果,或者当前的进展情况,发展趋势、方向;事件有关的数据,数量。把这把个方面问清楚,“笨人”也就不笨了,也不会做错事。

    陶行知非常重视“问”

    他曾在重庆育才学校提出“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可以理解为人生要义,“能把我们的人生渡到更高境界的宝筏”,如果一个人能从”四问”着手学习做人,这无疑会受益匪浅。对这“四问”,我们可以理解成陶行知主张从“问”中做人。

    陶行知先生主张大众文化,语言通俗,写了一首《问老妈子》的诗:

    文章好不好?

    要问老妈子。

    老妈高兴听,

    可以卖稿子。

    老妈听不懂,

    就算是废纸。

    送给书呆子。

    文章是给众人看的,好坏就得问问群众,由群众来检验,要写得让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老太太能听懂,这篇文章就可以发表,听不懂就做废纸。

    陶行知的几首关于“问”的诗,讲明了问的意义,问的重要性,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用问群众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成果。

    不要羞于问,每事问,“八顾问”,问到底,问明白,问中得道。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