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名扬天下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大辽上京城,作为国都自然十分繁华,虽然如今的大辽四面受敌,但是国都依旧热闹非凡,人潮拥挤的大街上,忽然一匹骏马疾驰而来,马上骑士嘴中高喝:“让开!让开!鹤阳捷报!”

    京中百姓都议论道:“听见了没,鹤阳打胜仗了。”“我听说,国主不是打算放弃鹤阳了吗?”“别瞎说!前一段我还听说,鹤阳太守死守鹤阳郡城,大半个鹤阳郡都丢了......”

    在上京百姓议论纷纷的时候,皇宫之中,一位威严的中年男子,五十岁左右,身旁一位美艳的妇人正在帮他穿衣,中年人正是大辽国主萧风,这几年,他这国王当的真是难啊!如今的辽国四面受敌,尤其是进一个多月,连鹤阳郡沦陷了大半都没兵可派,只能放弃大片土地固守鹤阳郡城,这使得他备受议论,大臣和皇族都有不少人对他感到失望。

    今天又要早朝了,烦啊,整天没一件好消息,前线吃紧,国库空虚,想到这里。萧风长叹了一口气,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苦道:“朕老了!”帮他整理衣服的贵妇道:“陛下,年轻的很,只是最近太操劳了,这帮大臣真是的,没有一个可以替您分忧的,臣妾的弟弟年少有为,定能......”

    “哼!你给朕打住吧,你的弟弟,你上次推举你家的赵适,那废物把命丢了不说,还让朕差点丢了鹤阳城,以后国事,你少给朕搀和。”萧风怒道,说完转身上朝去了,在也不理身边的赵妃。

    大殿之上,气氛沉闷,报上来的都是一些什么边关吃紧,地方上发生旱灾,听到这些,辽王萧风脸色阴沉,下面的群臣不敢吭声,这时,殿外有人高声喊道:“鹤阳捷报!”殿中群臣纷纷议论起来,萧风愣了一会儿,猛的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激动道:“快呈上来!”

    不一会儿,殿前武士将捷报呈了上来,萧风看后,越看越激动,最后高声道:“好啊!好啊!这才像我们大辽的男儿,朕要重赏鹤阳一战的有功将士。”说完把捷报递给右下首的一位大臣,嘴里说道:“李相国,请您老给大家念念。”

    “臣遵旨!”一六旬老翁接过捷报朗声读道:“臣鹤阳密承令萧易上呈陛下,六月初,我大辽鹤阳郡孙昊所部将士在辽城、吉庆两府大败渤海叛军,歼敌将王云、李明三以下兵士三万有余,使得鹤阳局势大变,大辽重振兵威。”老翁念完后,又递给身边一位大臣。众人听完,知道这是一道密折,如今鹤阳大半失守,在这些地方只能靠国主的密卫将情报传上来,这份捷报就是由密卫发出的,不过比起这些,歼敌三万多,这可是这几年来最大的胜利,还是兵微将寡的鹤阳郡,真是难得,这孙昊是何许人也?

    众人看完,一同跪倒在大殿之上,齐声称赞道:“吾王洪福齐天,我大辽声威永固!”

    萧风脸上充满笑意,心里很是享受这种歌功颂德的感觉。这份捷报也解决了自己目前的窘境,这个孙昊,朕一定要重赏他。

    李相国名叫李森,爵位奉国公,与孙昊的爷爷镇国公孙凤池以及正在看捷报的威国公钱明共列大辽三公,连国主萧风都要礼让三分。李森看到萧风面带春风,一脸笑意,心里知道,这场胜利对大辽真是太重要了,大辽太需要这场胜利的鼓舞。于是提议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将此捷报通报全国,借以鼓舞士气,将陛下的威名传遍天下。”

    众臣见有人带头,都齐声道:“请陛下下旨,将陛下的威名传遍天下。”

    萧风满意道:“好吧!把我军大败渤海叛逆,斩杀逆贼三万有余的捷报公布天下。”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道。

    散朝后,辽王萧风回到自己的御书房,嘱咐身边的内侍道:“朕要休息,不许任何人打扰。”说完走进书房,拿起了一本书,沉声说道:“可有鹤阳的准确战况?”

    一个黑影从龙椅的屏风后面闪出,将一竹筒交给萧风,萧风从里面抽出一张字条,看完后,萧风笑道:“好一个孙昊!火烧辽城,水淹王云大营,以两千对三万,好!好!好!”那个黑影默不做声,但听到主子一连说出三个好字,真是难得。

    萧风又问道:“这个孙昊是什么来历?可曾查明?”

