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辽王之苦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送走了马良,孙昊回到房间,他需要静下心来想想怎样才能阻止此事,想了良久,最后还是觉得只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行,此事需要找人帮忙才行,最好的人选还是威国公钱明,因为停战对钱家没有任何好处,只此一点便足够。想到这里,孙昊起身步出房门,让小宋备马,前往钱府。

    在孙昊为此事寻找支持的时候,辽王萧风也在御书房中与影子先生商议此事的利弊。萧风听着影子的意见,那影子说道:“主子,此事有利有弊,如果与西凉和谈,至少可以缓解国库的紧张,而且西北的五个师二十五万人便可解放出来;但是这五个师不可能全部调往南方参战,何况属下刚刚得到密报,苍鹰师师帅蒙田、金鹰师师帅程前都暗中与楚王交往密切,霄鹰师师帅李岩是李家的军中支柱。这三只鹰师十五万兵马,陛下都失去控制。至于太子手中的天鹰师是否听从陛下的命令,得看太子的意思,也就是说陛下唯一能够指挥的只有孙湘的血鹰师。”

    听到影子的情报,萧风大怒道:“这帮乱臣贼子!真当朕是摆设不成。”随即冷笑道:“朕的叔叔、朕的儿子、好啊,当初消弱了孙家的势力,如今反而便宜了他们,朕真是瞎了眼,到了最后,朕能调动的人居然还是孙家的人,真是讽刺啊。”

    影子见萧风大怒,劝道:“主子!事已至此,还要保重龙体要紧。”

    听了影子的话,萧风叹道:“当初朕为了夺回兵权,从而对孙家下手,现在看来的确是过于轻率啦!先生现在可有良策?”

    影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主子,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风见他犹豫,说道:“讲吧!你我二人何时这么见外了。”

    影子见萧风这么说,于是说道:“现在的大辽,虽说是主子做主,但很多事情都受人掣肘,主子手中兵权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大辽的兵权分别握在主子、孙家、楚王、太子、李家手中;其中李家最弱,太子次之,然后是楚王、陛下,孙家虽然现在有所削弱,但是依旧是最强的,只不过这些年,孙家的力量都集中在南方青龙关一带抵御外敌,这使得孙家在朝堂上的声音越来越低。由于孙家势力的南迁,太子得到了东北部罗布、建木、尚业三郡的兵权;楚王本就势大,此次又得到西北的两个鹰师,但就兵力而言已经不弱于陛下,至于李家除了李岩外,还有永康的李元也是手握兵权;这些人已经尾大不掉,成了气候。如今因为外敌入侵,孙家的兵力在南抵抗、楚王兵力在西北抵抗,大辽腹地才得以保持平静,所以属下斗胆建议主子,不能与西凉和谈。”

    萧风听了影子的话久久不语,他心中一片苦楚,当君主当成要用外敌来制衡国内的力量,自己真的很悲哀!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不是他萧风,而是大辽建国以来,推行的世家制度,使得这些家族尾大不掉,渐渐的萧家统治者也察觉出了危险,这才有了影卫的诞生,影卫的任务就是收集情报、监视各大家族,当认为对皇权产生威胁时,就暗中将危险铲除。到了当代辽王萧风也是如此,只不过比较不幸地是,他刚刚暗中铲除了军中的威胁,就遇到了敌国大规模的入侵,使得他的计划全部被打乱,现在更是得靠着外来势力来牵制国内的势力,无论是得到多数皇族支持的王叔楚王、还是得到赵家支持的儿子萧肃,都是对自己王位最大的威胁,他需要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才是他大肆提拔孙昊的原因。

    想清楚这些,萧风下定决心,不能和谈,和谈虽然对大辽有利,但对他萧风没有任何好处,为此他不怕背负骂名。于是萧风开口道:“先生说的对,与西凉和谈对本王不利,可是如何堵住群臣的嘴,到需要找个借口才行。”

    影子听了萧风的话轻声笑道:“主子不用担心,自然有人为你堵住悠悠众口。”

    萧风听到此话,奇道:“是谁和朕想到了一起?”

    影子说道:“刚刚得到消息,西凉世子马良四处奔走,却苦求无门,最后找到了鹤阳节度使孙昊,如今孙昊已经前往威国公府上,看来是打算插手此事了。”

    萧风一听是孙昊,面上出现了笑容,此人可是自己今后的王牌,于是随口问道:“这小子为何插手此事?”

