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金山卫登陆:历史重现

目录:抗日特战队之最精锐的抗战| 作者:红狐刺猬队| 类别:历史军事

    虽然沈佩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就把自己的部队给派了上去,但薛岳清楚,即使按约定的时间,那冲上去的第四军90师也不可能完成将阵地上的鬼子给全歼的任务,若不是沈佩及时派出部队,恐怕阵地上正与日军苦战的90师还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因此,颇为血性的薛岳认赌服输,将第19集团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沈佩。

    沈佩接过指挥权,这仗打起来就快了,以前虽然是左翼军的总司令,管辖着第19集团军,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部队,调动起来还有很多“摩擦”,大大减慢了沈佩所期望的进攻速度,还失去了很多的有利战机,而如今第19集团军已经放出话头沈佩的命令即是他薛岳的命令,如果再不服从的,沈佩都不用通过薛岳,自己直接就地解决,开始还有几个师长磨蹭,被沈佩直接派出警卫兵于师部里击毙了,底下稍有反抗的,也被其带来的官兵强行给“镇压”了下去,事情传到薛岳这里,薛岳只是铁青着脸应付前来的告状者:“该杀!”,于是就理也不理来人,自去忙自己事了。

    就这样,沈佩指挥特丙2师在后督战,逼着第19集团军在前面冲锋、挡住日军炮火,然后后面的冀东部队再如狼似虎地扑到日军阵地上去;深知他们能伤亡不大的扑到日军阵地,完全是拜弟兄在前面用血肉之躯铺路的结果,所以对日军下手哪会不狠,经常是把阵地上的鬼子一直追到其它阵地上才罢手,这样一来,凡是特丙2师血洗过的日军阵地,基本鬼子部队都是被全歼的!

    沈佩这样指挥部队打得又狠、又快、又猛,很快就达到了老蒋重点中央突破的效果,在浏河、吴淞口之间川沙口日军的中央防线阵地上,几乎全歼了日军战斗力颇强的第3师团,那些被中队追得逃溃的日军退挤到江里“人满为患”,好多都不来不及上运输船就给冀东部队多得数不胜数的机枪、冲锋枪扫死在江里!

    由沈佩指挥的左翼军很快就取得了川“沙口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其它战场的中队士气,纷纷发起了对各自前方日军阵地猛攻,战争的主动权似乎一下倒在了中队这边。

    而从中央突破了日军防线的左翼军,在薛岳的建议下,迅速以第十九集团军向东,冀东部队向西,分两面向日军阵地包抄过去,配合北面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张发奎右翼军的第八集团军将该处的日军紧紧包围,配合南面的中路军和右翼军的第十集团军,将该方向日军死死困住,将日军从中央突破,切断吴淞口、浏河日军间联系,并将之分割包围的战术终于形成!

    消息传到后方,南京顿时一片欢腾,谁都知道,仗打到了这般地步,将日军歼灭、赶下江去,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政府方面已经在为前方的将士们准备庆功宴了,最为高兴的应该是蒋介石了,因为该战役的战术策划是他一手制定的,各大官媒也在开始纷纷鼓吹起蒋介石这位英明的政府领袖,并满篇幅的给国民政府这次抗日的伟大胜利“贴金喝彩”。

    就在前线捷报频传、后方欢欣鼓舞之时,一件令所有人除了萧逸云以外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了:日军于1937年8月1日在杭州湾的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了淞沪战场中队防线南方的后背。

    当时在防区里只有张发奎右翼军的陶广第62师中的两个步兵连、炮兵第2旅2团6连和少数的地方武装,而这次登陆的日本第十军足有十万精锐,怎能挡的住,结果自然是日军一上岸,少的可怜的守军就被迅速击溃!

    接着,日第十军司令柳川平助指挥军队第6、第18师团,分别向松江、京沪铁路扑去,试图实现日军早已计划好的联接苏州―嘉兴一线以东,这样一来就可以和淞沪战场北面的上海派遣军将中队团团包围住!

    蒋介石得此消息后大惊失色,赶紧命令在上海市区的萧逸云带着部队赶往松江以阻截试图切断中队后路的日军,心里焦急之外还多了份伤感,这次日军大军来袭,那萧逸云近万人的兵力过去无疑是杯水车薪,稍微停滞一下日军行进的步伐而已,弄不好还会全军栽在里面!

    老蒋的这个估计也“没错”,历史上老蒋应对这一“变局”,曾派出东北军吴克仁的第67军前去阻敌,结果是与日军血战3天3夜后,67军军长吴克仁战死、全军覆没!

    毕竟曾今是自己的警卫副官,多少还是有些“感情”吧。

    接到蒋介石军令的萧逸云可没有那么多愁善感,反倒有些兴奋,窝在上海那么久,总算可以带着部队活动下身子骨了!

    至于来势汹汹的日军,萧逸云只是担心对方的炮火,可是他带来的“刀锋”所配备的炮火可也不少,一个旅三个营6000多的兵力就有75门70mm的野炮、9门苏联“进口”的火箭炮、此外排级这样的基层单位就配备有2门80mm迫击炮,全旅共有60门80mm口径的迫击炮,而相比之下日军一个师团不过54门75mm野炮,8门70mm步兵炮,数量上远远少于“刀锋”部队,掷弹筒虽然多,有324个,但口径仅为50mm发出的炮弹破坏范围仅在半径5米左右射程也不过500米的掷弹筒是怎么也不能比得上口径80mm射程在2400米破坏范围在半径30多米以上的刀锋部队所配备的掷弹筒的!

    因此即使是打炮火对攻那样的远程作战,“刀锋”部队并不会输于日军的一个师团!

    萧逸云带着部队急行军赶到了松江,刚展开好兵力部署,日第十军第6师团气势汹汹地扑过来了。

    “司令,我已把部队的炮火都调出,这就向城外的日军发起进攻吧!”刀锋旅旅长于谦向萧逸云请示道。

    “不,后面的日军还有很多,我们要赶在后援部队赶来之前,把他们消灭掉!”萧逸云不同意道。

    “司令的意思,是要将城外的日军师团给全部消灭完?”于谦没等萧逸云话说完,便惊讶道,虽然也知道自己这支部队无论是从人员还是武器配备上,都是所有冀东部队里精锐里面的最精锐了,但要以一个他们一个6000多人的旅把对方一个2万多人的师团给消灭掉,这谈何容易?

    “打常规战的话,自然是不可能,特别是两方这样大炮轰来轰去的较劲,没有个一星期是难分胜败的!”萧逸云说道,“这又正是我不主张和对方硬磕的原因,否则这么长的时间,日军的大队人马早就赶来了,到时候别说歼灭对方,就是想保住松江都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