    那人低声道:“回主上,此人来历还不曾查明,可能是鹤阳的地方守军将领。”

    萧风沉吟了片刻说道:“如今我大辽四面开战,缺少战将,而孙昊这样的将才,更是难得,先生怎么看?”

    那人说道:“此子可为帅!”

    萧风呵呵笑道;“先生对他的评价很高啊!那先生以为本王该封个什么官给他?”

    那人又道:“主上不是有定论了吗?”

    萧风苦笑道:“看来什么也瞒不过先生了,本王打算封他为龙虎卫大将军、鹤阳节度使、镇北侯,你觉得怎么样。”

    那人想了想道:“主上英明!”

    萧风无奈道:“本王也是被逼无奈,如今的大辽再也抽不出力量来支援鹤阳了,与其交给渤海人,倒不如让这孙昊放手一搏。”

    那人想了想说道:“也许主上不但能保住鹤阳,还能得到一员大将,当初那事,陛下下手有些过急了。”

    萧风苦道:“本王也有些后悔!可是朕是主,他们是臣,唉!算了,就看这孙昊是否能保住鹤阳了。明天朕就在朝会上宣布对他的封赏。”

    在萧风与人商议的时候,有关孙昊大战渤海军的情报也纷纷到了大陆各大势力的手中......

    奉国公府,李森手里拿着一张密信,自语道:“两千对三万,火烧辽城、水淹王云,呵呵!孙昊?好像老疯子有一个孙子就叫孙昊吧!”

    威国公府,钱明也接到了同样的密信,对身后的一个老者说道:“给我关注这个孙昊,必要时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帮助,相信不久之后,我大辽将会出现一位新贵。”

    镇国公孙家地宫之中,老公爷孙凤池手中拿着密信,眼中隐现雾气,堂下的众人见老爷子沉默不语,二爷孙青田知道父亲又想起侄子孙昊了,过了良久,孙凤池站起身来,问道:“可有这孙昊的详细底细?”

    下首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当年的孙昊侍卫阿飞,阿飞躬身道:“主子,这个孙昊出现的很突然,据说很年轻,而且善使一杆银枪,其他不详。”

    老爷子激动道:“用枪吗?呵呵,很年轻?阿飞你辛苦一趟,去趟鹤阳,一定要给我探明这个孙昊的底细,看看到底是不是昊儿。”

    阿飞躬身道:“遵命!属下这就出发。”说完转身离去。

    老爷子看着离开的阿飞,喃喃道:“十年了,我的昊儿,要是还在的话,该十九了,昊儿......”

    第二天,关于大辽军队在鹤阳大胜渤海军的消息一下传开,整个大辽都在庆祝这久违的胜利,百姓也都出门庆祝,孙昊的大名也传遍了街头巷尾。而随之而来的对孙昊的封赏,也震动了朝野,龙虎卫大将军、鹤阳节度使、镇北侯这三个赐封,每一个都够群臣眼红的。也引起无数年轻人的不服,后来,小道消息传开,听到孙昊以两千全歼敌方三万人后,不服的声音变成不信,当得到确认后,又从不信变成一片感慨!

    孙昊还不知自己成了大辽的风云人物,此时的他正在守阳山中练兵,如今孙昊手中有了一万多精兵,其中骑兵三千,步兵七千,整整一个旅,不知不觉自己都成旅将了,三只骑兵分成三个团,分别由刘塔、张德、崔嘉担任统领。而七千步兵分成七个团,分别由潘虎、陈广和后来提拔起来的王述、毛磊、冷云、徐继业、严廷方担任统领,除此之外,弓骑兵和斥候营也各自扩编到五百人,分别由小宋和小林子担任统领。

    孙昊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但孙昊还是谨慎地隐藏自己,他知道渤海人恨自己入骨,这可都是自己辛苦攒下的家底,可不能大意,不过也不是就龟缩不出,偶尔袭击一下渤海的运粮队,是他的最爱,既练了兵,又有了粮草,何乐而不为,而渤海人却对此无计可施,孙昊劫粮派的都是骑兵,三个团轮班出击,抢了就跑,拉不走就烧,而渤海人最后的三千骑兵被孙昊一场大水冲的一干二净,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昊的骑兵抢完扬长而去,据说渤海大帅孟杰听说此事后,又吐了不少血,对孙昊的恨真是有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