    影子回答道:“主子有所不知,在西凉马良等人进京的途中,遭到了杀手的追杀,据分析应该是西凉马奇的人干的,此事正巧被奉旨进京的孙昊赶上,便救下西凉众人。所以,两人也算旧识。”

    萧风打岔道:“就算是旧识,以孙昊的心性也绝不会为此事出头。”

    影子又接着说道:“主子圣明!除此之外,属下还有两点分析,第一,是听闻马良的妹妹马梦冰长得极美,据说此事就是因为赵明想纳马梦冰为妾不成,才心生恨念与西凉联系达成此事。”

    听到这里,萧风狠声道:“好个赵明竟敢勾结外敌,还想姑侄同眠,享齐人之福,哼!不怕折了你的寿!接着说下去。”

    听到萧风发话,影子又答道:“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孙昊与西凉众人同行,见到马梦冰不难产生想法。”

    萧风听后大笑说道:“这个孙昊啊!冲冠一怒为红颜,有趣啊!不过一个英雄,一个美人倒也般配,可惜朕没有公主,否则联姻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时一个想法在他脑中产生。

    影子见萧风如此,不由得苦笑,看来主子对这个孙昊还真是器重。接着说道:“第二,便是孙昊的私心了。”

    萧风听到这句话,眉头一皱。影子见此连忙接着说道:“孙昊刚刚上位,根基未稳,当然不希望西北的势力冲击自己。”

    听他这么一说,萧风才放下心来,他允许孙昊有私心,但对自己不可有异心,于是萧风笑着说道:“那好,就让朕看看这小子怎么阻止和谈,这倒省了本王不少事,呵呵!”

    第二天,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上奏,请辽王萧风下旨,将西凉马良兄妹三人交给西凉,以换来两国和解,继而解决大辽国内常年战争所带来的压力。萧风看着这些要求与西凉和解的大臣,他们大多都是楚王和太子的人,还有部分言官,倒也不能说他们都是私心,不过李家一系的人居然没有附和,这叫萧风感到奇怪。

    萧风见大家说的差不多了,便看向了孙昊,见他气定神闲,心里想到莫不是自己搞错了?孙昊根本就不打算参与?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开口问道:“孙爱卿,今天居然上朝了,想必对此事有些看法,说来听听。”

    孙昊此时正等着众人都说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出来反驳,可见萧风问话便连忙出班道:“陛下,微臣这些天都在忙着献俘大典,所以没有上朝,今天之所以上朝,是怕我大辽百官被人蒙骗,才不得不来。”

    众人听他这样说,都看向孙昊,辽王萧风心中暗道:果然这小子不同意,朕要配合好他,堵住群臣之口,于是问道:“怎么?孙卿家有建议,快快奏来。”

    孙昊答道:“陛下,臣认为不可将马良三人交出,据臣所知马良之父正是感念吾王恩德,不愿趁人之危出兵大辽,才被西凉主战派联合其弟马奇杀害,如今却要把忠臣之子女交给叛逆,以换来和谈,恐怕整个大陆都会笑话我大辽。”

    听了孙昊的话,一时间朝堂之上炸开了锅,刚才一些没有表态的大臣也纷纷站了出来,同意孙昊的意见,其实这一点他们都想到了,但是事不关己,谁愿意得罪赵家?如今见有人带头,也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可急坏了一旁的赵明,他是此事的始作俑者,见到孙昊搅局,气急道:“大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大辽连年征战,国中钱粮压力都很大,若能以三人换得一方平安,此乃上策,也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

    孙昊看了一眼此人,心知此人便是那逼婚不成的赵明了,心里鄙视了一下嘴上却道:“赵大人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令孙某感动,但是大人却说错了一件事,这不是拿三个人来换一方平安,而是拿我大辽几百年的国威来换,以忠臣子女和叛贼换和平,哼!赵大人出得好主意,也不怕寒了天下臣子的心。”

    赵明见孙昊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还揭露这个主意是自己出的,也气急败坏道:“难道大将军你就没有私心,你一路护送马家兄妹上京,如果没有目的,你会那么好心?一定是你看上了人家妹子,才会如此不顾国家百姓,阻挠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