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引虎驱狼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魔法

    “不错,事到如今,国中已经是无兵可用,与其困守都城,眼睁睁地看着国中纷争不断,义军盘踞,倒不如引虎驱狼,借用外力平定叛乱。”于静见众人有了兴趣,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引虎驱狼?于静亏你想得出,你这是要断送我渤海国啊!爵爷,微臣请求严惩这贼子!”一个平时跟于静不对付的贵族迫不及待地出来指责道。

    于静见有人反对,倒也不急,自己的办法不行,那你们自己想去吧,还有这包老头,不就是抢了你一个戏子嘛,至于这样不分场合地针对自己?

    果然,当田茂询问道如何解决叛军的时候,刚刚表示反对的人一个个又都保持沉默起来,弄得田茂很是无奈,只好接着询问于静具体计划。

    这让于静颇为得意,出言道:“爵爷,微臣的意思是,不如依仗大汉的力量来平定我国内乱,要知道咱们名义上可是前辽的附属国,如今大汉接蘀了前辽的江山,想来咱们前去朝贡倒也不失礼节,只要大汉肯出兵帮助爵爷平定叛乱,忍一时屈辱倒也值得。”

    “于静你大胆,你这是让爵爷去受辱吗?”

    “不错,自从几年前兵发鹤阳之后,咱们与前辽就势成水火,虽然后来咱们委曲求全向现今的北汉求和,可是北汉一直置之不理,显然依然记恨当年之事,如今你让爵爷再次上表称臣,这是自取其辱。”

    “老国舅,这件事情你实在是有欠考虑了。”

    没等于静把话说完,一阵阵声讨反对之声便将其打断,一时间于静成了众矢之的。看着乱糟糟的议事厅,渤海公田茂感到一阵无力,自己如何不知道于静的建议实在是为难自己,更是丢尽了渤海的颜面,可是事到如今,除了借助外力,别无他法。如果真能借助北汉之兵,助己平乱,丢些颜面倒也无妨。

    打定了主意,田茂示意众臣安静,这才说道:“既然大家都反对国舅的提议,那么想来大家还有更好的策略,不妨谈谈,也让本爵宽心。”说完目光锐利地扫过刚刚反对最为激烈的几位大臣,见他们各个低头不语,心中暗骂一声饭桶。冷哼了一声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更好的对策,那就让国舅将话讲完。”

    于是于静接着说道:“本官也知道众位担心什么,无非是害怕大汉出兵平定叛乱之后,不肯离去,进而占据我渤海,其实这倒不用担心,大家不妨想想西凉,如今西凉尽在大汉掌握,为何大汉不肯将其并入其领土?大汉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一旦吞并西凉,大汉四周各国便会为求自保联合起来,这样一股力量不是大汉可以抗衡的,所以大汉暂时不会有吞并渤海的举动,更重要的是咱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咱们请大汉出兵,只希望其出动水师去剿灭孟逆的乱军,大家都明白以孟逆的兵力,占领临海是迟早的事情,与其放任不管,倒不如让大汉的水师与乱军拼个你死我活,要知道孟家与大汉一样有仇,当初说孟杰投靠大汉,致使兵败的事情,究竟如何大家心里清楚的很,所以只要大汉肯牵制住孟伟的乱军,使其无法攻入腹地,等到咱们剿灭各地叛乱之后,自然可以倒出手来一举收拾掉这小子,至于大汉,给些好处打发掉也就是了,要知道大汉水师想要占据咱们的沿海,兵力肯定不足,而且孤悬海外乃是兵家大忌,我们何惧之有?”

    还别说,于静这一番夸夸其谈倒是真的打消了不少人的疑虑,就连田茂都动心不已,是啊!只要大汉出动水师牵制住孟伟的乱军,自己就有时间清剿各地义军,虽然清剿义军有些困难,但是总比四面开战要好的多,否则一旦孟伟十万大军直逼都城,以都城的几万禁军如何招架的住?看来这借助外力真的是唯一的方法,只要大汉出动的是水师,自己就不担心,就像于静所说那样,大汉断然不会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占据临海郡不还,更何况自己实在是想不出临海有什么能够打动大汉的。

