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大将军裴休烈(上)

目录:枪骑| 作者:五亩田| 类别:玄幻魔法

    贞元十四年,上元节刚过,战争的峰烟又在这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燃烧起来,大启王朝的各府厢军在天下义军前不堪一击,甚至全军倒戈的事也不是没有,天下形势对义军一片大好。可惜朝廷腐化,那些由农民自发组织起的义军腐化起来比朝廷更快,往往打下一郡一府,就再不愿往前一步。

    其心稍正者坐拥一郡每天无所事事;有异心者则迫不及侍称王称帝,大选秀女。一时间这江山突然多出了不少王爷皇帝之类,让大启朝廷当真是始料不及。

    这反贼也有轻重之分,你不称帝则罢,称帝就是首要讨伐对象,于是天下各州郡到处在诛杀皇帝,其中尤以兖州兴业郡战果辉煌,一个小小的郡守,总计杀了十二个皇帝,三十多个王爷,战报发到燕京,高祁和陆君放君臣面面相觑,实在不知如何封赏,最后来个不了了之,好在兴业郡守也知道事情太不靠谱,没有多话。

    各路义军起事来得极快,但事成后比官府更不堪者居多,败得也是极其迅捷,可烽火燎原之势已成,天下乡绅士子少不得有蠢蠢欲动之辈,随义军顺势而起。他们本就是大启的精英阶层,起事方式自与普通农民自发式起义不起,往往占据郡县就大开粮仓,免除赋税,重金劳军,不称王,不号帝,组织严密,不是普通乌合之众可比。到春耕时分,大启江山十八个州已失其六,其中以盘据徐州、青州有小孟尝之称的唐敬业声势最为浩大,据黄河之险,兵锋直逼燕京,又有各路义军遥相呼应,隐然为天下义军之首。

    燕京城五万禁军已扩编至十二万,自号二十万大军屯积冶河郡,拱卫京畿,如果十二万禁军真有心剿贼,凭唐敬业再历害,成军不过半年,定不能与朝廷抗衡,可惜当今天子与尚书令君臣不和,禁军原精兵只在燕京城对峙,双方都不敢外放。只把新扩编的七万将士派上战场,与唐敬业打得有来有往,这七万禁军自是磨练成熟起来,唐敬业手下未必不也是练就了一支精兵。

    从春耕一直剿到端午龙舟之时,唐敬业越是被剿,势力越大,天下各路义军更是有脱颖而出之辈,朝廷名义上已只剩八个州在手了,其中还有江南荆州、扬州听调不听宣,大好江山是去了一大半。

    朝廷无奈,冒险从漠北调边军回中原剿匪,正值胡人虎视耽耽,漠北大将军左定法为人刚正,不敢擅离险地,更不敢调大军回转中原,只好着裴休烈为卫国将军,领精骑一万回京勤王,最终成就了裴休烈的传奇一生。

    裴休烈,字飞云,先帝时曾任南衙右卫大将军,及崇安即位,陆君放为彻底掌管南衙十六卫府禁军,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把裴休烈发配漠北边军为奴。他为人耿直,又文武双全,与胡人厮杀勇猛无敌,立得功勋无数,左定法惜其才,力排众议去其奴籍,升为游击将军,如果大启王朝太平之时,毕竟曾为奴籍,这游击将军也就到头了。时值朝廷调边军勤王,裴休烈全力向漠北大将军讨了这个差使,一为报效皇室,二为看有没办法清君侧,报一箭之仇。

    贞元十四年五月中旬,裴休烈带亲兵及本部将士,合计一万精骑,往燕京方向急进,一路上心事重重,从漠北受命起,两道浓眉就一直皱起没有放开。他本来少年得志,深得先帝恩宠,以弱冠之年官拜右卫大将军,后经小人暗算,在漠北之地一呆就是十余年,受尽风霜,本来军人自当马革裹尸,拼杀胡人以卫疆土。只是先帝对自己不溥,现又皇室势微,江山不稳,他裴休烈少不得转战中原,以报先帝恩德。

    漠北虽离中原千里之遥,也自有其情报来源,对于当前中原形势,裴休烈至少了解七至八分,当前大启王朝局势靡烂,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反贼叛乱,这么个烂局自己还真不好下手。

    自古边军勤王,没人敢驻军京畿,裴休烈明白这个道理,可要他不带兵丁独自回燕京去见当今天子,有陆君放在旁,他也是不愿,自已还是右卫大将军时陆君放都敢下手,现在一个区区护国将军,还不会被斩草除根。这进亦难,不进亦难,裴休烈在心内盘算良久,实无良策,狠下心来,先不管陆君放,到时直接绕过燕京,往徐州方向会会唐敬业再说。

    唐敬业,已过花甲之年,本为徐州东海郡乡绅,为人乐善好施,急公好义,颇有侠气,博得个小孟尝称号。就在去年下半年,自己儿子不知怎么得罪了郡守公子,被郡守大人下了个套关进大牢,唐敬业散尽家财,只为救子,可惜东海郡守大人钱照收,人照关,眼看就要秋后斩首,心里悲愤难平,有平时救济之辈来投,劝其起事,于十三年下半年带领本族子弟正式造反,他人缘极好,一时聚众竟是数万,东海郡守这时后悔已晚了,佑大一个头颅被作了祭旗之用,果然应了那句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古训。

    唐敬业本无反心,只是给逼急了没办法才走的这条路,现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东海郡内设孟尝府,召天下能人,共谋江山,他可不是何春之流可比,半年时间,就打下了徐州、青州两地。这二州本是产粮大州,五月刚过,冬小麦已是大丰收,现在兵精粮多,只侍六月休整完毕,就举兵北上,誓要拿下冶河郡,到时燕京再无险可据,天下指日可待。

    唐敬业选在六月大举北上,打定一战订乾坤的主意,尽起精兵二十万决战冶河,朝廷治河郡内也已增兵至十万之众,各路勤王之师除裴休烈挥军急进外,都在作龟速行军。义军一方士气高涨,官兵却还在忙于内斗,胜利的天平已悄悄的向唐敬业倾斜。

    决战双方都不知道裴休烈已是日夜兼程,带领本部边军一万精骑绕过京城,直扑徐州而来。

    六月,注定是血与火的岁月,也注定是书写传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