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 孙昊南下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孙昊笑着扶起地上的凌涛,诚恳道:“先生快快起来!我得先生真是如鱼得水。”

    凌涛感动道:“谢主公,凌涛愿为主公鞠躬尽瘁。”

    孙昊笑道:“孙昊从此就依靠先生了,还望先生时常教诲,如今先生一家团聚,我就不打扰了,好好陪陪家人吧。”说完便转身离去。

    凌涛目送孙昊离去,转身进入大帐......

    次日一早,凌涛前来拜见孙昊,两人一见面,孙昊就笑道:“先生看来是一夜未睡啊,眼睛都熬红了。”

    凌涛感激道:“主公莫要嘲笑属下啦。”

    孙昊见凌涛有些不好意思,便不再取笑他,于是正色道:“先生来得正好,我有一事相托。”

    凌涛见孙昊神色严肃,于是恭声道:“主公请讲?”

    孙昊说道:“我打算去南方走走,如今鹤阳百废待兴,都说南方多才子,我想去寻访一番。”

    凌涛听后点了点头,他觉得孙昊说得有理,便道:“主公打算去多久?”

    孙昊说道:“这可说不准,不过我会与你们经常联系,有先生和崔嘉在三江城,我放心的很。”

    凌涛见孙昊如此信任自己,跪地说道:“主公放心,凌涛会尽心辅助崔将军治理三江城。”孙昊将三江城交给崔嘉和凌涛,带着小宋和十个弓骑亲卫,身着便装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三江口。

    此次孙昊离开,没敢声张,除了凌涛、崔嘉外,他又去见了徐继业嘱咐了一番,然后经过三思之后,决定去见鹤阳太守于方,如今他不知于方的心思,不敢如实相告,于是编出到南方去寻访失散的亲人。嘱咐了一番就此离开鹤阳。

    威海郡位于大辽南部,边临大海,以往这里是大辽海运最为发达的地方,可如今随着邻近青龙关连年大战,大元帅下令禁海以来,这里日渐萧条。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前靠大海吃饭的人,如今是度日如年。

    威海城建于海边,也正是有这座雄城把守港口,才使得渤海大军,舍近求远放弃这里,去攻打鹤阳。孙昊来到威海城已有些日子,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有所收获,孙昊赶来这里,就是为了说服这里的造船业者北上,如今他已经锁定了两家在当地很有规模的船厂,对于说服他们,孙昊还没有把握,但是事在人为,他在等待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孙昊打听到昨日,自己看中的两家船厂之一的温家,家主温荣由于不满威海太守韩阳的作为,出言顶撞了韩阳,被韩阳施以乱棍赶出太守府,如今卧病在床。

    其实此事也怪不得韩阳,这禁海之令,是大元帅下的命令,也就是孙昊的老爹孙青树,他怕敌人绕过青龙关,从海上进入威海郡,到时自己腹背受敌,大辽的南边门户也就不保了。威海城城池高大,又据险而守,想要强攻难于登天,可是再坚固的城池,也怕人心险恶,为防止奸细混入城中,于是孙青树下令禁海,这一禁就是五年。这可害苦了威海的商家百姓,出不了海自然用不到船,这船厂也就没了进项,但是前方打仗急需钱粮,这税赋不但没少反而年年上涨,就是家业再大也受不了啊!

    因此温家族长,温荣找了一些商人去太守府理论,韩阳好言相劝,他自己也觉得对不住这些人,但是也没办法啊!结果,温荣脾气大,言语上冲撞了韩阳,本来就两头受气的韩阳当场大怒,一顿乱棒就把温荣打出府去。

    孙昊认为这是个好机会,这些天他也故意结识了几个当地有名的才俊,其中就有一人是温家的子弟,此人叫温啸尘,颇有才学,几次攀谈下来,孙昊觉得此人可以大用。温啸尘对船的构造,航海技术等方面很是了解,而且有些想法跟冯治极为相似。通过了解,孙昊才知道此人竟是冯治《海权论》的支持者,也因此在科考上屡试不第。于是孙昊打算将此人收入帐下,为冯治找一个帮手。

    孙昊坐在茶楼之上,小宋一身家丁打扮立于身后,不一会儿,楼梯上响起脚步声,孙昊随声望去,只见一位公子缓步上得楼来,此人年约二十左右,白面无须,他见到孙昊,连忙施礼道:“孙兄来的到早啊!”

