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一章 京城行(五)

目录:枪骑| 作者:五亩田| 类别:玄幻魔法

    衍禧宫,太后慕容氏靠坐金鸾床沿,天子高祁低首坐于床边左侧圆凳,纳言慕容忠和李公公侍立右侧。

    太后没有说话,精致的眉梢微微收拢,眼神略显疲态,早已没有平日的深邃澄明,全身庸懒无力,斜附于床边柱角。

    只有在寝宫之中,太后才会偶尔表露出自己的软弱,她的软弱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无力,放眼整个大启朝廷,能让自己不用演戏的就只有眼前三位。

    高祁是自己儿子,慕容忠是自己亲哥哥,李公公从入宫之日起就一直侍候在身边。

    难得放松一次,太后思维有些飘渺,也有些混乱,多想放下这一切不再理会,多想找个肩膀让自己依靠,三十六七的女人,保养再好,可又有何人欣赏,女为悦已者容,那能欣赏自己,体贴自己,甚至是托慰自己的人又在哪?

    可这一切对自己来说好象都是如此遥远,外人只道当今太后专断、心机深沉、权利欲强,可谁又会理会居住于皇宫中母子要生存下去的艰难,怪就怪造化弄人,天家无情,朝局更是无情。

    艰难的转过头,强行振作精神,大启太后莲唇轻启,和颜悦色道:“小李子,你和平南将军呆的时间最久,说说你的看法。”

    即使眼神中透着疲倦,但长年的身居高位,语气中自带威严,李公公自然不会把太后的和善当真,否则他也不可能经年受宠,成为太后心腹太监。

    李公公头垂得更低了,远没有和叶锋一起时的挥洒自如,弯着腰回道:“回太后,奴婢与平南将军一道返京,行程二十一天,亲眼见平南将军以一百人马破贼军千余之众,奴婢以为......”

    不等李公公说完,太后随意瞄了他一眼,皱了皱眉,不悦的打断他说话:“哀家是问他对朝廷态度!”

    李公公内心一紧,暗骂自己愚蠢,小心翼翼回答道:“叶将军接到择日进京面圣旨意时,正适其新婚当日,第二天就辞别夫人随奴婢进京,奴婢以为,其心可鉴。”

    叶海成的银子终于起作用了。

    太后面容微微一愣,愕然道:“新婚?平南将军有家室了?”

    李公公一惊,唯恐又有说错话,仔细回忆一遍才低声应道:“是。”

    无意识的轻轻抚摸靠着的金鸾床柱沿,太后沉呤一会,轻皱鹅眉问道:“平南将军夫人又是何人?”

    李公公摸不着头脑,太后好象对叶将军家室之事大感兴趣,难道看上那少年将军了?李公公被自己想法狠狠吓了一跳,人都没见过呢,不可能有些荒唐之事,不敢再想,赶紧回道:“回太后,是前回阳县令,现竟陵郡守李厚德之女。”

    太后自然想不到死太监会有如此龌龊念头,忽然展然轻笑:“还真有些小麻烦,哀家本想把佳然公主赐婚给平南将军,恐怕得多费些周折了。”

    李公公这才真给吓了一跳,联姻?太后好重的算计。

    天子高祁也想不到太后会有此想法,失声道:“母后,不可!”长公主佳然是他同父异母亲妹妹,比自己只小一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最是深厚,没有哪个哥哥会愿意轻易把妹妹给嫁出去的。

    慕容忠一直侍立在侧没有出声,这会突然说道:“太后英明,依微臣看来,此事也容易,让平南将军休妻就是。”

    瞪了少年皇帝一眼,太后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燥,转过头来对着纳言慕容忠轻笑道:

    “佳然公主那边哀家已稍稍透露口风,本来她也是不愿的,哀家和她分析历害,那孩子从小懂事,已勉强答应下来。”

    “哀家听说户部侍郎已前往驿站探望平南将军,三品大员,好大的手笔。”

    “你是长公主舅舅,为孩子婚姻事情出头也是名正言顺的事,这次你不妨亲自去平南将军处说起此事。”

    太后其实也是郁闷,自己派了个礼部侍郎想拉拢平南将军,没想陆君放也派了个户部侍郎,这次哀家就派个超一品大员去,最妙的是还名正言顺,你陆君放总不能不要脸面也亲自去探望个五品武将吧!

    李公公深低着头,脸上震骇莫名,平南将军这次大发了,好在一直和他关系不错,以后说不得还要多多拍他马屁才是。

    太后似乎说话太多,稍稍坐正身子,摆了摆手:“哀家累了,下去吧,皇儿你留下来陪哀家再说会话。”

    慕容忠才出门,高祁早迫不及侍站了起来埋怨道:“母后,你怎么随意把佳然妹妹嫁人了,还是不知底细的什么平南将军。”

    太后叹了口气道:“当母后愿意这样做啊,还不是为了咱们皇家,你妹妹都能知道这点,你怎么反而想不通呢?”

    高祈冷笑道:“皇儿自然知道,平南将军底下精兵无数,母后是想联姻,让他死心塌地为咱们效力。”

    “可允许地方自组团练之日起,地方军阀定不止平南将军一家,若到时还有平西,平北将军之类,到时又有多少公主可以婚配?”

    太后苦笑:“以后的事可以不管,重要的是平南将军是第一个名义上为大启收复江山失地的地方势力。”

    “那也不用派佳然妹妹联姻啊,那家伙都已是有妻室的人了!”高祁情绪激动。

    太后神色不变:“你三个姐姐都已嫁人,妹妹也就是佳然公主和升平公主,升平才不过十岁,你让母后怎么选?”

    高祁默然!

    母子两沉默以对,良久太后忽然冷笑道:“陆君放在朝中一呼百应,江南陆家又蠢蠢欲动,名义上江南四州还是大启江山,可年底却以江南水灾和青州唐敬业阻挡为由,漕运都不见进京。前几日有江南道御史胡长清密秦,江南陆家借组团练乡勇名义大肆扩军,排除异已,已有常备兵卒五万之众,反意已现,我扶持平南将军,也有与江南陆家抗衡之意。”

    高祁恨声道:“难怪陆老匹夫当初提出让地方自组乡勇平叛,原来打的是如此主意。”

    “也不全怪他,陆君放不提,我也要下此旨意的,饮鸠止渴啊。”太后摇了摇头,只觉心力憔悴,喃喃道:“但愿平南将军不是另一个陆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