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朝议

目录:枪骑| 作者:五亩田| 类别:玄幻魔法

    大启,燕京,朝堂,金碧辉煌,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利的明黄醒目而耀眼,服务于各自利益集团的文武官员挤挤一堂,就连称病不朝已久的太傅范安德也精神抖擞,面色红润,执笏板和陆君放一起于朝臣领头位置。

    天子高祁满面红光,环视堂下诸人,平时看起来最不顺眼的陆君放也觉得其和谒可亲,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兴让满朝君臣激动,议论声不绝于耳,和平日上朝的死气沉沉完全不同。

    是啊,大启的江山风雨飘摇,从来都只有相断失陷或要求援兵的地方奏章。

    全歼盘据一方的反贼,收复失地郡县,为下旨各地组建团练乡勇以来最大战功。

    偌大一个大启江山,终于不再单单依靠裴休烈苦苦支撑。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值事太监尖利的嗓音是群臣三呼万岁的朝拜,刚还象是集市般的朝堂瞬间安静之极。

    发生在竟陵郡的战斗,已八百里加急至大启行政中枢,各级官员早已通过自己手段知益州大捷,但朝堂之中还无公议,总得走完程序再行庆贺,于是满朝文武肃立垂首,静待天子训示。

    “臣有事启奏。”兵部尚书李雄志扬眉吐气,从来都是报忧于朝堂之上,若无陆君放于朝中鼎立支持,只必早已撤职查办,就是被打入大牢也不无可能。今天终于可以报喜上达天听,当下稳稳站在队列之外,连语气都浑厚而钪锵有力。

    “爱卿有何事要奏。”高祁心情实在大佳,和颜悦色看着堂下出列的李尚书,虽然是陆君放死忠,不过今天只讲朝廷,不说党派,罕见的开金口接话。

    “益州战报,有回阳县典史叶锋组练兵勇,和反贼何春会战于竟陵郡内,并于贞元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大破贼军五万,盘据本地的反贼明王何春授首,竟陵安原二郡全境光复。”

    李雄志脸色忽然有些古怪,继续说道:“典史叶锋奏请原回阳县令李厚德为竟陵郡守,当地乡绅叶深为安原郡守。”

    话才一说完,文武官员面面相觑,表情精彩纷呈,都知道打了胜仗,但谁打的还是不清不楚,原来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典史,轻视之心大起,最不自量力的是还想插手朝廷官员任免,当下就有人面露鄙然之色。

    “万万不可,竟陵安原光复,朝廷应加派资深人士坐镇二郡,以显朝廷恩德。”当下有朝臣出列启奏。

    又不断有人出列附和,都说此例绝不可开。

    门下省纳言慕容忠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说道:“臣以为不可,郡守位置至关重要,李厚德和叶深恐不能胜任,臣观陆君安德才兼备,可以为此二郡郡守。”

    他这是将军陆党了,陆君安为当今尚书令陆君放亲弟弟,有陆君放在位,陆君安不可能再为朝廷要员,毕竟大启江山名义上还是姓高。慕容忠昨晚就参于御书房议事,早知此二郡郡守人选,这会故意恶心陆党,一人为二郡郡守可能么?

    “臣附议。”

    “臣附议。”

    ......

    有陆党心腹反映稍慢,不明其中诀窍,还以为门下省被尚书令大人给拉扰过来,凡是对陆尚书令有益的都附议习惯了。

    文武百官中附议声一遍,不说陆君放出乎意料,就是慕容忠也不知有此效果,饶是他休养日渐平和,也自目瞪口呆,不断有人跳出来表忠心,眼看那些精明明白官员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慕容忠满身冷汗,千万别弄假成真才好。

    高祁满面春风一下睛转多云,阴沉着脸,盯着陆君放目光怨毒,要陆君安外放为郡守,肯定不能开这个口子的。江南陆家势头正猛,陆君放又朝中一枝独秀,竟陵安原二郡若再让姓陆的把持,那益州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得算是陆家势力范围,如此皇帝干脆让与陆君放还干脆些。

    “陆君安为当朝重臣,又为宰相亲弟弟,不宜主政地方,此事不需再议。”太傅范安德一字一顿,缓缓而语,他年事已高,中气不足,但此番话说出来却掷地有声,群臣竟不敢再言附议二字。

