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朝堂议事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天还没亮,孙昊便早早来到王宫,等待着自己的第一次早朝,由于孙昊是新面孔,没人知道他是谁,便没人和他打招呼,看到身旁那一帮一帮谈论国事的大臣,孙昊尴尬地立在那。

    “大将军!来的倒是早啊。”可算有人跟他说话了,孙昊一见连忙施礼道:“末将见过国公,末将第一次上朝,当然得来早点。”

    来人正是威国公钱明,除了他,孙昊在京里也不认识谁了。孙昊身旁的大臣见到钱明纷纷过来见礼,寒暄两句,借机询问孙昊的底细,当听说这就是鹤阳节度使孙昊时,众人都是一副“原来是他啊”的恍然表情。

    他们的表情落入孙昊眼中,孙昊感觉到有点不自然,照谁让人跟看猴子似地议论,都会如此。看他们那副看暴发户的样子,孙昊很是不爽,这一切被钱明看在眼里,钱明劝道:“大将军,莫怪,他们这些仕族出身的人看不起你我这些白丁的,你也别往心里去。”

    孙昊点点头,心里暗道:“狗屁出身,读了几本破书,就满腹经纶了,小爷当年也是留学生,至少能用四种语言骂死你们,骄傲什么。”

    就在这时,群臣骚动起来,孙昊望去,原来是一个五旬老者走了进来,众人都去打招呼去了,看得出这人威望很高。钱明介绍道:“那就是奉国公李森,百官之首,这些官员里得有一半是他李家的门生。”

    孙昊点了点头,但总觉得钱明这话里怎么有点酸啊。就在这时,李森向他俩走了过来。孙昊仔细地打量此人,李森长得很白,想来年轻时候也是个英俊小生,中等个头,三屡长须修整的很是整洁,眼睛不大,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是孙昊知道,这是个老狐狸,自己要小心点。

    李森来到二人身旁,笑着说道:“钱老,来得很早啊!”

    钱明也笑道:“你也不晚啊。”

    李森见钱明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也不介意,而是对一旁的孙昊说道:“这位就是威震北域的镇北侯孙昊大将军吧!”

    孙昊连忙施礼道:“某将拜见国公,早就听闻国公乃国之柱石,朝廷勾股,不想末将今日得见。”孙昊将李森恭维了一番,反正自己也少不了一块肉,能少得罪一个是一个。

    李森对孙昊的奉承感觉很是受用,也客气道:“大将军过誉了,大将军为国戍边劳苦功高,谈笑之间水淹三万渤海大军,真乃国之栋梁,今日有幸得见,不想大将军竟然如此年轻。呵呵!”两人一顿互捧臭脚,脸上还堆满笑容。看得一旁的威国公钱明一阵想吐。

    这时,一个内侍尖声喊道:“大王临朝!百官觐见!”一众大臣按照惯例纷纷排好队,准备进殿。李森也结束了与孙昊的谈话,临走的时候轻声说道:“大将军,殿上当心,我听闻今日朝堂有人要弹劾大将军与内臣走的太近,望你早做应答。”说完李森不理愣住的孙昊去找自己的位置去了。

    孙昊听到李森的警告觉得意外,其实他与钱明合作的事被人弹劾,他心里早有准备,只是没有想到李森会善意地提醒自己,也就是说李家不会用此事来为难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孙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李森之所以提醒孙昊,是感觉到孙昊公开与钱家来往,定有所屏障,又联想到辽王遇刺,孙昊舍身救驾,他恍然大悟,孙昊的屏障就是辽王。辽王要用钱家的钱来治理鹤阳,为自己供养几万大军;而钱家需要这几万大军来提升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于是孙昊变成了双方合作的桥梁,看来辽王萧风对这个孙昊很是信任,没准孙昊本身就是辽王暗中提拔的心腹。想通了这一切,李森决定不去动孙昊,那是自找苦吃,不仅不动而且还要示好于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用上。

    其实李森真的猜对了辽王萧风的想法,因为在皇族和赵家这个势力中也分成三派,一派以辽王萧风为首,另外两派分别是楚王萧凌、皇太子萧肃,这三派平时遇事一致对外,关上门来却是窝里斗。以前孙家的军方势力如今被这三方皇族和李家瓜分了不少,看到另外两支皇族和李家不断壮大,辽王萧风感到不安,这时孙昊出现了,辽王觉得是个机会,他要把孙昊变成自己手中的一把利剑,不用时可以震慑北疆,用到时可以南下勤王,在如今大辽腹地兵力空虚,各方势力都把重兵放在边疆的时候,孙昊手中这五万精兵显得举足轻重,可是辽王萧风没钱来养这五万大军,正发愁的时候,钱家与孙昊接触,这使得萧风很是在意,不过好在孙昊用行动得到了他的信任,既然有人出钱为自己养兵,何乐而不为呢。为此他不介意给钱家一些利益,这样还能制衡一下李家和另外两个皇族势力,一箭三雕,这就是辽王萧风的想法,但这个想法有个前提,那就是孙昊的忠诚。

