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喜得大将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通往鹤阳的古道上,一队人马缓缓而行,这是一支渤海人的运粮队,大概有五百辆马车,车队中不时地传出吆喝声......

    而在这古道不远处,一队骑兵,整装待发,他们打着蓝底银鲨旗,为首一员小将,身披银甲,手持银枪,遥望远方,不一会儿,远处响起马蹄声,一骑飞奔而来,来到小将马前,一拱手道:“将军,车队来了,不过人数略有出入,不是从吉庆出来时的一千人,而是大约三千人左右。”

    孙昊听到这里,双眉紧皱,心里暗道:“怎么这么多?”

    一旁的陈广看孙昊皱眉不语,说道:“将军,情况有变,多出了两千人,恐怕我们吃不下去。”

    孙昊想了想,说道:“陈统领,黑塔你们二人在此等候,我去看看,如果不行,也只好放弃了。”说完,一拍坐下的踏雪神驹,扬尘而去,那个报信的斥候也在身后跟随着。

    看着远处的车队,孙昊陷入了沉思,这五百辆马车装满粮草,够山寨几千人吃上半年了,不能就这样放弃了,可是强攻是行不通的,不过这里倒也开阔,适合骑兵冲锋,要是标准的七百骑兵冲掉三千步兵倒也不难,但是,自己这七百骑兵,是临时组建的,老兵还不足二百人。这时,他突然发现,这赶马车的人,脚上都带着铁镣,大约有一千多人,看着这些赶车的衣着,孙昊笑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次如果打好,不但能得到五百车粮草,还能得到一千老兵。

    孙昊回到队里命令道:“陈广、铁塔听令,命你二人各领二百人,陈广你的二百人,迂回到车队身后,不可逃掉一人。”

    陈广高声道:“属下尊令!”

    孙昊又道:“黑子,你带领你的人,分成两队,在车队两旁等待,等我号令一起,你和陈广同时杀出,另外把这一百猎手组成的弓骑兵带着,在我们冲锋的时候提供支援,记住不得杀害赶车的一千车夫,如果我所料不错,那些是我们大辽的战俘。”

    刘塔和陈广各自带着自己的骑兵,按着孙昊的命令,奔驰而去,孙昊见两队走远。带着剩余的二百骑兵,向车队奔去......

    张清是渤海公国的一个小贵族,这一次随着世子出征,混了些军功,回去后仕途一定平坦,如今得了一个运粮的苦差。心里很不舒服,不就是跑了四百辽兵吗?至于让自己带两千人押运粮草吗。那四百辽兵见到自己这两千精兵,还不望风而逃。果然,如今的渤海众将,由于仗打得太顺,都对辽兵起了轻视之心。

    张清心里越想越不痛快,见身旁一个正在赶车的车夫好像在看自己,一马鞭就抽了过去,骂道:“看什么看,辽狗!再看,宰了你。”

    被抽的车夫一声没吭,咬紧了牙,怒视着张清,想要反抗,却被一旁推车的一人拦住,那人还不停地给张清作揖道:“大人,您大人有大量,别跟他一般见识。”

    张清看着面前的辽人一副奴才相,心里痛快不少,不由得意地大笑道:“哈哈,算了,下次再不老实,本将军就宰了你。”说完打马向前赶去。

    “小宋!你为什么拦着我?”被打的车夫怒道。

    一旁被叫做小宋的人苦道:“我说崔哥,我知道您能耐大,这里没人能拦住你,可是你要是得罪了这当官的,咱这一千多兄弟都得遭殃啊。”

    被打之人叹了口气说道:“唉!算了,可我不甘心啊。”

    小宋又劝道:“当初,秦知府不听你的意见,一意孤行,才有此败,这昏官还把你重打了一顿,要不是棒伤未愈,否则,谁能挡得住你。”

    两人正聊着的时候,只听前方响起一阵马蹄声,车队众人抬眼望去,张清一挽缰绳,示意手下警惕,当看见蓝底银鲨旗时,都松了一口气,张清拍马向前,见来的是一队二百人的骑兵,清一色的黑铁盔甲,这在渤海只有精锐骑兵才能配发,再见领头的将领一身银甲,胯下黑马,神骏非常。

    张清觉得来人不凡,抱拳道:“前面,是那位将军?张清在此有礼了。”

    孙昊来到张清跟前,也一抱拳客气道:“原来是张将军,久仰大名,在下孙昊,奉命赶去吉庆府办事。”

    张清现在看清了来人,真是暗自心惊,,这员小将无论是坐下坐骑,还是身上披挂,都彰显着身份的尊贵不凡,自己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看来是那个大家族的子弟,得搞好关系,于是热情起来,满脸堆笑道:“原来是孙将军,久仰久仰啊!”

