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矮人族战争史4

目录:灭世神弓| 作者:金镝| 类别:历史军事

    人族一发出征讨兽族的邀请,矮人族的大族长就欣喜若狂,立刻派兵一直跟在人族的后面四处征伐。

    其实,大部分的长老在心里并不支持大族长继续参战。可是,在记得利益的驱动之下既得的利益,也就主动选择的沉默,默认了大族长的决定。

    没有分配到好领地的部落自然而然的就被大族长冷落了,而这些部落的长老也一直心怀不满,这时,一听说大族长大人还要继续派兵跟着人族征讨兽族,立刻就吵翻了天无论如何也不愿继续派兵参与战争。不愿意参战的部落毕竟只有三个,其他九大部落拼凑起来的矮人族战士也足够一场战争了,大家伙吵到最后。也没能吵不出一个结果来,大族长索性就把那三个部落抛开,率领其他部落的战士出征了。

    这次由于兽人族早已经有了准备,而地精族居然投靠了矮人族,两个阵营的实力大体相仿,所以,在战争初期,四大智慧种族伤亡惨重,而且人族和矮人族的高手经常会在战场上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被什么人用弓箭暗杀掉了。随着人族和矮人族死亡的将领或者高手越来越多,战争的天平也越来越向着兽族和地精族的一方倾斜,矮人族内部已经听到有关于人族和兽族打算讲和的传闻,而双方议和的条件很可能就是把整个矮人族当成是筹码。人族、兽族和地精族一起进攻矮人族,三方在战后按照5:4:1的比例分配被俘的矮人族的战俘,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这一合议一旦达成,矮人族所有未战死的族人都会成为各族的奴隶。

    同一时间,人族在战争中也放缓了进攻步伐,由进攻突然转为了防御。矮人族的大族长真是不可救药了,他还像以往一样信任人族这个忠实的盟友,根本就不停任何人的劝谏。而其他参战的部落则是人心惶惶,生怕传闻真得变成了现实。

    就在战争焦灼的时候,人族似乎真得要和兽族联盟议和的时候,战场上突然发生了变化。人族突然发动总攻,而且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势不可挡。一向反复无常的地精族看到战事已经恶化,立刻和人族打成了和议,他们在战场上突然反水,打了兽族一个猝不及防,就这么兽族也被人族打败了,而他们的领地也一再的被人族所侵占。

    后来,矮人族从俘虏的兽人族口中得知,在战事焦灼的时候,人族的确是准备与与兽族和地精的联盟族达成和议,而和议的条件也的确是拿矮人族做了筹码,矮人族也就这一点花了大价钱向地精族求证,得到的也是肯定的答复。

    矮人族的大族长迫于族内的压力,不得不就这件事情质问人族,谁都没有想到,人族居然承认了,不过人族的王者辩称自己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用这一点麻痹兽族,其实,人族是在暗中又联络了海族。因为,人族的王者已经调查出那些在战场上暗杀双方高手的罪魁祸首就是月之精灵族。为了打破僵持的战局,人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争取到海族对于自己的支持,而这代价可是人族自己单方面付出的。

    就这样,矮人族的大族长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他在自己的心里还认为人族付出了这么大得代价,却忍受了这么大得冤屈,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的盟友了。于是,他回来之后,力排众议,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人族一大批精良的武器。

    这位大族长经历数次的战争,始终认定人族是矮人族最坚定的盟友,可是,他的年纪已达,在和兽族的战争结束之后,没过几年他就撒手人寰了。当然,在他临死之前,他把在刚刚得到的一些兽族的领地分封给了那九个一直跟在他身后征战的部落,而阿尔卑斯山脉——这个矮人族世代聚居的地方彻底成为了他所在部落的领地。

    这位在当时被认为是矮人族历史的长河之中最伟大的大族长,他生前死后享尽了无数的荣光。可是。在他死后的第二天,人族就发动了对矮人族的战争,而地精族也站在了人族这一边。

    此时,矮人族的生活条件的确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是,矮人族自身族群繁衍的能力比较低,再加上数次大战中人员的损耗。这时,整个矮人族十二个部落总人数加起来还没有参加讨伐月之精灵族战争时候的总人数多。

    并且,矮人族此时的领地也非常多,可这无形之中极大的分散了矮人族整体的实力。人族就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先派出重兵彻底打掉了贝斯山上的矮人族部落。

    让人族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经过精密筹算的计划,居然出现了差错。因为,他们漏算了一个矮人,也低估了一个矮人的实力。这个矮人就是唐吉诃德。

