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孙昊挂帅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三色的江水滚滚奔向大海,一道白色的身影立于山岗之上。看着眼前的一座颇具规模的雄城,还有江口上停泊的一艘艘大船,孙昊心中自豪不已,三年了,整整三年了,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将三江城建成。虽说城池还需要逐步的完善,毕竟三年想要建起一座大城来,的确有些仓促。但是如今的三江城人口达到了近四十万,已经与三年前整个鹤阳全郡的人口相当,城池的完善只是时间而已。

    这三年,鹤阳周边的百姓被沉重的赋税所迫,生活越加困难,这时听说鹤阳赋税极低,而且三江城还可以开荒,谁开垦的就归谁,缴纳赋税即可,于是在鹤阳的政策吸引下,大量的百姓迁移到鹤阳。刚开始,这些地方的官员并不在意,但是迁移的百姓越来越多,这才使得当地官员大为恐慌,这才下令严禁百姓逃往鹤阳,渐渐止住了这场鹤阳潮。但即使这样,如今鹤阳的人口也达到二百三十余万,已经相当于鹤阳三年前人口的五倍,人口的增加使得鹤阳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造船业,当年温啸尘带着温、周两家的人来到三江口,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又与冯治攀上了关系,在冯治的大力扶植下,如今两家的船厂都已颇具规模,孙昊又拿出许多大炎帝国遗留的造船技术教给冯治,命其寻找可靠之人秘密研究,尽早造出大陆一流的战船,这是当务之急。孙昊感觉到,因为人口的逐渐增多,固然为鹤阳带来了高速的发展,但也使得鹤阳对物资的供求逐渐增大,现在还可以应对,可是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这让孙昊感到了压力,无论是发展鹤阳经济,还是用于养兵造船,都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孙昊急需用钱,现在还不是动用宝库中黄金的时候,鹤阳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就连辽王萧风都有些后悔当时为什么脑袋一热,免了鹤阳十年的赋税,在此时动用那些黄金,那是找死。

    既然要用钱,就要有来钱的门路,鹤阳本来就地处偏僻,又缺少资源,好不容易现在三江城外的大批荒地开垦出来,使得鹤阳粮储充足,但是要把粮食卖出去,打死孙昊也不会做,那么就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抢,还有什么比抢劫来钱快?

    孙昊打算尽早建成一支海军,沿着大陆海岸线,抢掠各国沿海,这样自己就有了富兵强国的资本,以前各国的造船技术,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可是自己手中有大炎帝国的技术,使得这种办法变成可能。当想到大批的物资被自己抢来时,想到自己的海军称雄海外时,孙昊的这一想法变得更加急迫。

    就在孙昊为自己的未来霸业畅想之时,远在上京的辽王萧风却正在御书房中苦恼着,如今南边与西北的战争都陷入了僵持,无论是大辽还是敌人都无力再战,又谁都不肯让步,这样虽然没有了伤亡,但是消耗依旧巨大,现在大辽的财政真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不能在这样相持下去了,一定要尽早结束战争,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可是该怎么做,却是让萧风犯愁。

    南方青龙关,那里能够坚守住就不错了,想要大胜那是痴心妄想。这样一来,就要将希望寄托在西北,如今西北五个精锐鹰师二十五万人正与西凉二十万大军陷入僵持,在那一片大草原上,一切阴谋都没用,只能靠兵力压垮敌人。本来在兵力上辽兵占优,但是由于五支鹰师分属不同势力,谁也不愿把老本拼光,这便抵消了兵力上的优势。如今只要再有一支生力军加入西北战场,一定可以一举打垮西凉大军,可这兵从何来?

    大辽内地府兵本就不多,而且为了支援前线战争,这些年又逐步减少府兵用度,这造成各府府兵严重不足,哪里有兵可用?想到这,萧风长叹了口气,感慨道:“唉!想不到,我萧风居然会被逼到无兵可派的地步!”

    感慨一番后,萧风忽然问道:“先生,你说朕这个大王当得是不是有些窝囊?”

