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请帖

目录:一溪云| 作者:轻小罗| 类别:都市言情

    两封信一封来自陈州,乃是史氏所书。信中说道,因二姐儿痴顽,苏辙公务繁忙,自己近日又有了身孕,实是无暇顾及,盼兄嫂代为管教一二。年后将遣人将二姐儿送往杭州,任妈妈陪同前往云云。

    看来二姐儿的婚事遇到了麻烦。史氏相中的有为青年要么不愿结亲,要么早有婚约,而苏辙说不定仍一味想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外甥为妻。史氏只得将女儿送出,希望兄嫂在杭州的芸芸才俊中,为女儿觅得如意郎君。

    此时离过年还有将近一月的时间,而送女出远门,怎么也要过了正月再上路,只怕要三月左右能到杭州。

    另一封信却来自四川青神县王闰之的哥哥王谦,说将护送其姐王六娘及其大女儿来杭小住,十一月中启程,来年三月到达杭州,希望妹妹毋须操劳,简单准备一番即可。

    十多岁的女孩儿,千里迢迢投奔亲戚,目的简直不言而喻。

    两个不同背景,不同教育,甚至不同性格的女孩子,为了同一个目标奔向杭州,这算不算殊途同归?

    苏晚看完信,认真折好,放回书案上,笑道:“嫂嫂和六姨太太多年不见,如今眼看就要骨肉团聚,真是让人眼热。说是不让嫂嫂操劳,可怎么都要好生准备才是。”

    王闰之自看完信后就眉眼舒展,闻言感慨道:“我出阁的时候,六姐只带着全哥儿过来,双姐儿真是许多年不见了。她小时候来外家多些,常常一住就是十几日,那时候她才这么高,就是个小黄毛丫头,如今也有十五岁了吧,真不知道长什么样了。”

    然后又说起收拾哪个院子:“……芳华院远了,锦绣院又偏小……”左右为难的样子。

    “不如将两个院子都收拾出来,芳华院虽远些但地方大,屋子敞亮,给六姨太太和表姑娘住,锦绣园小点却离嫂嫂近,给二姐儿正好。这样旁的人也说不出什么来。”苏晚提议到。虽然娘家人感情深,可也不能表现太过,面子上总要过的去。

    王闰之想了想,同意了。又和她商量起院子里要添置什么东西,从床上的被褥、窗幔的花色,说到屋子里家具的摆放,苏晚索性拿笔一项项记录下来,再叫人照着单子采买。

    正说着,王闰之的丫鬟月桂进来,手里拿了一张帖子,说是陈知府家的人送给苏晚的。苏晚接过帖子,心里有几分诧异。打开看来,却是陈知府的四姑娘邀她后日去陈家赏梅,说什么“对梅酾酒,效古贤人之遗风,携友邀月,展今弱柳之令姿。”署名“扶风社陈桑榆上”。

    王闰之拿过帖子反复读了几遍,才道:“就是看几枝梅花,还要弄出花样来。也巧了,我正打算后日带你去陈府拜访,一来那是老爷的顶头上司,我们初来,又近年关,总得走动下。二来也谢谢陈知府的赠婢美意。还没出发呢,他那里倒先来了帖子。只是这帖子请的是你,我跟着也无趣。”

    “嫂嫂还是陪我走这一遭吧,给我壮壮胆。何况邀请我的是陈府的小娘子,您去拜访的,是陈府的夫人,又不想干。”苏晚劝道,眼睛扫到“扶风社”几个字上,忖度着意思。

    思量间,又有丫鬟进来报道:“钱塘令蔡大人的夫人来了。”

    这才几天,这个蔡夫人小常氏就两次登门拜访了。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小常氏走这么勤,定然是有事相求了。

    苏晚想的到,王闰之必然也想的到,苏轼又特意叮嘱过,王闰之就有几分迟疑,可蔡知县毕竟是一县之尊,不能过分拂了他的面子,再者小常氏又才帮了王闰之的忙,这人情还不曾还,怎好说出那句“不见”,将人拒之门外?

    最后只得让小丫鬟将她引了进来。

    彼此厮见,落了座,小常氏看了眼桌案上的笔墨纸砚,笑道:“夫人有事要做,我可是来的不巧了。”

    小常氏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百蝶穿花暗红色窄袖小袄,外罩缠枝牡丹松花色暗纹褙子,下着石青色素面马面裙,头上的堕倭髻插着一根简单的水钻山茶绘银华胜,简洁华贵而不张扬,又兼人未开口先带三分笑,整个人就带了十分的平易亲切,倒和京城里常见的或傲慢或清高的官太太不同。

    王闰之客气了一番,苏晚接过丫鬟奉上的茶,亲手递给王闰之,小常氏暗暗打量着苏晚,问到:“这就是通判大人的妹妹吧?”

    苏晚只得上前见礼,小常氏拉着她的手,夸赞道:“人家常说杭州山灵水秀,多出美人儿,今儿见了小娘子,才知道天外有天,可不是把杭州的美人儿比下去了!况且小娘子这相貌气度,和夫人站在一起,倒像是嫡亲的姐妹。”

    她这番话说的自然真挚,表情语气丝毫未见夸张,苏晚低着头谦虚了几句,心说:您才是我见过的最会说话的人,这许多的夫人太太们可都被您比下去了。

    她挣扎了一下,轻轻挣脱小常氏的手,却听得啪的一声,一个物事从袖子里应声而落,正是陈家姑娘发给她的请帖。

    苏晚捡起帖子,袖到袖子里,退到王闰之身边。

    小常氏的目光在帖子上停留了一瞬,旋即抬起头,像什么都没看见一般,和王闰之聊起了家常。

    不外乎哪里的成衣精美,哪家的首饰精致,哪条街的脂粉味道最纯正——都是些女人感兴趣又不涉及到**和敏感问题的话题,王闰之最初还有些谨慎,慢慢的就被调动起来。

    又说到这几天天气的潮湿阴冷:“……也就是知府府邸的几株老梅树耐得住这样的寒冷,年年这个时节开花。我听说知府家的四娘子要举办赏梅会,也就是后天的事吧。”说着叹了口气,“原本想后天去拜访知府夫人,既办这赏梅会,怎会有空见我。过了赏梅会就是腊八,之后更要准备过年,益发不好去添乱……”

    这话竟直直的说到王闰之的心坎里。苏晚心中一动,抬眼悄悄打量小常氏,却见她的脸上只见计划被打乱的一丝恼意,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王闰之忍不住问道:“知府家的四娘子为何在这个时节办赏花会?”

    小常氏说道:“这事说起来,就有些话长了。夫人才来杭州,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