    劝说不成,唐吉诃德就被大族长一直关在贝斯山中一处囚牢之内。现任大匠师制造武器的水平实在是太过于平庸,所以,大族长才没有难为唐吉诃德。而且,这位大族长虽然极度信任人族,可他并没有把有关于唐吉诃德的消息告诉人族。

    唐吉诃德还存活于世的这个消息在矮人族当中,也只有大族长、十二位长老。当天当值的卫兵和那些向唐吉诃德的学艺的匠师才知道他的存在。所以,人族在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自然就漏掉了唐吉诃德这位能反转乾坤的X因素。

    人族一开始向贝斯山上的矮人族发起进攻,现任的大族长知道大势已去,就主动把唐吉诃德从囚牢里面放出了出来。并且现任大族长集合了族内全部的力量准备一起突围聚集了,其中实力最强的12位晋级为纯金之王的矮人作为唐吉诃德的卫士,负责保护唐吉诃德。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大陆的正中央,也是整个大陆南北的分水岭。

    从山脉北麓到北海边,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还有流水量极大的河流,这里虽然四季较为分明,但是一年之中冬天的时间最长,而且这里一年平均的气温也是非常低的。在这片平原的东北部,有一大片区域突出到了北海之中,这片区域就是斯堪地那维亚大冰原。

    而从山脉南麓到南部沙漠地带,平原和河流都相对较少,高耸的山脉和丘陵遍布其中,而亚平宁山脉自西向东横亘在这片区域当中,一直延伸到南部的荒漠和沙漠区域。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亚平宁山脉之间只用一小片平原,所以,矮人族一旦能够顺利的通过这片平原就如到亚平宁山脉的话,就不再怕人族能够歼灭他们了。而阿尔卑斯山脉是东西走向,从矮人族的营地向东西突围的话,也暂时能够逃脱人族的追击,可是矮人族真得这么做的话,等待他们的无疑就是最终的覆灭,人类在消灭整个部落大部分的矮人之后,对付这些散兵游勇只需要采用分片围剿的方法,就能够把这个部落所有的矮人掌控在手中,那个时候,要杀要刮还不是人族一念之间的事情。

    所以,现任大族长比他的父亲要聪明的多,他自然不会选择东西两个看似安全的突围方向。

    现任大族长首先提出,由他担任北方总指挥,带领一拨战士主动从北部突围,以他的地位和实力,一旦他现身的话,肯定能够吸引人族大量的高手来围剿北方突围的部队。

    而同一时间,唐吉诃德则担任南部突围的带领有能力突围的人从南部突围。这个突围计划看似非常合理,所有人也都赞成。

    然而,唐吉诃德把现任大族长的这个计划否决了。他说还是由他带人从北部突围,众人还以为他是想要发痒风格,就极力的反对唐吉诃德出任北部突围的指挥。

    唐吉诃德解释了自己的理由。人族并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会在贝斯山的南北两路布置下重兵把手,而南部肯定会是他们着重防守的目标,这条路看似非常短,却是一条思路而已。

    正是由于唐吉诃德年纪大,隐居的时候,游历了整个大陆,所以,他知道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东南部和东部还是有活路可走的。这两条路虽然要绕很远的路,可是,路得尽头同样能够达到南部的沙漠和荒漠。

    由于,经过唐吉诃德的筹划,新的逃跑计划成型了。部落里总共有20个矮人成功晋级为纯金之王,除了现任大族长、大族长的儿子和十二位长老以外,还有6位刚刚晋级不久的部落里的天才少年。

    于是,唐吉诃德让大族长把部落里所有的族人全都集合起来,把这些族人按照实力的强弱总共分成五路。

    第一路自然就是由唐吉诃德自己作为指挥,这一路人数最少,除了他自己以外,只需要带上6位长老和六位实力最强却没能晋级为纯金之王的矮人战士就行了。他们所走的线路,就是从贝斯山的北路一路往北疾行,然后抽空联络上北部那些没有参战的部落,联合他们的力量北进进入斯堪地那维亚大冰原。而这里真是唐吉诃德游历完大陆以后,一直隐居的地方。可以说除了那支已经进入冰雪森林之中的月之精灵族以外,整个大陆之上再也没有其他的种族到过这片净土。

    唐吉诃德之所以要选择在这一路突破,因为,这一路上全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人类肯定不会布置大量的兵力,而唐吉诃德又比任何人都熟悉这一地带,因此他带队走这一路在合适不过了。之所以带那么少的人,也是因为这一路能够让他们躲藏的地方实在是太少,实力较弱的话,肯定撑不到地方,而这十二位长老不但实力过人,他们的经验也异常的丰富。

    而人族一旦发现这一路异乎寻常的强势之后,肯定会猜到唐吉诃德的真实身份,自然就会调集大量的高手来围追他们,想必他们肯定会想要活捉唐吉诃德这个’无价之宝‘吧!