    孙昊也起身施礼道:“邀请温兄喝茶,当然要早来等候大驾啊。”此人正是温啸尘。

    温啸尘客气道:“孙兄真会说笑。”

    两人落座后,一旁的小宋为二人将茶斟满,温啸尘看着对面的孙昊。他觉得这个孙昊不简单,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身上却隐隐有种气势,生于富家的他知道,这是一种身居高位才有的官威,就连他身后的家丁身上都有这种官威。可见此人身份不凡,虽然和此人相识没几天,但此人的学识与远见,却令自己暗暗心折,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王孙来此游玩,所以温啸尘对孙昊极为客气。

    孙昊还不知自己身上的官威引起了温啸尘的注意,其实也怪不得孙昊,虽说孙昊心性沉稳,善于隐藏自己,但是必竟是少年得志,手下掌管一郡军政,麾下五万精兵,想要没有这种威势都难,就连身边的小宋都是掌管五百精骑的都统,再怎么装家丁也像不了。

    两人寒暄了一阵,看着温啸尘一副满怀心事的表情,孙昊心知火候差不多了,便假装问道:“在下今日听说,昨天令尊大人被太守责打,不知伤势如何?”

    温啸尘听到孙昊询问,不疑有他苦笑道:“承蒙孙兄记挂,还好韩太守下手颇轻,家父身体经过医治,已无大碍,但是棒伤易好,恐心伤难治啊!”

    孙昊听了温啸尘这话,心中暗自高兴,心知机会来了,便假装问道:“温兄此话何意?温家在这威海郡家大业大,有何可愁之事?”

    听了孙昊的话,温啸尘心中一动,如今全家对禁海的事束手无策,要不也不会逼得父亲去找太守评理,挨了一顿暴打,这孙昊身份想必不简单,何不看他能否帮忙,虽说可能性不大,那毕竟是大元帅的军令,但死马当成活马医,姑且一试,于是摇头道:“孙兄有所不知,我温家世代以造船为生,经过几代经营,才攒下如今的家业,可是由于连年征战,大元帅一纸军令要求禁海,这一禁就是五年啊!出不了海,要船何用?使得我温家整整五年没有任何营生,这还不算,没有进项,可年年的赋税照缴,还一年重于一年,就是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实在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我父亲才去找韩太守理论,结果挨了一顿暴打,唉!”

    孙昊听完,心中暗道:“还是一家人好啊,自己那里缺造船的,自己的父亲大人就下令禁海,这不就是逼这些造船的迁往自己的鹤阳吗。嘿嘿,真是父子连心啊!”心中这么想,嘴上却劝解道:“温兄所说有理,可是如今青龙关大战,双方都打出了火气,这短时间内恐怕是停不下来,你们温家老这样挺着也不是办法,何不将船厂迁往别处?或是改行做些别的?”

    听了孙昊的建议,温啸尘苦道:“孙兄的建议,家父与我都曾想过,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就此放弃怎会舍得。另外,如今连年征战,什么都不好做啊!至于搬迁,孙兄有所不知,咱们大辽虽说海岸辽阔,可大都是深海悬崖,罕有可以泊船的港口,想要找到一个像威海城这样的天然港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孙昊听完,知道是时候了,于是假装思索道:“哦!原来如此啊,对了,我来时,听说如今鹤阳那里,要在三江口建立一座三江城,那里在下倒是去过,是个不错的天然港口,就连渤海大军都是选择在那里登岸的。”

    听了孙昊的话,温啸尘激动地站了起来,连声问道:“孙兄此话当真?三江口真的要建城池?”问完身子都轻轻抖了起来。

    孙昊看着温啸尘激动的样子,心中暗暗得意,嘴上却正色道:“当然是真的,听说如今已经移民近二十万,对了,那里我还有个管事的朋友,叫冯治,对就叫冯治,多年不见险些忘了。”孙昊不但将人数夸大,还把冯治给抬了出来。

    “冯治?是《海权论》的冯治?”温啸尘欣喜地问道,他见孙昊点头,心中便以相信孙昊的消息是真的,更想不到冯治会在哪里,当下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施礼道:“孙兄,小弟要赶紧回去将这个消息告知家父,就先告辞了,今日孙兄之恩,啸尘改日再报!”

    孙昊见他心急,也不再挽留,便说道:“温兄先走便是,请。”

    看着远去的温啸尘,孙昊得意地对小宋道:“怎么样,本爵的演技如何?”

    小宋笑着伸出大拇哥,拍马道:“高!实在是高!”

    茶楼上响起两只狐狸阴谋得逞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