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婆婆这张嘴(二更)

目录:婆婆如影随形:嫁个男人是孝子| 作者:非非| 类别:都市言情

    何晓毛哄着儿子睡了,睡到妻子身边,才发现许萌萌在默默地掉泪。

    “干嘛呢?”

    “你妈说得什么话啊,儿子身体跨了,媳妇就不是人吗?”

    “你跟她计较什么?”

    “晓毛,我明天就回去,回我娘家去。”她央求道。

    “你回不去了。你妈骨折了,你爸打电话给我的,我已经买了补品明天送过去看看她,你爸叫我最好别告诉你,你在坐月子,怕你急出病。没什么就是右脚上了石膏,躺在家休息三个月。你说你能回去吗?你回去不就添乱吗?”

    “啊?”萌萌傻眼了。

    原来那天林医生不小心在自家盥洗室里不小心滑倒,导致右脚脚腕骨折。正请假在家静养。

    周日晚上,何晓毛要回上海了,他特地去镇上买了一大包菜回家。“妈,我买了些菜,足够你们一星期吃了吧?周一大排,周二鸡翅你再配些新鲜的蔬菜……”他相信萌萌说的是实话,怕母亲节俭成性,干脆把一星期菜单都安排好。

    王大妹指着菜逐个问儿子:“这牛肉多少钱,这鱼多少钱?”这下何晓毛不耐烦了:“你烦不烦?我还要向你汇报啊?”

    “哼,你们年轻人买菜就是要被人斩!”

    星期一开始,何家又开始紧衣缩食了。丈夫买的菜,婆婆只是烧那么一点点。婆婆的确是按着丈夫定的菜单做,可是只做一份!许萌萌从来没看见过一家人家烧大排只烧那么一块。就这么一块大排,放在她的饭碗里,她怎么好意思吃?难道看着婆婆吃泡饭自己啃大排?“妈,你怎么自己不吃啊?”她好意问。

    “你吃就是了,我习惯吃泡饭了。”婆婆说着若无其事地喝着自己碗里的泡饭,还是吃着昨晚的剩菜.

    萌萌想着自己必须要保持丰盈的奶水,就厚着脸皮坐下来吃。

    有一天,她决定自己做饭,就做西红柿炒鸡蛋。她记得母亲林医生说过,西红柿要油多,炒得融化成汁水,那样西红柿的酸甜味才能与蛋融合在一起,于是她多加了点油,婆婆正好回家,看见媳妇自己做饭倒是很高兴的,没想到走近一看,惊叫了起来:“你昏头了?倒这么多油?昨天煎过大排的油不用,用这么多新油?”为了多用油,婆婆居然当面嘀咕了好久,萌萌这下子啊也就没有了下厨房的兴趣。

    她想起何晓毛有次说母亲是葛朗台,婆婆还真是吝啬成性的葛朗台啊。每次煎了肉和鱼的油都要从锅里倒出来,留着炒菜。其实这是很不健康的做法,煎过的油再加工会产生一定的毒素。

    天气暖和的时候,萌萌就抱着孩子到楼下晒太阳。王大妹终日忙忙碌碌,但一看到孙子就忘记了疲劳,凑上来:“宝宝长,宝宝短”地逗着孩子,口水不小心就会从牙齿缝隙里溢出,溅在孩子可爱的小脸上。

    一切将就着过,只是有一点很让萌萌受不了。仿佛这个家不能允许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婆婆就会很紧张地问,怎么了?尤其是看到宝宝流眼泪,她就更心疼了,借着哄宝宝数落萌萌:“不哭,宝宝乖,你妈妈不疼宝宝,奶奶疼。”

    萌萌无数次想问婆婆:我怎么不疼宝宝了?

    萌萌越来越觉得婆婆这张嘴似乎永远说不出动听的话,而且这张嘴总能说出一些违背常理的话,就如“你妈不疼宝宝”这些话,都是常人不会说的。还有,婆婆激动的时候会说儿媳,“你昏头了,”完全没有一点玩笑的口吻,表情凶恶极了。就是这些异常的表现,往往让萌萌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如何接口。难道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好容易熬出了月子,可是她能上哪去?自己母亲骨折,回不了娘家。想带着孩子去住何晓毛上海的宿舍,可是宿舍里还有一个同事,怕孩子夜晚的哭声炒了别人休息,也不好意思回上海,那就只能继续呆在乡下了。

    作者题外话:

    我的书很快要从广告上撤下来了,请亲们给菲菲一个面子,收藏一下我的书。不是收藏在电脑收藏夹,而是免费注册号码,登陆之后,点中间的收藏,收藏过了,就不用多点,只要一次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