    于是就这样渤海众人打定主意向大汉称臣纳贡,希望大汉出动水师助其平乱,事不宜迟,当日国舅于静便带着大批的贵重礼物北上,前去朝见汉王孙青田。

    渤海高层这边一厢情愿地希望北汉出兵相助,却不知道孟伟所率领的正是大汉水师,这倒不能怪他们笨,实在是他们料想不到,孙昊会收留仇人的儿女,要知道孟杰在鹤阳之时,与孙昊可是斗得不亦乐乎,要说没有仇恨这怎么可能?可惜他们的思维理解不了穿越而来的孙昊,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各为其主的战争,并不能阻拦二人互相敬佩,否则孙昊也不会在听闻孟杰死讯之时,向天起誓要为孟杰报仇了。

    渤海高层的这一决策,无疑是打算放弃临海全郡,虽然下令临海太守郑成芳死守待援,但是要想等到于静说服汉王,搬来大汉水师的那一天,不知道要到什么猴年马月了,更何况大汉是否会答应出兵还是两说。看着手中传来的命令,郑成芳暗自苦笑,自己是不敢跑,如果接到命令后还敢不战而逃,那么回到都城后,哪怕自己后台再硬也保不住自己,于是他连夜命人将自己的家眷送出城,让他们回都城躲避,而自己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做为唯一与孟伟乱军交过手的将领,西门虎自然最有发言权,就连他谎称的十万大军,也没人怀疑,这一谎言可将整个渤海人都忽悠了,使得渤海高层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从而导致了满盘皆输,当然这是后话,也是西门虎来时没有预料到的。

    其实西门虎等人这些天一直也没闲着,四下闲聊之时言语中时不时地便将孟伟乱军的战力透露一点,弄得整个临海郡城都知道孟伟所率领的军队战力惊人,更是有十万之众,几天下来,满城都在议论说:“孟杰的儿子率领百万大军回来报仇来啦!”

    “临海十三城就剩下临海郡府啦!”

    “老元帅心有不甘,借尸还魂啦!”

    “这百万大军都是海族,长着鱼鳃,踏浪而来!”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弄得整个临海人心惶惶,后来不知是谁传出太守的家眷已经出城了,这般危机的时刻,太守转移家眷,无疑是说太守对守城没有信心,这一下可不得了了,逃出城的人如同洪水一般,其中大部分是官宦、富户,乱军进城自然是他们这些人最害怕,那些平头百姓反而无所谓,传言中都说了,孟伟的军队只为报仇,百姓只要不起来反抗,大军秋毫不犯,反正跑也没地方跑,不如安安稳稳地在家等着,看看这乱军是什么样子。

    城中的混乱,让太守郑成芳始料不及,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城,结果这道命令险些酿成民变,就连以一些官员都起来反对,要是平时这些官员自然不敢顶撞太守,可是如今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了,谁还顾得了这些?你太守大人将家眷早早地转移走了,让我们在这里陪你等死?真舀大家当二百五了不成?

    于是在这些官员的有意纵容下,一部分官兵强行打开城门,一众百姓纷纷逃出城去,人往往就是这样,你越不让做的事情,他们反而觉得更应该去做,于是郑成芳这一命令直接导致了更大批的军民逃出城去,事后一统计,城中的大户、富户逃走了七八成,各个官员的家眷更是逃得一个不剩,甚至有几个官员都带头逃了出去,仅有的三万多官兵也逃了不少,这让郑成芳大为恼火,下令处死了几个小官,将人头挂在四方城门之上杀鸡儆猴,这才抑制住逃离的人流,那几个被砍了脑袋的倒霉蛋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之辈,错就错在他们也随大流,将自己的家眷送出了城,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跟其他人一样,官也不要逃出去算了。

    看到城中的混乱,西门虎等人心里暗暗高兴,这传播流言的效果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以如今临海城的情况,哪怕不需要内应,以大汉水师的实力也可以一举攻破,一群吓破了胆的人就是给他一座坚城又如何?如今万事俱备,只等孟伟大军的到来,当初听说孟伟只带五千精兵而来,西门虎还有些担忧,如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就这样,在三天后的一个夜晚,一队人马来到了临海城下,从城楼上抬眼望去,整个前方亮着无数火把,隐隐可见滚滚尘烟,由于天色很黑,人的目光有限,一时间也分不清来了多少人马,只能从烟尘的大小,火把的多少来判断,这一粗略估算,吓得城头的守将好悬没站稳,足足有四五万人,看来这临海城是保不住了,只有一旁的西门虎心里清楚,这是孟伟故布的疑兵之计。