    孙昊给后面的骑兵打了个手势,这二百骑兵都暗地里把手放在刀柄之上,就等孙昊下令。

    孙昊假装问道:“张将军这是要给鹤阳大营送粮草吧,这些车夫可是大辽的战俘?”

    张清献媚道:“孙将军真是慧眼如炬啊,末将正是押运粮草去大营的,这些赶车的都是战败被俘的辽狗。”

    孙昊又和张清聊了一会儿,看周围的渤海兵都放松了警惕,有的更是借机靠在马车休息一会儿。

    孙昊觉得差不多了,假意道:“好了,张将军!天色不早了,我要先走了,就此别过。”说完,向后一招手。

    张清刚想客气几句,只觉得眼前白光一闪,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孙昊杀了张清,将手中的宝剑入鞘,摘下“惊龙”枪,高声喝道:“张清已死,渤海逆贼还不快快投降。”

    身后的二百骑兵趁着渤海众人还没弄清怎么回事时,开始大开杀戒,随着钢刀出鞘,飞起一颗颗头颅,这时,才有人喊道:“不好了,大家快反抗,大辽骑兵来了,快列阵。”

    后面的渤海兵刚刚列好枪阵,向前方赶来,还没跑几步,便以大乱,原来陈广的骑兵从后方杀到了,杀了渤海人一个措手不及,而前边的刘塔也带兵赶到,一时喊杀震天,这些渤海兵没有了主将,又被两边的大辽骑兵吓破了胆,谁也分不清到底来了多少辽兵。

    马车上那个刚才挨打的车夫,看到这一切,兴奋异常,看准机会,扑将过去,拧断一渤海士兵的脖子,夺过长枪,一枪插断脚下的铁镣,高声道:“兄弟们,咱们大辽的骑兵来救咱们来了,杀了这群渤海崽子。”说完,一枪挑死一个向他杀来的渤海兵,杀入敌群,只见他一杆长枪使得是密不透风,不一会便将身边的渤海兵杀死了一片......

    这一幕,被正在厮杀的孙昊看见了,孙昊眼睛一亮,高声喝道:“好枪法!好汉子!”那人听见有人称赞他,随声看去,只见一员战将,掌中一杆银枪,上下翻飞,银光闪烁,手中竟无一合之将,心里暗惊,自己向来以为自己的枪法独步天下,可看了那人的枪法,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

    车上的大辽战俘,这些日子受够了渤海人的迫害,如今看见大辽的骑兵就在眼前,又有人带头,纷纷投入了战斗......

    随着最后一名渤海人被杀,一场血战结束了,大辽众将欢聚在一起,高声欢呼,庆祝胜利,看着兴奋的众人,孙昊打马来到那崔姓男子面前,说道:“请问这位大哥尊姓大名?”

    那人见是孙昊,拱手道:“回将军!小人姓崔,单名一个嘉字,是吉庆府的一名队长。”

    孙昊暗惊,心道:“依他的本事怎么才是个小小队长?”在大辽,十人为一队,十队为一伍,十伍为一团,十团为一旅,五旅以上为一师。

    崔嘉身边的小宋好像看出了孙昊的疑惑,赶紧解释道:“崔大哥是因为得罪了我们秦知府,才当了个队长,要不,依他的本事怎么也能是个将军什么的。”

    一旁的崔嘉低头不语。孙昊听小宋一说这才明白,恍然道:“原来如此,真是瞎了他的狗眼,竟使明珠蒙尘。崔大哥可愿意随我上山。”

    崔嘉听孙昊为他说话,而且很是欣赏自己,心中有了效命之意,可一听说上山,不由得疑问道:“上山干什么?你们是......”

    孙昊听他一问,知道误会了,他把自己当山贼了,于是就把鹤阳城被围,自己怎么带着百姓一路血战,暂居守阳山说了一遍。

    听他这么一说,崔嘉明白了,单膝跪地对孙昊道:“承蒙将军看得起,崔某愿效犬马之劳!”孙昊赶紧下马,扶起崔嘉,心中暗喜,得此一将真是胜过千军啊!孙昊是用枪的行家,他自然知道崔嘉的厉害。要不是那瞎眼知府,怎会便宜了自己。

    这些赶车的大辽战俘听说鹤阳城被围,无处可去,便一起投靠了孙昊,一下子孙昊的队伍扩大到了两千人,众人打扫战场,把能用的都带走,依旧化妆成渤海押运粮草的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地回山去了。

    孙昊回头看着身后的队伍,在看看身边的崔嘉,心里不由得一阵得意,这次出山不仅解决了粮草问题,还得了一千雄兵,更难得的是得到了崔嘉这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