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婆婆为啥话特别多

目录:婆婆如影随形:嫁个男人是孝子| 作者:非非| 类别:都市言情

    周末是萌萌最期盼的日子。因为可以回从宝去看儿子了。

    自从决定了买房子,她的确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不买一件新衣服,可是路过童装店的时候,她就抑制不住要给宝宝买。可能这是每个年轻母亲的通病吧,这时候的女人往往一心想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可以忽略自己的打扮,却不愿意勉强了自己的孩子。

    买房子必须要学会精打细算了,再也不能如婚前那样随心所欲地花钱了,萌萌学会了计划着用钱。给孩子买鞋子买大一个尺码,可以多穿些时候,买衣服可以不买新品,乘打折的时候买,这样就比较实惠了。可不,这天给儿子买了换季的背带裤,毛衣,还有一顶红白相间的米奇妙卡通帽,一定很配宝宝那双大眼睛。

    夫妻两回家,客厅里传来何晓惠逗着宝宝玩的声音。

    婆婆见他们回家就拉到院子角落,低声说:“你姐在不开心呢。”

    “为啥啊?”

    王大妹一边剥着蒜瓣一边说:“还不是被周家人气得!”于是她就把周家动迁,一套房子给了周若溪这事告诉何晓毛。

    何晓毛听明白了,很不解地问:“我看周家没做错啊?”

    “毛毛,你怎么帮人家说话?他们这么做分明是看不起你姐,你想,如果不动迁,这老房子不就是若明一个人的?动迁的新房子是用老房子去换的,新房子多少都与她小姑无关。她小姑怎好意思拿这房子?当初你姐回来说,那个小刘要娶她小姑,我就觉得这里有阴谋。。。。。。”王大妹很为女儿失去了一套房子而心痛的样子。

    “晓毛,我抱宝宝去了。”萌萌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去找宝宝了。

    萌萌抱了儿子回房间,就迫不及待地给儿子换新买的衣服。

    每次回家,萌萌看着儿子的衣着就觉得不舒服,宝宝尽穿着别人的旧衣服。萌萌想起以前婆婆捐衣服捡回一大包衣服当宝的事,就怀疑这些衣服也是这么来的。她不好意思说,就每次回家故意给宝宝马上换上新衣服。换好了,对婆婆说:“妈,瞧我们宝宝多帅气?这新衣服多衬他?”她不相信婆婆就不高兴看见自己孙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婆婆就不紧不慢地说:“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以后脾气性格温顺,你看我们毛毛多好?从小毛毛连短裤都穿姐姐的呢。呀,你这衣服也买得太小了吧?”

    “不小了,买大一个号了呢。”

    “你还要买大些,特别是裤子,把边折进去缝住,以后长大了,裤边放一点,再长大,就再放一点。”

    萌萌就不想再说下去了,一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她说一句,婆婆总有更多的话来回应她。婆婆自认为这些有道理的话,在她听来就是谬论!就拿裤子来说吧,那照婆婆的意思就是人这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条裤子了?她理解,婆婆就是教育自己要节约,但是就这么一个孩子,再怎样,买几条合身的裤子,总还不至于影响生活了吧?她班级的那些上海孩子还都穿名牌呢,一双小小的球鞋就是几百元,说出来,婆婆怕是不会相信。

    每次萌萌懒得再去答理婆婆什么了,婆婆就会觉得是她理亏说不出什么了,最终习惯地开始总结:“哎,女人呢要会过日子,赚再多的钱,不省着化,也会穷!你妈怎么这些都不和你说呢。。。。。。”

    这时候,萌萌就会借故走开,因为沉默是金对婆婆来说是无效的,你不走开,她还会说,不断地说,说得好像一万只蚂蚁在你心头爬。

    婆婆究竟为啥这么爱说话?

    平日里公公就守着个电视机,萌萌真不理解,这电视是好看,也不至于这样整日整夜地看,只听说年轻人玩游戏会上瘾,没听过看电视也会上瘾。后来她从单位心理咨询师那里了解到,生活中,某些人对某些事物表现出违背常理的狂热,其实这就是心理障碍的体现,甚至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她觉得公公就属于这个范畴,他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就拿《小兵张嘎》这部黑白老片子来说吧,公公已经看过无数遍了,但只要电视台有放,他就会聚精会神地看。如果她的父亲老许这样,她的母亲林医生早就制止发火了。可是婆婆对公公的一切反常都表现出接受。

    有着高中学历的文化,有着体面的农药店经理的身份,这些无疑让只有一年级文化水平的农民婆婆对丈夫永远是仰视,久而久之,这个女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有时候,婆婆忙忙碌碌,遮住了公公看电视的视线,公公就会不耐烦地发出“啧,啧,啧,大妹你干吗呢?”婆婆就识趣地马上闪开。有时候婆婆对公公说着邻居家的趣闻,虽然公公嘴里“嗯,嗯,嗯”地应付,可是眼睛却始终不离电视屏幕,婆婆也就不再往下说了。

    其实婆婆是个特别喜欢说话的女人,很需要有人陪着说说话。可是从小丧母,生性孤僻的公公天生就不喜欢说话,把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上。因此,当儿女一回来,她就要急于和他们说。什么都说,张家的姑妈死了,李家的房子翻修了。。。。。。平日里没人陪她说,她就经常自言自语,例如扫地碰到桌子了,她就会说:“哎呀,我怎么碰到桌子了?”萌萌想到这些,就会觉得婆婆很可怜。别看婆婆处处表现出强势**,其实她的内心非常的孤寂。

    从心理学的分析来看,公公从小丧母,母爱的缺失,妻子王大妹对他的宽容,呵护,使他潜意识里,将对母亲曾经的依恋迁移到了夫妻的感情中,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而长期的生活中,两个人文化层次的悬殊,他们根本没有共同的话题,生性孤僻的他以电视为寄托,整日活在虚拟的世界里,逐渐淡漠了与家人的亲近交往。)

    婆婆对宝宝的宠爱,除了天生的祖孙情,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宝宝的出现让婆婆的孤独寂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因为不会说话的宝宝是她最忠实的倾听者。她种的那些瓜,养的那些兔,别人不感兴趣不要听,可是她可以说给宝宝听。宝宝有时盯着那些小兔,还会欢呼着拍手。有了宝宝,婆婆的心似乎就不再孤独了。这也让萌萌以后越来越感受到,婆婆对宝宝的宠爱已经到了不可理解的程度。

    作者题外话:

    亲们的意见,回应:本书我刻意体现电视剧的效果,后边将**迭起冲突猛烈,但是**需要伏笔铺设,这一卷苦乐年华就是为**卷如影随形埋线。如本章,公公性格分析,婆婆对宝宝宠爱,都是以后引发矛盾的线索。不存在凑字数。我都在嫌内容太丰富,来不及写。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凑字数的,凑字数是没啥写,写点废话充一下,我交代小黄的偷听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以后交代一个重要的情节。写他们之间的性也不是低级趣味,而是后来体现还击报复的重要情节。而职场的交代也是很重要的。萌萌靠自己打拼,尝尽人间艰辛,职场与家庭的矛盾交汇引发故事的最**――自杀。这我能不写吗?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