    当然,第一路也是最先出发的一路,他们吸引的高手越多,其他几路突围起来就会非常的轻松。

    第二路就轮到大族长了。他选集部落中那些参加过数次战争、年龄较大或者身有残疾的矮人,但是这些矮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行。

    大族长这一路是排在第二位突围的,他们突围的过程整个分成两个步骤。说到底,大族长所带的队伍中的战士就是去搏命的,每一个战士在战死之前一定要大量杀伤人类的部队才行。

    第一个步骤,他们先往南部突围,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给人族的部队造成杀伤,装成一副誓死也要突破防守,进入亚平宁半岛的态势。但是,这一路有三个原则必须要遵循,第一,不能太过于深入第二,不能断了自己的后路,第三,还不能让人族看出这一路的目的。要做到这三点非常的困难,幸好有大族长这么聪明,实力又强的人坐镇。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也是对大族长的一个考验。

    第二个步骤,当他们突破西部人族的防御圈之后,就要寻找机会从原路返回,再沿着阿尔卑斯山脉一路向东突围,达到巴尔干山脉以后再沿着巴尔干半岛向南部的荒漠和沙漠突进。

    毫无疑问,这一路的伤亡是最大的,他们所冒的风险一点也不比第一路小多少,而他们所担当的责任却是最重的。这就要考验这一路战士的实力和持久力,一旦中途松懈或者伤亡过重的话,他们说不定连第一个步骤的任务都完成不了。

    第三路则是由大族长那位成功晋级为纯金之王的儿子作为指挥,他带着一千名年纪较大战士的族长带着剩余的部队撤回到贝斯山,沿着阿尔卑斯山脉往西部突围。这一路也是是为了给人族造成一种假象,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停地给人族造成杀伤,这一路由于人数非常少,所以只能打游击了。这一路虽然起先的伤亡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一路最终的结局还不如第二路,因为这一路根本就是一条死路。

    第四路则是只要由一名年纪较大的长老,他也带领着1000名矮人战士沿着阿尔卑斯山脉向东突围,这一路有两个目的,一是吸引人族部队的注意,迷惑敌人,让敌人无所适从,二是,给大族长剩下的部队扫清前面的障碍。

    第五路是这次突围的主力军,由剩下的十一位成功晋级为纯金之王的矮人战士作为领队人,其中包括5位长老和那五位年轻俊彦,还有大族长剩下的一个儿子。这一路汇集了整个部落的精华,匠师、小孩、女人、基本上全都集中在这一路。突围的方向就选定在沿着阿尔卑斯山脉先向东,在向东南方向,从那里沿着海边直插进入巴尔干山脉。

    这五路之中,除了唐吉诃德、大族长和他的大儿子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经过自愿的原则挑选出来的。

    大族长一声令下,首先突围的方向就是唐吉诃德选定的——北方。

    唐吉诃德本身的实力的确是冠绝大陆。可是,他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打铁的矮人,打了一辈子的铁,却很少杀人。他给自己做得装备只是全身的护甲而已,他的防御力超强,根本就无人能够攻破他的防御,但是他的进攻能力却十分的不足,一旦被人族围住的话,只会成为人族攻击的目标,根本就无法脱身。这也是现任大族长派12位族中的高手保护唐吉诃德的原因,当天,他这么做也是在为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的过失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补偿而已。再说了,当初唐吉诃德回来报信,现任大族长的父亲即便不相信唐吉诃德所说的一切,也不应该把唐吉诃德关起来,而唐吉诃德现在也就不会卷入到危险当中了。

    战斗一开始,先开始,唐吉诃德这一边根本就是无敌的,正像他所预想的那样,人族果然从其他的方向调集了十二队高手围剿第一路的矮人战士。

    北边的人族指挥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特殊的情况,他一上报这件事。人族之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立刻就猜到了唐吉诃德的身份。立刻就调集高手,可这十二队高手自然不会从南部重地调集了。一是南部的通道地确是太关键了,不容一点差错。二是,从南部调集人手的话,时间也来不及,毕竟中间还隔着阿尔卑斯山脉呢?

    接下来,就是大族长引领的第二路了。双方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惨烈,不管人族准备的多么充足,可别忘了,人族所用的每一件武器全都是矮人打造的。所以,这边要是死了一个矮人族战士的话,那边就不只是用十条人命来填了。

    人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高手也多。也幸好是高手多,才能够拦住第二路的大族长。

    其他三路也都按照唐纳德之前的部署顺利突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