    过了良久,萧风身后的影子先生才道:“主子不必忧虑,其实您并非是无兵可用,京城尚有五万龙虎卫,五万豹韬卫共十万大军,何谈无兵可用?只是他们驻守京都,不到万不得已是动不得的。”

    听了这话,萧风苦笑道:“先生所言不假,但是这十万禁军,大多都未经战事,虽然战备精良,可是这战斗力可真是难说,而且,朕害怕将他们派上战场,到时京都空虚,反被别有用心之人所乘。”

    影子当然知道萧风口中的别有用心之人是谁。想了一会说道:“主子说的有理,楚王与太子都对王位虎视眈眈,不过陛下不必将禁军尽数派出,只需五万便可,留有五万禁军保护上京,料想也不会有失。”

    萧风听完有些心动,沉思了一会儿,担心道:“先生之言有理,可是五万人即使到了西北,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那里各个势力都是出工不出力,到时压不住这五个鹰师不说,反而适得其反,使得那里变得更加复杂。更何况派谁去领兵?”

    听完萧风的担心,影子笑道:“五万禁军当然压不住那些地头蛇,可是主子您难道忘记了北边还有一柄利剑?”

    一听这话,萧风眼睛一亮,兴奋道:“对啊!朕怎么把他给忘了,由他领这五万禁军前去西北,朕就放心了。”

    “陛下此言差矣,并不单单是让孙昊率领禁军前去西北督战,孙昊虽然会用兵,但是恐怕也压不住那些人,但是孙昊带着他的鹤阳军一同前往,就大大不同了。”影子补充说道。

    萧风听完,问道:“这倒也是,这样鹤阳军与禁军共十万人,再加上孙昊这员虎将,定可一举为朕平定西凉,但是鹤阳怎么办?难保渤海人不会故技重施,那里如今仓储富足,朕可舍不得丢弃那里。”

    影子听完,笑道:“主子,还是太小看您这把利剑了,如今的鹤阳军可不止五万啊,您忘了,上次孙昊呈上的密折上说,他要修建城池,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奏请陛下恩准他成立府兵预备役,把劳工按照军队编制管理,就连闲暇时训练都不曾放松过。当时主子还夸他这个点子好,既可以建城又可以练兵,更可以堵住那些朝臣的嘴。”

    听到这里,萧风恍然大悟道:“是有这么回事,可是这些人能行吗?”

    影子又道:“主子大可放心,据影卫的观察,这些预备役虽名为劳工,但是在这些年的训练下,比起士兵却丝毫不差,而且人数可观,据孙昊上报,已经达到五万人。”

    听后萧风大喜道:“这么说,朕在不知不觉间又多了五万精兵?”他见影子点头,大笑道:“好,好啊!朕没有看错人,朕这把镇北之剑越来越锋利了。看来是他该出鞘的时候了。”

    第二日,辽王萧风一道圣旨震动了朝野,在沉寂了多年之后,辽王终于决定大战一场。圣旨上任命鹤阳节度使孙昊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西北五支鹰师,另外命孙昊即日进京受封,率领五万龙虎卫禁军开赴西北战场,同时鹤阳五万精锐也同时开赴西北。这条消息,使得孙昊的名字,在沉寂了三年之后,再次在大辽传开,朝臣们为此纷纷议论,如此年轻,便以挂帅出征,今后那还了得?对此看来,辽王对孙昊极为信任,西北五个精锐鹰师再加上五万鹤阳军,以及五万禁军,孙昊手中握有三十五万大军,在大辽真可为是威势无双。

    而作为孙昊的盟友,钱家的威望也因此水涨船高,随着这些年鹤阳的发展,钱家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这让威国公钱明对此是兴奋不已,不知不觉地在朝堂之上,声音都大了许多。

    奉国公李森对此事也是颇为关注,他想不到陛下居然对孙昊如此信任,看来自己当时是棋差一招啊,被钱明抢了先。如今陛下是要对西凉动手了,大辽也的确拖不起了。西凉的死活,他不关心,不过打完西凉,陛下是否会借机收回各个势力手中的兵权,这才是自己担心的,想了良久,李森笑了,他担心个什么劲,楚王和太子怎么会轻易地交出兵权,孙昊能否整合起来这三十五万大军还是个未知数,弄不好会闹个大笑话。

    李森猜的一点都没错,就在圣旨刚刚下达不久,远在西北的各个师帅都得到了不同的指示,他们暗自串通,决定要好好迎接一下这个乳臭未干的大元帅!

    而此时的孙昊也刚刚得到了消息,知道了自己被任命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的事情,心知此事有些难办,如今趁圣旨还没到达,未雨绸缪先要想好对策才行,于是孙昊命人将崔嘉、凌涛等人请来,大伙一起商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