    范安德为当朝大儒,门生无数,只是他为人正直,不结党,不营私,要不哪轮得到陆君放横行朝政,不过话又说回来,范太傅若结党营私,又焉能成大启德高望重大儒之尊。

    陆君安为右卫禁军小小校尉,又哪是什么朝廷重臣,范太傅如此说,或者是给陆君放面子,或者是讽刺陆党,或者是警告朝堂诸人。此言包含意味十足,朝臣都各自俯首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比当今天子太后更让陆君放忌惮的人物有没有?当然有,就是眼前开口说话的这位爷,开玩笑,陆党就有不少是最前这位爷门生,真得罪狠了,还真怕有些家伙会倒戈相向。

    陆君放也知道陆党百官这次是闹狠了,要不范太傅也不会发话,虽然真闹起来不是很怕,但人家是大儒,德高望重,与他斗总归是要失去人心的,当下不敢再稳坐钩鱼台,轻轻咳了一声说道:

    “陆君安只是禁军小小较尉,一介武夫,岂可主政一方,陛下圣明,自不会听信小人谗言,误国误民。”他这一番话连消带打,虽没有明说,但把慕容忠可是骂到骨子里去了,明面上赞颂高祁,实际上指出慕容忠是小人了。

    慕容忠满脸胡须,高大威猛,倒象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出身,其把持门下省已久,自不会受此鸟气,呵呵一笑道:

    “尚书令所言甚是,想陆君安家教不善,只知打打杀杀,难成气候,是微臣失言,请陛下治罪。”他更历害,连带尚书令父母那都骂开了,朝堂之上慕容忠又怕过谁?他可是当今太后心腹,治罪那是不可能嘀。

    当今天子安坐龙椅,微微摆了摆手,正要开口。

    底下陆君放眉毛一挑,早已对着门下省纳言反唇相讥,大启两个宰相大人你来我往,公然在朝堂之上斗起来口,两人又是饱读诗书之辈,骂人都是引经据典,不带脏字,好不热闹。

    “够了!”高祁越听越不是滋味,这哪里还象是天子早朝,平时养气修练实在不足以平心头之火,大怒吼了出来。

    一片安静,朝堂之上可从没见过天子之怒,陆君放内心冷笑,只是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和慕容忠一起俯首退回。

    “陆爱卿你来说说,何人任此二郡郡守为佳。”高祁是没有办法了,虽然昨晚御书房已商定人选,但怕别人一说,陆党又会群起而攻,倒不如要陆君放亲自说了出来,趁早把事情定下,也好退朝。满心的高兴全给底下朝臣给弄丢了,心底悲哀,这皇帝当得好不郁闷,总要看别人脸色行事。

    陆尚书令刚和慕容忠斗了一回嘴,也是心内不畅快,暗底冷笑连连,我弟弟就这么不堪么,罢罢,你们不让我舒服,我也不给你们好看,当下俯首上前说道:

    “臣以为回阳县叶典史既能大破贼兵五万,想也是国家栋梁之才,不如厚赏以示朝廷恩德,准其所奏。”

    朝堂一片安静,接着又是一片附议声。

    “老臣以为此议可行。”范安德看着朝堂上下勾心斗角,感叹连连,知道陆君放已是与当今天子暗底下使力了,这也不失为折中之议。

    龙椅上,少年天子目瞪口呆,万万想不到事情会这样发展,太傅已开口,事情基本上已定了下来,只要不是陆党任郡守之职,皇室就可以接受,心中一动,缓缓道:

    “拟旨,原回阳县令李厚德为竟陵郡守,叶深为安原郡守,另着回阳县典史叶锋进京面圣受封。”

    高祁突然想看看叶锋到底是何方神圣,以一县之力,大破贼军五万。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拉拢为皇室所用,到时内有裴休烈坐镇,外有叶锋为将,要扳倒陆君放则指日可待。

    陆尚书令自不知龙椅上那位心中所想,只是在底下冷笑不已,着叶锋进京面圣,人家会来么,天下大乱,又手握重兵,那家伙荐人为郡守,就打的是割据一方的主意,能随意进京来让你高祁拿捏么?

    阴差阳错,各方角力的结果成就了叶锋为一方军阀之势,只是圣旨招其进京,叶锋会来吗?敢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