    萧风看着殿下的大臣,在他们当中他找到了孙昊,这使他又想到孙昊奋不顾身地扑倒自己的时候,心里暗道:“这才是忠臣。”萧风收回目光,正色道:“昨日朕在宫中遇刺,幸得鹤阳节度使孙昊拼死相救,这才使朕得以幸免,在加上孙爱卿大败渤海十一万大军,保我北疆,这两件大功朕打算重重封赏,可孙爱卿体恤鹤阳百姓之苦,愿意以自己的功劳换得鹤阳郡三年的赋税,朕感其爱民之心,就此下旨免去鹤阳郡十年税赋,此事就此定案,无需再议。”

    孙昊赶紧出班跪谢道:“臣替鹤阳四十万百姓谢陛下隆恩,谢陛下!谢陛下......”为了这十年的赋税,孙昊也豁出去了,把头都磕出血了,而且是痛哭流涕。辽王萧风和所有大臣都被他感动了,都心说孙昊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就连老狐狸李森都感慨道:“遇到此子,鹤阳的百姓有福了。”他们哪里知道,此时孙昊心里在暗骂:“死小宋,让你找些辣椒,怎么找得这么辣呀!”

    看到额头流血、眼睛都哭红的孙昊,辽王萧风心里暗赞:“想不到,朕免去鹤阳十年赋税,竟把他感动成这样,这样的人才配得起‘忠君爱民’四个字。”

    这时,一个年轻的四品文官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话说。”

    看到来人,萧风笑问道:“赵御史,有何话说?”

    这个赵御史见辽王恩准接着说道:“孙将军刚才为民请命的确令人感动,可是臣身为监察御史还是要参他。”孙昊一听,心知,弹劾自己的来了。

    听到这里,萧风眉头轻皱,但还是不动声色地说道:“你要参他什么?”

    这赵御史得意地看了眼孙昊大声说道:“陛下!我朝命令禁止封疆军官与内臣不得联系过密,臣参的正是孙将军暗自与威国公府勾结,意图不轨,请陛下明察。”听了他的话,朝中的大臣都摇头叹息。

    威国公听了此话,依旧闭目养神,巍然不动。

    奉国公李森心里暗笑不已:“赵家真是越来越离谱了,怎么找这么个笨蛋出来诬告啊!这下有好戏看了。”

    而孙昊心里也鄙视道:“这是哪个,竟然说我暗中与人勾结,你家小爷我是明目张胆带着礼物去的,诬告也找个聪明的呀!”

    萧风看了一眼正在得意的赵御史,气的够呛,赵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幸好当初没听赵妃的话,重用他。萧风看向孙昊问道:“孙爱卿,赵御史参你之事,你如何解释?”

    孙昊此时眼睛红肿,让人可怜,这为他赢得了不少大臣的同情,孙昊答道:“陛下!臣不用解释,臣心里无愧,昨日,臣是去了威国公府上,但臣不是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去的,而是大白天带着礼物去登门拜访,何来暗中于人勾结?”孙昊说到这,满堂大笑,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去?让人遐想啊......

    孙昊又接着说道:“臣去国公府,是因为老国公不远万里前去鹤阳犒赏将士,微臣来到京城理当前往探望,再者老国公可怜鹤阳百姓无衣无粮过冬,愿意捐献些粮食和衣物给他们,为此臣更该前去道谢,如果这就是赵大人口中的意图不轨,臣无话可说,请陛下明鉴!”说完孙昊委屈地跪在地上。一副忠臣受到迫害的样子,一时朝堂上议论纷纷,大多向着孙昊。

    这时,一直闭目养神的钱明也跪地道:“陛下!此事都怪老臣啊!老臣一时糊涂,忘了朝中大忌,可是老臣实在是可怜鹤阳的百姓啊!”两个人都是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博得了众臣们的一致称赞。

    而这时那个赵御史也看出不对来了,可错在哪里,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辽王最忌讳外臣和内臣勾结,以为这回可以表现一把了,省得家里说自己不争气,可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